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效果与安全性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均行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观察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5例(45.5%),Ⅱ级切除4例(36.3%),Ⅲ级切除2例(18.2%)。术后症状改善7例,无改善或加重4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面神经损伤3例,无死亡病例。随访8~120个月、平均47个月,复发1例。结论经乙状窦后入路能较理想地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并发症少,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王晓东金孝东丁涟沭蒋健惠小波
- 关键词:脑膜瘤桥小脑角显微外科手术
- 经椎板切开成形术切除椎管内肿瘤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椎板切开成形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后路椎板切开椎管内肿瘤切除后椎板复位成形术治疗16例椎管内肿瘤患者,16例均平均随访12个月,回顾性对比研究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16例患者13例肿瘤全切,3例次全切除,术后神经根性疼痛均在1周内好转,肢体、躯干运动感觉障碍在3个月内逐渐改善。3例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中2例在半年内明显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所有患者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经M RI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2例患者因术中脊髓神经根牵拉术后出现单侧下肢无力,随访半年后1例恢复良好,1例无明显改善,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椎板成形治疗椎管内肿瘤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 王晓东丁涟沭金孝东蒋健
- 关键词:椎板切除术随访研究
- 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与人脑胶质瘤恶性进展及预后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脑胶质瘤恶性进展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人脑胶质瘤标本88例,另取非肿瘤组织中的正常脑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PI3K、p-AKT及p-mTOR的表达,并统计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I3K、p-AKT、p-mTOR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I3K:χ2=14.028,P=0.009;p-AKT:χ2=15.132,P=0.008和mTOR:χ2=15.293,P=0.008);不同病理分级、治疗前KPS评分以及临床分期脑胶质瘤组织中PI3K、p-AKT和p-mTOR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p-AKT、p-mTOR阳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其阴性表达组(PI3K:χ2=8.381,P=0.026;p-AKT:χ2=12.923,P=0.011;mTOR:χ2=13.252,P=0.013).结论 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被过度激活,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孙晓阳丁涟沭金孝东卜向飞蒋健李正明卞爱苗王晓东刘岱刘骥惠晓波王彦平朱波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信号传导预后
- 脑池内灌注与静脉滴注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对比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脑池内灌注与静脉滴注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效果。方法将80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A组(n=40)在术中及术后予以脑池内灌注尼莫地平,B组(n=40)术后静脉滴注尼莫地平,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CVS发生率及预后效果。结果 A组术后的症状性CVS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B组(65.0%)(P<0.05)。A组术后3d、5d、7d、14d的CV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A组术后第2天的脑脊液(CSF)引流量以及引流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75.0%,显著高于B组的50.0%(P<0.05)。结论比较静脉滴注尼莫地平,脑池内灌注尼莫地平预防动脉瘤性SAH后CVS的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更少。
- 王彦平刘岱王晓东惠小波李正明刘骥蒋健丁涟沐
-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尼莫地平
- 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采用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对比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B组(40例)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GOS评分等。结果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骨窗范围更小(P<0.05)。A组与B组的术中动脉瘤破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颞浅动脉损伤、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B组(P均<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选择首次出血后3d内实施手术,术后3月患者未出现死亡或植物人状态。结论翼点入路与眶上外侧入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相当,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效果更优,并发症更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刘骥李正明蒋健章向成惠小波王晓东丁涟沭王晓燕
- 关键词:急性期翼点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