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玲
-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22年
- 对妇产科急症剖宫产、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以加深理解。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共8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开始于2020年11月,终止于2021年10月。按照剖宫产生产的时间不同,分为择期组、急症组,各400例。择期组的孕产妇根据孕期、意愿等经与临床医师协商共同确定了生产日期。急症组的孕产妇根据孕期、急症症状等因素,被动采取了剖宫产的方式进行了临床手术,统计两组孕产妇在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统计数据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而对不同剖宫产生产方式导致的临床特征的差异进行描述。结果: 经统计,急症组的孕产妇的平均剖宫产持续时间为(59.2±6.7)min,平均手术中出血量为(329.3±31.1)mL,平均术后排气时间为(55.5±4.6)min;择期组的孕产妇的平均剖宫产持续时间为(38.7.2±7.3)min,平均手术中出血量为(213.5±36.8)mL,平均术后排气时间为(36.9±3.4)min。以上各项指标显示,择期组均优于急症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择期组,4例(1%)产妇出现产后出血,6例(1.5%)产妇出现产褥感染,8例(2%)新生儿出现窒息;急症组:12例(3%)产妇出现产后出血,18例(4.5%)产妇出现产褥感染,20例(5%)新生儿出现窒息。以上各项指标显示,择期组均优于急症组,P<0.05。结论 :对于孕产妇采用急症剖宫产手术方式进行新生儿的生产,需要综合考虑孕期、待产儿的发育状况、待产妇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分析与评估待产妇与胎儿的健康程度及手术风险,尽可能地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确保产妇生命健康的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婴儿的生存质量,以抢救产妇的生命,促进医患良好关系的建立。
- 张丽娟刘艳玲
- 关键词:择期急症剖宫产
- 宫腔镜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科经病理科确诊子宫异常出血患者562例,进行了宫腔镜检查,于检查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及内膜活检,将宫腔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子宫异常出血原因。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颈息肉、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结核、节育器移位、子宫畸形及人流术后宫腔残留的准确率均为100%,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92.22%,子宫内膜单纯增生为92.20%,子宫内膜炎为71.42%、子宫内膜癌为60.00%、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69.23%。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3.42%。结论宫腔镜检查可以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宫内膜组织,临床诊断准确率高,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有效、使用价值较高的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芮红苇李璐瑶刘艳玲
- 关键词:子宫异常出血宫腔镜检查
- 关于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2年
- 对胎膜早破(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胎膜早破的产妇308例为D组,同时间内收治胎膜未出现早破的正常产妇308例为E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特点、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为不明原因的突然阴道持续排液,可能混有胎粪或胎脂;阴道分泌物pH值≥7,涂片检查发现羊水有形成份。308例胎膜早破产妇中146例(47.4%)剖腹产、162例(52.60%)阴道分娩;D组的新生儿早产、新生儿窒息、宫内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肺炎情况分别为19例(6.17%)、7例(2.27%)、12例(3.9%)、10例(3.25%)、7例(2.27%)明显高于E组的6例(1.95%)、3例(0.97%)、2例(0.65%)、2例(0.65%)、3例(0.97%),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两组的影响因素对比,两组产妇的文化程度、年龄、工作情况、胎数无统计学意义的明显差别,而感染、流产史、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以及C反应蛋白D组明显高于E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胎膜早破的产妇大多采用剖宫产的分娩方式,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正常产妇,感染、胎位异常以及C反应蛋白≥10 mg/L均会增加胎膜早破的风险。
- 张丽娟刘艳玲
- 关键词:分娩方式
- 盆底肌电刺激在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探讨
- 2022年
- 目的探讨在压力性尿失禁(SUI)中对患者进行盆底肌电刺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SUI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盆底肌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均治疗3个月,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后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3~12个月盆腔肌力评分、1 h尿垫试验结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12月,两组1 h尿垫试验量均逐渐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盆腔肌力评分则均逐渐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可有效减少SUI患者漏尿量,提高其盆腔肌力,且疗效显著。
- 吴健容刘艳玲芮红苇
- 关键词:盆底肌电刺激盆底肌训练压力性尿失禁
- 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周期与内分泌代谢失调的临床分析
- 2022年
- 解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月经周期与内分泌代谢失调的关系。方法 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选入本研究,根据月经周期频率的不同进行分组,月经周期频率大于35天为月经稀发组(53人),28±7天为月经规则组(30人),大于等于6个月为闭经组(37人),分析各组激素水平,以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 闭经组的激素水平,以及血糖、血脂水平均与月经稀发组和月经规则组有差异(P<0.05),月经稀发组和月经规则组激素水平,以及血糖、血脂水平有差异(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月经周期与内分泌代谢失调有密切联系,月经周期越短,内分泌代谢失调越严重。
- 罗永梅关琳刘艳玲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周期激素水平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