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健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靶序列
  • 3篇RNA干扰
  • 2篇预后
  • 2篇人脑
  • 2篇人脑胶质瘤
  • 2篇入路
  • 2篇随访
  • 2篇切除
  • 2篇外科
  • 2篇细胞
  • 2篇慢病毒
  • 2篇脑胶质瘤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干扰
  • 2篇脊髓
  • 2篇恶性

机构

  • 15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蒋健
  • 14篇丁涟沭
  • 8篇金孝东
  • 5篇王晓东
  • 5篇孙晓阳
  • 5篇李正明
  • 4篇卜向飞
  • 4篇刘骥
  • 3篇王彦平
  • 3篇惠小波
  • 3篇卞爱苗
  • 3篇刘岱
  • 3篇王伟杰
  • 2篇王爱凤
  • 2篇尤永平
  • 1篇葛东明
  • 1篇吕佳
  • 1篇章向成
  • 1篇王正梅
  • 1篇惠晓波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第一届全国脊...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221基因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有效靶序列的筛选与表达检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构建携带人miR-221基因的mi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并寻找其有效靶序列,为胶质瘤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合成含干扰序列的双链DNA oligo直接连入酶切后的RNA干扰载体上。将产物转入细菌感受态细胞,对长出的克隆进行PCR鉴定,阳性克隆即为目的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质粒。再将目的基因与目的载体分别进行双酶切,纯化酶切产物后进行定向连接,其产物转入细菌感受态细胞,再对PCR鉴定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和分析比对,比对正确即为融合蛋白过表达质粒载体,然后将两种质粒共转染入293T细胞,用western bolt法检测其有效敲减靶序列。结果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证明各转录模板完整、正确插入到相应质粒中,共转染后发现编号为PscS1576的靶点干扰效果最好。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人miR-221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并找到了有效的干扰靶序列。
王伟杰丁涟沭尤永平孙晓阳蒋健金孝东
关键词:RNA干扰慢病毒MIR-221
经椎板切开成形术切除椎管内肿瘤
2014年
【目的】探讨经椎板切开成形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后路椎板切开椎管内肿瘤切除后椎板复位成形术治疗16例椎管内肿瘤患者,16例均平均随访12个月,回顾性对比研究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16例患者13例肿瘤全切,3例次全切除,术后神经根性疼痛均在1周内好转,肢体、躯干运动感觉障碍在3个月内逐渐改善。3例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中2例在半年内明显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所有患者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经M RI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2例患者因术中脊髓神经根牵拉术后出现单侧下肢无力,随访半年后1例恢复良好,1例无明显改善,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椎板成形治疗椎管内肿瘤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王晓东丁涟沭金孝东蒋健
关键词:椎板切除术随访研究
胶质细胞源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神经生长因子(GDNF)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以SD大鼠制作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分为:单纯脊髓损伤组(对照组)10例和脊髓损伤+GDNF组(实验组)10例,应用Hochesst法检测脊髓损伤后细...
丁涟沭孙晓阳金孝东卜向飞蒋健李正明卞爱苗刘岱
文献传递
针对miR-221基因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有效靶序列的筛选与检测(英文)
2011年
目的:构建携带人miR-221基因的mi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并寻找其有效靶序列,为胶质瘤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合成含干扰序列的双链DNAoligo直接连入酶切后的RNA干扰载体上。将产物转入细菌感受态细胞,对长出的克隆进行PCR鉴定,阳性克隆即为目的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质粒。再将目的基因与目的载体分别进行双酶切,纯化酶切产物后进行定向连接,其产物转入细菌感受态细胞,再对PCR鉴定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和分析比对,比对正确即为融合蛋白过表达质粒载体,然后将两种质粒共转染入293T细胞,用westernbolt法检测其有效敲减靶序列。结果: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证明各转录模板完整、正确插入到相应质粒中,共转染后发现编号为PscSI576的靶点干扰效果最好。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人miR-221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并找到了有效的干扰靶序列。
王伟杰丁涟沭尤永平孙晓阳蒋健金孝东
关键词:RNA干扰慢病毒MIR-221
垂体瘤鞍上生长与视力视野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基于3D slicer软件行垂体瘤鞍上生长重建对视力视野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鞍上生长的垂体瘤患者,并根据视野检查结果的8个区域,将视野损伤等级分为无损伤、轻度损伤、中度损伤、重度损伤和极重度损伤5个等级的简易视野损伤评分。另外参照视力检查结果将视力损伤评分分为无损伤、轻度损伤、中度损伤、重度损伤、极重度损伤;基于3D slicer软件研究垂体瘤鞍上生长对视力视野损伤程度的影响,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在视力视野是否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同一眼睛视力视野损伤程度存在相关性,其中肿瘤鞍上矢状位角度、鞍上上下径、鞍上前后径、鞍上面积、鞍上体积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损伤早期从颞上外侧开始,至颞下外侧、颞上内侧,最后至颞下内侧;鞍上矢状位角度在视力是否损伤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基于3D slicer软件评估垂体瘤鞍上矢状位角度对视力损伤的影响具有一定价值。
潘佳伟孙昆何瑞星庞骢陈秋实丁涟沭蒋健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效果与安全性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均行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观察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5例(45.5%),Ⅱ级切除4例(36.3%),Ⅲ级切除2例(18.2%)。术后症状改善7例,无改善或加重4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面神经损伤3例,无死亡病例。随访8~120个月、平均47个月,复发1例。结论经乙状窦后入路能较理想地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并发症少,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王晓东金孝东丁涟沭蒋健惠小波
关键词:脑膜瘤桥小脑角显微外科手术
人脑胶质瘤精准治疗创新及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预后相关研究
丁涟沭蒋健孙晓阳尤永平于如同李正明方大
颅内胶质瘤的准确定位是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的关键。术中颅内胶质瘤的实时、准确定位十分重要。术中超声引导具有定位准确、无创、简便、价廉、实时的优势。能对颅内病灶进行精确定位,还可以提供更多的颅内组织细节信息。同时可以术中实时监...
关键词:
关键词:人脑胶质瘤预后肿瘤治疗
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与人脑胶质瘤恶性进展及预后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脑胶质瘤恶性进展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人脑胶质瘤标本88例,另取非肿瘤组织中的正常脑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PI3K、p-AKT及p-mTOR的表达,并统计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I3K、p-AKT、p-mTOR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I3K:χ2=14.028,P=0.009;p-AKT:χ2=15.132,P=0.008和mTOR:χ2=15.293,P=0.008);不同病理分级、治疗前KPS评分以及临床分期脑胶质瘤组织中PI3K、p-AKT和p-mTOR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p-AKT、p-mTOR阳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其阴性表达组(PI3K:χ2=8.381,P=0.026;p-AKT:χ2=12.923,P=0.011;mTOR:χ2=13.252,P=0.013).结论 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被过度激活,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孙晓阳丁涟沭金孝东卜向飞蒋健李正明卞爱苗王晓东刘岱刘骥惠晓波王彦平朱波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信号传导预后
EZH2靶向的shRNA质粒的构建和有效靶序列的筛选
2012年
目的:构建并筛选靶向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ue 2,EZH2)的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RNA,shRNA)的质粒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EZH2基因的带有小发夹结构的DNA片段并克隆至质粒pGPU6/GFP/Neo中,经酶切和测序分析后转染入胶质瘤U251细胞,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ing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观察其对EZH2基因表达的沉默效果。结果: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成功转染入胶质瘤U251细胞,转染效率大约为70%。其中,以靶向hEZH2-715序列的质粒抑制效果最好,其对U251细胞EZH2 mRNA和protein抑制率分别为55%和89%。结论:成功构建了能高效抑制EZH2基因表达shRNA的重组质粒,为下一步探索EZH2在胶质瘤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吕佳孙晓阳丁涟沭金孝东卜向飞卞爱苗蒋健
关键词:RNA干扰质粒胶质瘤
脑池内灌注与静脉滴注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对比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脑池内灌注与静脉滴注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效果。方法将80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A组(n=40)在术中及术后予以脑池内灌注尼莫地平,B组(n=40)术后静脉滴注尼莫地平,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CVS发生率及预后效果。结果 A组术后的症状性CVS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B组(65.0%)(P<0.05)。A组术后3d、5d、7d、14d的CV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A组术后第2天的脑脊液(CSF)引流量以及引流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75.0%,显著高于B组的50.0%(P<0.05)。结论比较静脉滴注尼莫地平,脑池内灌注尼莫地平预防动脉瘤性SAH后CVS的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更少。
王彦平刘岱王晓东惠小波李正明刘骥蒋健丁涟沐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尼莫地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