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耳道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
- 2023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因左耳堵塞感1个月于2022-01-16就诊,既往体健。耳内镜检查示左侧外耳道深部上方可见一淡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血管丰富,基底广,触之质地稍韧,鼓膜被遮盖(图1A);颞骨高分辨率CT(HRCT)示左侧骨性外耳道结节状密度增高灶,外耳道骨质未见明显破坏,中耳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考虑炎性改变(图1B)。
- 邵甸然康晓明冯永敬前程
- S100β蛋白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 HS )是临床常见的睡眠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患者深度睡眠减少,经常觉醒,主要特征表现为频发呼吸暂停及低氧血症。全球范围OSA HS 发病率约为3%~5%,而超过60岁老年患者发病率在个别群体可达80%。另外OSA HS 的发病也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患病比例高于女性。已有研究证实,OSA HS除了引起睡眠障碍,日间嗜睡,而且还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OSA HS还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记忆力有明显影响。
- 康晓明冯晓辉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100蛋白质类
- 重度OSAH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β蛋白与NSE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了解重度OSAH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β蛋白、NSE的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探讨重度OSAHS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100例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重度OSAHS的患者,于入院后第1天、CPAP治疗7d后、综合治疗3个月后随访测定其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同时进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结果:1S100β蛋白、NSE水平与AHI呈正相关,与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和MoCA评分呈负相关;2MoCA评分与AHI呈显著负相关,与LSaO2呈显著正相关;3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在CPAP治疗7d后有下降,与入院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3个月后随访,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明显下降,与入院后第1天和CPAP治疗7d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PAP治疗7d后MoCA评分略有提高,与入院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3个月后随访,MoCA评分显著提高,与入院后第1天和CPAP治疗7d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可以降低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提高MoCA评分。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和MoCA评分与O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长期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可能是导致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升高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综合治疗能改善患者低氧血症,纠正睡眠结构紊乱,提高其认知功能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 冯晓辉康晓明周芳肖旭平王继华
- 关键词:S100Β蛋白NSE持续正压通气
- 重度OSAHS患者CPAP治疗和手术治疗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 目的
了解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水平和MoCA评分;观察重度OSAHS患者CPAP和手术治疗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和MoCA评分的变化;分析重度OSAHS患者血清...
- 康晓明
- 关键词: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100Β蛋白
- 文献传递
- 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治分析
- 2020年
- 目的通过分析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8月在我科手术的孤立性蝶窦病变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蝶窦病变的临床症状、鼻窦影像学表现及鼻内镜手术疗效。结果蝶窦病变平均发病年龄约59.1岁,1例为双侧真菌性蝶窦炎,只有1例首诊于耳鼻喉科,8例患者就诊于神经内科,都以头痛为首发症状,1例鼻流清亮液体,鼻腔异味2例,鼻塞、脓涕1例,嗅觉功能减退1例。不同类型的蝶窦病变影像学表现不同,临床症状不同,绝大多数患者以头痛为首发症状。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至少3月以上,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病例。结论头痛是孤立性蝶窦病变最常见的临床特点,鼻窦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鼻内镜下经嗅裂蝶筛隐窝进路开放蝶窦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 康晓明周芳
- 关键词:蝶窦病变影像学鼻内镜手术
- 突发性耳聋与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的疗效分析
- 2021年
- 目的:研究比较同一治疗方案对突发性耳聋和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确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同一治疗方案下,两组听力的疗效分析。结果:突发性耳聋伴或不伴眩晕患者经治疗后听力改善的有效率不同,不伴眩晕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比伴眩晕患者高。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差值的比较结果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治疗后眩晕基本好转,听力恢复情况可能不如单纯突发性耳聋患者,更应及早干预治疗,为突聋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
- 康晓明曾瑞芳
-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眩晕抑郁焦虑
- 鼻出血诊治体会
- 2020年
- 目的:分析鼻出血的部位及治疗方法,为鼻出血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299例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分析鼻出血的部位、责任血管、治疗方式、麻醉方法。结果:299例鼻出血患者好发部位为黎氏区最高,其中1例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未治愈,2例为咯血误诊。其余患者全部治愈,其中9例患者未行手术,7例患者行2次手术,2例患者行3次手术,1例患者行4次手术,总治愈率达99%,所有手术患者中1次手术治愈率达96.5%,首选局麻率为96.2%。结论:鼻内镜下鼻腔鼻窦电凝止血术是目前鼻出血最佳的治疗方式,明确出血部位对鼻出血的精准治疗至关重要。
- 康晓明
- 关键词:鼻出血出血部位
- 伴骨导听力下降的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23年
- 目的探讨伴有骨导听力下降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其可能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分析2018年11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3例(31耳)伴骨导听力下降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疗效。结果患耳侧别:双耳8例,左耳11例,右耳4例;伴随症状:耳鸣16耳,耳闷14耳,耳痛4耳,眩晕3耳;鼓室导抗图:“B”型图27耳,“C”型图3耳,“AS”型图1耳;纯音听阈:入院气导平均听阈(59.9±18.7)dB HL,骨导平均听阈(34.7±14.6)dB HL,治疗后气导平均听阈(42.6±16.3)dB HL,骨导平均听阈(26.9±12.3)dB HL;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鼻喷激素、粘液促排剂、营养神经药物等综合治疗;疗效:痊愈11耳(35.5%),有效6耳(19.4%),无效14耳(45.1%)。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出现骨导听力下降,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出现骨导听力下降者,其听力损失程度一般较重,耳鸣为其常见伴随症状,确诊后应以综合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临床需引起重视,避免误诊及漏诊。
- 徐敏冯永敬前程杨中纯文杰康晓明邵甸然龚巍
-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