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1篇血尿酸
  • 1篇血尿酸水平
  • 1篇血症
  • 1篇药效动力学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释放
  • 1篇胰岛素释放试...
  • 1篇诊治
  • 1篇诊治体会
  • 1篇脂血症
  • 1篇治疗2型糖尿...
  • 1篇瑞格列奈
  • 1篇肾病
  • 1篇生化指标
  • 1篇糖耐量
  • 1篇糖耐量试验
  • 1篇糖尿病肾病

机构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5篇施丹
  • 4篇吴万龄
  • 3篇林东平
  • 3篇杨裕国
  • 1篇隋春华
  • 1篇叶林
  • 1篇郭郁郁
  • 1篇盛宏光

传媒

  • 1篇辽宁实用糖尿...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前列腺素E1治疗32例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施丹杨裕国吴万龄
关键词:前列腺素E1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的评价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系统观察诺和龙 (N组 )与格列吡嗪 (G组 )的药效动力学。初期疗程 1 2周显示两组均有明显相似的降糖效应 ,但 2h胰岛素的增幅G组高于N组。第二期将未理想达标者改为联合治疗 ,N组及G组分别加用格华止及α -GI各 1 2周 ,各时相血糖均进一步下降 ,而胰岛素的增幅减小。第三期中止联合治疗恢复原先单一治疗继续观察约半年 ,N组血浆胰岛素又复回升 ,血糖相应地继续缓慢下降 ;而G组胰岛素回升值不及N组明显 ,血糖回升至接近 9月前的水平 ,提示格列吡嗪有继发失效倾向。 7例诺和龙和格列吡嗪血糖与血浆胰岛素多时相测定的交叉对照试验显示 ,诺和龙与格列吡嗪降糖的峰值相似 ,但前者始于 1h ,后者始于 2h ,血糖下降的AUC0~ 4h相似( 4 3vs4 2mmol·h/L) ;胰岛素升高的峰值也近似 ,但前者始于 1 /2~ 1h ,3h后基本消失 ,后者始于 2h ,且持续增高 ,胰岛素升高的AUC0~ 4h格列毗哼高于诺和龙 ( 2 6 3vs 1 8 3μU·h/L)P <0 0 5。结论 :诺和龙刺激胰岛素分泌模拟生理模式 ,致使餐后早期分泌胰岛素和降糖 ,从而减轻胰岛 β细胞过度负荷并取得整体血糖的控制 ,因而可望延缓 β细胞功能的衰竭。
林东平施丹叶林吴万龄
关键词: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诺和龙格列吡嗪药效动力学
苯扎贝特与普伐他丁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比较
1998年
苯扎贝特与普伐他丁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比较杨裕国隋春华盛宏光林东平施丹2型糖尿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其中以甘油三脂(TG)增高为主的第Ⅳ型高脂血症最常见。目前临床应用的降脂药物品种繁多。为寻找安全有效的品种,我们对人工合成的3羟基-3甲基戊二...
杨裕国隋春华盛宏光林东平施丹
关键词:糖尿病高脂血症苯扎贝特
痛风52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6
1995年
痛风52例诊治体会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011)郑霞琴,施丹,吴万龄卢爱珍为进修医生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经济的发达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已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常见病。然而临床上误(漏)诊及治疗不当的情况屡见不鲜。为此,就本院1988年...
郑霞琴施丹吴万龄卢爱珍
关键词:痛风病例分析血尿酸水平丙磺舒
绝经后妇女不同骨量骨代谢生化指标及其它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Ⅰ型骨质疏松症(Ⅰ型OP)已成为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研究通过观察75例绝经后年龄46~70岁(60.2±12.1岁)的正常妇女、不同骨量骨代谢生化指标及其它相关因素的变化,旨在探讨...
林东平吴万龄杨裕国郭郁郁施丹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