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 作品数:206 被引量:83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于108例经皮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新生儿均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08例病人有87例(80.6%)心脏彩超有异常。结论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 樊启红刘丹刘梅
- 关键词:经皮血氧饱和度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 大豆DREB转录因子DREB7基因抗旱耐盐功能验证
- 大豆(GlycinemaxL.)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是国民膳食结构中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动物蛋白饼粕的重要提供者,在我国种植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干旱和盐胁迫是影响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主要因素,导致大豆品...
- 刘丹
- 关键词:大豆盐胁迫
- 浙江省县域医院集团化主要形式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内容更丰富、层次更加多元化,但目前县域医院规划存在着服务体系条块分割明显、资源过度分散、设备重复购置、浪费严重等问题,导致卫生服务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低下。从理论上来讲,这不符合管理协同的原则。
- 方鹏骞刘丹
- 关键词:医院集团化卫生服务系统医院规划运行效率
- 孕妇产前血清学检查抗G抗体鉴定与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对孕妇产前血清学检查中抗G抗体鉴定,区分抗G和普通抗D及抗D和抗C混合抗体,采用O型ccDEE及Ccdee两种细胞作为吸附细胞,两步吸收放散方法,区别鉴定孕妇抗G抗体。方法选取较少报道使用的ccDEE及Ccdee两种细胞作为吸附细胞,两步法吸收放散,并通过ABO血型鉴定、Rh分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效价检测等试验鉴定抗G。结果试验设计和方法能有效鉴定区别抗G和抗D及抗C。结论采用O型ccDEE及Ccdee两种细胞作为吸附细胞,两步吸收放散方法,鉴定抗G抗体,细胞来源广泛,节约吸收时间,鉴定结果准确。
- 黄靓刘丹凤维杰刘盼盼
- 关键词:吸收放散试验
- 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骨髓细胞CD44表达水平的作用研究
- 目的中成药川芎嗪能促进同基因骨髓移植(BMT)小鼠骨髓微血管修复,增加骨髓微环境供氧,加速BMT后的造血恢复,本次实验将通过研究川芎嗪对同基因BMT后小鼠骨髓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表达水平的影响来进一步探讨川芎嗪在BMT小...
- 罗琳刘文励孙汉英付丽刘丹周剑峰徐慧珍路武
- 关键词:小鼠骨髓细胞骨髓移植川芎嗪
- 主题式《病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主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5班(43人)为对照组,6班(42人)为实验组。在《病理学》各论教学过程中,实验组采用主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于各论开始前及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价;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课程结束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提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组学生95%认为激发了学习兴趣,100%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78%认为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与教师间的互动,80%认为提高了交流表达能力,但对知识的强化掌握无差异。结论在病理学教学中采用主题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平台,促进自我导向学习,主题式的课程内容设计,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交流表达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满意度。
- 刘丹许浪晏丹李玉红何军袁修学程桂荣曾燕
-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模式自我导向学习
- 川芎嗪对BMT小鼠骨髓基质细胞Endostatin表达的影响
- 骨髓造血微环境主要有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微血管系统组成,其中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是造血微环境的核心,它通过与造血细胞密切接触,产生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其它活性物质,对...
- 刘文励吴宁孙汉英何莉孟凡凯李春蕊刘丹付丽罗琳徐惠珍
-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BMT川芎嗪ENDOSTATIN
-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铁指标的变化
-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儿体内铁代谢状态。方法:选择与铁代谢相关指标(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以及贫血参数)进行测定。NS患儿53例,测定极期 (伴贫血或不伴贫血)和恢复期铁代谢相关指标...
- 卢宏柱袁岳沙张万明刘丹匡红艳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铁代谢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对控制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增殖的关键细胞周期蛋白D亚型表达影响
- 目的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 D)是联系细胞外信号刺激与细胞周期运行的一关键分子,体外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血清对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关键Cyclin D亚型-Cyclin D3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再生障碍性贫...
- 孙汉英刘文励周剑锋谭细友孟凡凯刘丹付丽罗琳
- 关键词:障碍性贫血细胞周期蛋白
- 西格列汀治疗脆性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评价西格列汀在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的脆性糖尿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7例MDI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的脆性糖尿病患者,在原方案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100 mg·d^(-1),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_1C)、1,5-脱水葡萄糖醇(1,5-A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剂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HbA_1C从基线时的(8.4±1.2)%下降到12周时的(7.3±2.5)%(P<0.05),三餐前和三餐后2 h血糖均较基线下降,全天胰岛素剂量较基线减少(P<0.05)。1,5-AG从基线时的(7.3±3.3)mg·L^(-1)上升到12周时的(9.8±4.5)mg·L^(-1)(P<0.05),SDBG和MAGE均较基线下降(P<0.05)。BMI没有变化,低血糖事件减少。基线BMI与HbA_1C变化值呈正相关。年龄与1,5-AG变化值呈正相关,与SDBG和MAGE变化值呈负相关。结论西格列汀改善MDI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的脆性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和血糖波动,减少低血糖事件,不增加体质量。
- 刘丹吴红艳
- 关键词:脆性糖尿病血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