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波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菏泽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A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眶上外侧入路治疗的31例Hunt-HessⅠ~Ⅲ级破裂PCo AA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并发症、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 31例病人共32个动脉瘤均成功夹闭。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5例;对侧肢体偏瘫3例,术后2个月内恢复正常;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均在术后1个月内恢复。1例出现严重的脑血管痉挛伴顽固性低血压,术后植物生存。无手术相关致残和致死病例。29例行影像学随访6~10个月,平均(7.8±3.6)个月,动脉瘤复发1例(3.4%)。临床随访6个月,疗效良好者(mRS评分0~2分) 29例(93.5%)。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能安全有效夹闭Hunt-HessⅠ~Ⅲ级破裂PCoAA,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术入路。
- 李文帅张信芳王刚朱明启李进军韩允王洪波宋腾刘景传张全忠
- 关键词:后交通动脉显微外科手术
- 序贯干预在双腔硅胶管冲洗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中的应用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序贯干预处理在经双腔硅胶管冲洗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时的作用及技术要点。方法将81例高血压脑室出血被随机分为序贯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经双腔硅胶管冲洗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术清除脑室内积血;序贯干预组在冲洗引流期间给予序贯干预处理;观察记录两组带管时间、尿激酶用量、并发症无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序贯干预组患着带管及住院时间短、尿激酶注入次数及用量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序贯干预使经双腔硅胶管冲洗引流清除高血压脑室出血变得高效、安全,且简单、易行。
- 郭西文季秀丽王芳王洪波张宏图梁宪坤
- 关键词:冲洗引流脑室出血
- 混合型垂体瘤患者术后内分泌调控对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内分泌调控对经鼻蝶窦内镜切除混合型垂体瘤后患者术后内分泌、生活质量、病情复发率等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82例混合型垂体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行经鼻蝶窦内镜切除混合型垂体瘤手术,对照组患者予以术后生活习惯调控措施,观察组在生活习惯调控基础上予以生理剂量激素治疗,对照组术后不予任何内分泌调控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甲状腺激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皮质醇(F)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评价量表(RQLQ)、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PRL、GH、TSH、ACTH、F)表达水平、SF-36量表评分、RQLQ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个月后(P〈0.05),观察组1个月后血清T3、T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个月后(P〈0.05).观察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88%比21.95%,P〈0.05).结论术后内分泌调控治疗可改善经鼻蝶窦内镜切除混合型垂体瘤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术后病情复发率.
- 韩允李光宏曹美香张振王洪波
- 关键词:预后
- 枕下小骨窗切除小脑扁桃体治疗ChiariⅠ畸形
- 目的探讨Chiari I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1例患者中女13例,男8例。所有患者均有感觉障碍,9例有运动障碍,MR示21例患者均存在脊髓空洞,
- 梁宪坤王洪波李文帅贤俊民郭西文任建军王刚徐文涛王琪宋景元张宏图朱明启
-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临床效果及价值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垂体瘤采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8月我市垂体瘤患者74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7例,分别采取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和显微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与对照组的29.73%相比更小,且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实验组,住院时间长于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应用于垂体瘤患者中有确切的效果,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
- 李大磊王洪波孙道绪
-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瘤
- 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疗效差异。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6例)应用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51例)应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67±0.84)分比(10.05±0.91)分,P=0.001],手术时间([106.1±23.7)min比(176.7±18.8)min,P=0.000]、住院时间[(16.9±2.9)d比(23.1±4.4)d,P=0.000]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观察组Ⅰ、Ⅱ级日常生活恢复良好的患者人数(2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8例),P<0.05,Ⅳ、Ⅴ级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人数(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4例),P<0.05。观察组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等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与小骨窗开颅术比较,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丘脑出血,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老年合并基础疾病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有重要意义。
- 王洪波王奉淼赵端允王刚郭西文梁宪坤韩允
- 关键词:高血压丘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术
- 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在中央区肿瘤与静脉定位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21年
- 通过影像学方法在术前获得病变与静脉的关系对于术中决策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4月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中央区脑膜瘤(29例)和胶质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将病变、静脉以及动脉的三维解剖结构进行融合,形成可视化模型,探讨术前重建图像与术中所见的静脉形态结构、走行及其与病变位置关系的一致性。结果显示,两者在显示中央区浅静脉与中央区肿瘤关系方面,一致性较好;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在中央区肿瘤与静脉定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贤俊民李进军王洪波袁建伟宋腾张宏图郭西文梁宪坤张全忠丰育功
- 关键词:三维重建技术病变位置影像学方法浅静脉
- 双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残腔血肿
- 目的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残腔内血肿的处理策略。方法21例患者均为接受钻孔冲洗后置入双腔管并利用双腔管进行冲洗引流治疗者,经CT检查证实残腔血肿(血肿液化不全14例,术后出血7例)后,停止冲洗引流,经双腔管...
- 郭西文徐文涛姜海涛王洪波朱明启宋景元梁宪坤张全忠王琪任建军张宏图张新芳王刚
- 动态颅内压监测在占位性小脑梗死枕下后颅窝减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动态颅内压监测在占位性小脑梗死枕下后颅窝减压手术中的应用,分析颅内压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菏泽市立医院22例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枕下后颅窝减压术治疗的占位性小脑梗死患者,其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28~79(56.4±13.5)岁。手术时分别在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时、释放脑脊液后去骨瓣减压前以及手术结束时3个时间点给予颅内压(ICP)测量并记录为ICP1、ICP2、ICP3,ICP2与ICP3的差值记录为ΔICP,术后持续动态监测颅内压,并分析颅内压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ICP1为(22.3±4.3)mmHg(1 mmHg=0.133 kPa),ICP2为(20.3±3.9)mmHg,ICP3为(15.7±3.8)mmHg,术后ICP峰值为(19.4±5.2)mmHg,ICP2与ICP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差值ΔICP为(4.6±1.9)mmHg。减压骨窗面积为(22.5±1.6)cm2,ΔICP与其无相关性(P=0.17)。至随访结束时生存18例,死亡4例,生存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为(3.9±1.5)分,其中16例为高质量生存质量(GOS≥4分)。颅内压峰值、颅内压超阈值累计时间与预后相关(r=0.31,P<0.01)。结论颅内压监测肯定了手术治疗占位性小脑梗死的价值,其监测数值对病情的预后可提供一定的预测价值。
- 赵端允张海兵李光宏王洪波
- 关键词:小脑梗死去骨瓣减压颅内压监测
- 双坐标系虚拟穿刺定位在自发性脑干出血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 2022年
- 目的探讨双坐标系虚拟穿刺定位技术在自发性脑干出血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9年4月—2021年6月在菏泽市立医院治疗的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36例,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其中手术组17例,应用双坐标系虚拟穿刺定位技术微创软通道穿刺治疗,保守组19例,应用药物等非手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并进一步分析手术组不同血肿类型的预后。结果手术组所有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发病后30 d生存率82.4%,保守治疗组生存率47.4%,手术组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手术组生存患者改良mRS评分(3.3±1.0)分;保守组生存患者改良mRS评分(4.3±0.7)分,手术组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中单侧被盖型发病后30 d生存率为100%,生存患者改良mRS评分为(2.6±0.5)分,均为最优,巨大型最差,生存率为0%,单侧被盖型与巨大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坐标系虚拟穿刺定位技术在自发性脑干出血微创治疗中应用效果理想,其中单侧被盖型血肿术后预后最好,巨大型预后最差。
- 赵端允李进军朱明启李光宏王洪波
- 关键词:脑干出血手术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