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旭 作品数:15 被引量:116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FT3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ACS且行PCI的患者1 391例,测定其FT3水平,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FT3的最佳界值为3.68 mmol/L。将患者分为FT3较低组和FT3较高组,统计2组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1年全因死亡事件,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FT3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FT3较高组比较,FT3较低组患者年龄较高,男性比例更低,既往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及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比例更高。FT3较低组患者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高于FT3较高组(P <0.05)。Cox回归分析表明,FT3水平与术后1年全因死亡(HR=1.022,P <0.05)独立相关。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行PCI的ACS患者中,FT3水平与PCI术后1年全因死亡相关。 孙娜 孙兆青 于彤彤 焦云娣 何东旭 田春阳 宋佳 温宗玉 武佳科 孙志军 张贺关键词: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行介入治疗的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入选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行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604例,依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79岁)524例和高龄组(≥80岁)80例,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结果、术后出院带药情况,记录终点事件,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与老年组比较,高龄组术后血流TIMI 3级比例更低(96.3%vs 99.0%)、平均支架长度更短(31mmvs 38mm)、男性、吸烟、术后应用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比例降低(P<0.05)。2组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6%vs 21.3%,P>0.05)。结论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其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老年患者无显著差异。 何东旭 田春阳 宋佳 朱家赫 于彤彤 王传合 孙志军 孙兆青关键词:心肌梗死 冠状血管造影术 预后 D-二聚体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评估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进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648例。根据入院次日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成两组,低D-二聚体组和高D-二聚体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情况,以及随访1年记录临床终点事件。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血浆低D-二聚体水平患者比较,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高患者中男性比例更低、心率更快、肌酐水平更高,并且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病死率更高(P <0.05)。根据Cox分析提示,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预测因素(P <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高患者长期的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病死率更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温宗玉 于彤彤 武佳科 宋佳 何东旭 焦云娣 孙志军 孙兆青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预后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确诊ACS并行PCI术的患者共2254例,根据入院时血清ALP水平分为两组:低ALP组1805例(ALP≤96.7U·L^-1)及高ALP组449例(ALP>96.7 U·L^-1),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血清ALP水平对AC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低ALP组相比,高ALP组患者男性(37.9%vs 27.4%,P<0.001)及中重度钙化病变(11.1% vs 6.5%,P=0.001)比例更高。高ALP组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血小板、脑钠肽数值较低ALP组显著升高(P<0.05)。随访显示高ALP组的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4.9% vs 2.5%, P=0.007)及心源性死亡率(3.8% vs 2.1%,P=0.039)较低ALP组显著升高。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P水平是ACS患者PCI术后1年全因死亡(HR 1.894, 95% CI 1.111-3.228;P=0.019)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合并高水平ALP的ACS患者PCI术后具有更高的全因死亡风险,血清ALP水平是ACS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段玮丽 于彤彤 宋佳 何东旭 武佳科 温宗玉 焦云娣 孙志军 孙兆青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平均血小板体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0-01-01至2014-10-31于我院住院确诊为STE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 012例患者,于2015-10进行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的全因死亡的MPV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低MPV组和高MPV组。比较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并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MPV对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ROC曲线确定的全因死亡的MPV最佳界值为9.466 fl,低MPV组549例(MPV≤9.466 fl)和高MPV组463例(MPV>9.466 fl)。随访时间为34(12~69)个月。与低MPV组比,高MPV组患者PCI后具有更高的全因死亡(P<0.001)及心原性死亡发生率(P=0.001)。多因素校正后,COX回归分析仍显示入院高MPV为接受PCI的STEMI患者全因死亡(HR=1.463,P<0.001)及心原性死亡(HR=1.458,P<0.001)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MPV增高对PCI后STEMI患者的长期预后有预测价值。 宋佳 孙志军 于彤彤 张琳 何东旭 田春阳 孙兆青关键词:心肌梗死 血小板体积 胱抑素C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探讨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胱抑素C水平升高对NSTEM患者PCI术后发生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具有预测价值。 田春阳 孙志军 于彤彤 何东旭 宋佳 孙兆青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胱抑素C 预后评价 碱性磷酸酶与白蛋白比值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评估碱性磷酸酶(ALP)与白蛋白(ALB)比值(APAR)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前瞻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为ACS并择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治疗的患者共2162例。根据入院次日APAR分成两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冠脉病变情况、术后用药以及随访1年记录临床终点事件。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APAR水平对于AC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根据COX单因素分析,APAR值与ACS全因死亡率[HR(95%CI)2.432(1.475,4.010),P<0.001]和心源性死亡率[HR(95%CI)2.884(1.627,5.111),P<0.001]相关,多因素分析调整变量后,APAR值与ACS全因死亡率[HR(95%CI)1.839(1.059,3.192),P=0.03]及心源性死亡率[HR(95%CI)2.232(1.170,4.258),P=0.01]仍相关。APAR值与ACS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比ALP、ALB单独变量更为密切(曲线下面积:0.635、0.592、0.397)。结论APAR水平较高患者长期的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死亡率更高,APAR可以作为预测AC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温宗玉 焦云娣 武佳科 宋佳 何东旭 段伟丽 孙娜 于彤彤 孙志军 孙兆青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碱性磷酸酶 白蛋白 冠脉介入治疗 预后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ACS且行PCI的患者553例,基于ROC曲线确定的全因死亡的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比值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低CRP/白蛋白比值组(n=508,CRP/白蛋白≤1.0787]和高CRP/白蛋白比值组(n=45,CRP/白蛋白>1.0787),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结果,记录终点事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CRP/白蛋白比值组全因死亡率为24.4%、心源性死亡率为24.4%,低CRP/白蛋白比值组分别为3.9%、2.2%,P<0.05)。Cox分析显示,CRP/白蛋白比值与全因死亡(HR=4.699,95%CI 1.836-12.028,P=0.001)和心源性死亡HR=9.641,95%CI3.258-28.529,P<0.001)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示,CRP/白蛋白、CRP、白蛋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4、0.634、O.377,CRP/白蛋白比值截断值为1.079,敏感度为0.355,特异度为0.935。结论CRP/白蛋白比值对行PCI治疗的ACS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优于CRP和白蛋白。 何东旭 焦云娣 宋佳 温宗玉 武佳科 段玮丽 孙娜 于彤彤 孙志军 孙兆青关键词:C反应蛋白 白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低T3综合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低T3综合征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到2014年10月31日期间在盛京医院心内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入选行PCI的患者1604例,依据是否合并低T3综合征分为两组:低T3综合征组(n=107)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1497),收集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结果、术后用药情况,记录终点事件,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显示,低T3综合征与全因死亡(HR=2.137,95%CI为1.039~4.393,P=0.039)和心源性死亡(HR=2.796,95%CI为1.379~5.669,P=0.004)独立相关。结论合并低T3综合征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更差的预后。 何东旭 田春阳 宋佳 温宗玉 武佳科 于彤彤 焦云娣 孙志军 孙兆青关键词:低T3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NSTEMI并且行PCI治疗患者331例,根据血清cysC水平将患者分为cysC低水平组(cysC≤1.385 mg/L)243例、cysC高水平组(cysC>1.385 mg/L)88例。PCI治疗后随访12~68个月,收集两组临床资料,记录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及预后情况,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血清cysC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cysC低水平组比较,cysC高水平组年龄较大、血清肌酐水平较高、高血压比例较高(P均<0.05)。cysC高水平组较低水平组PCI术后全因病死和心源性病死发生率高(P均<0.05),cysC水平升高是N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全因病死及心源性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cysC水平升高对NSTEMI患者PCI治疗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田春阳 孙志军 于彤彤 何东旭 宋佳 孙兆青关键词: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胱抑素C 心脏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