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红苇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流产术后应用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避孕药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避孕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668例愿意接受人工流产的年轻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抗生素及口服益母草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比较两组人工流产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经前期综合征、细菌性阴道炎和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和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盆腔感染、宫腔粘连、组织残留及未转经再妊娠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及时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能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术后月经恢复及减少并发症,避免再次妊娠重复流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芮红苇李璐瑶刘照红
- 关键词:屈螺酮炔雌醇片人工流产避孕药口服
- 11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2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腹腔镜组113例,传统开腹手术组1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术后发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01);两组显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脏器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再次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下床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芮红苇高玲
-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囊肿剔除术卵巢囊肿
- 阴道镜检查联合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29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阴道镜联合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采用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298例病例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LEEP刀术手术平均时间6.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5 ml;全部病例术后均随访3个月,术后1个月时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85.65%、5.05%和9.30%,术后3个月时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98.32%、1.43%和0.34%,两时间段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无一例复发:术前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率为97.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0%。结论: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治疗彻底、复发率低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芮红苇高玲
- 关键词:阴道镜慢性宫颈炎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 妊娠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3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均经病理证实妊娠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15例(28.30%),剖宫产术中诊断38例(71.70%);10例孕期囊肿直径无变化,5例明显缩小;6例发生并发症,5例异位囊肿破裂,1例异位囊肿扭转;8例行单侧附件切除,余45例行囊肿剥除、粘连分解及病灶电灼术。术后复发4例。结论妊娠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早期诊断困难,并发症隐匿,应密切观察囊肿的变化,先行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术后应定期随访。
- 芮红苇高玲
- 关键词:妊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 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214例育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然妊娠的成功及失败分为失败组(n=24)与成功组(n=190)。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情况以及分娩结局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35岁、内膜厚度≥12 mm、术前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6.8 ng/mL、术前促卵泡激素(FSH)水平≥20 U/L、术前雌二醇(E_(2))水平≥942 pmol/L、术前促黄体生成素(LH)≥15 U/L是患者自然妊娠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术前FSH≥20 U/L是患者自然妊娠的保护因素(OR<1);年龄≥35岁、内膜厚度≥12 mm、术前AMH≥6.8 ng/mL、术前E_(2)≥942 pmol/L、术前LH≥15 U/L是患者自然妊娠的危险因素(OR>1)。结论: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特征与年龄、子宫内膜息肉大小、术前不孕史、术前多次人工流产等因素有关。年龄是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失败的首要危险因素。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积极采取促排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妊娠成功率。
- 芮红苇罗永梅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自然妊娠育龄女性发病特征
- 宫腔镜检查在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宫腔镜检查在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8例疑似不孕症患者,患者均接受阴道B超检查及宫腔镜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结果、诊断效能及疾病分类检出情况。结果78例疑似不孕症患者,阳性诊断89.74%,阴性诊断10.26%,检查中先天性子宫异常、纵隔子宫、单角子宫、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分别为10例、12例、15例、18例、15例。阴道B超检查诊断为阳性62例,阴性16例,其中58例为确诊不孕症患者,占比82.86%;宫腔镜检查诊断为阳性69例,阴性9例,其中68例为确诊不孕症患者,占比97.14%。宫腔镜阳性检出率、敏感性、诊断符合率高于阴道B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对先天性子宫异常、纵隔子宫、单角子宫、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的检出率均略高于阴道B超,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利用宫腔镜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精准性,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芮红苇罗永梅
- 关键词:不孕症宫腔镜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 2013年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1]。LNG-IUS的作用是基于子宫内膜水平的局部高剂量的孕酮,具有显著的抑制子宫内膜的作用,用于治疗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和痛经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应用LNG-IUS治疗3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芮红苇李璐瑶刘照红
-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左炔诺孕酮LNG-IUS功能性子宫出血
- 宫腔镜手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子宫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宫腔镜手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显著,可缩小子宫内膜厚度,减少月经量,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罗永梅芮红苇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复发率
- 宫腔镜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科经病理科确诊子宫异常出血患者562例,进行了宫腔镜检查,于检查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及内膜活检,将宫腔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子宫异常出血原因。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颈息肉、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结核、节育器移位、子宫畸形及人流术后宫腔残留的准确率均为100%,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92.22%,子宫内膜单纯增生为92.20%,子宫内膜炎为71.42%、子宫内膜癌为60.00%、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69.23%。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3.42%。结论宫腔镜检查可以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宫内膜组织,临床诊断准确率高,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有效、使用价值较高的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芮红苇李璐瑶刘艳玲
- 关键词:子宫异常出血宫腔镜检查
- 盆底肌电刺激在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探讨
- 2022年
- 目的探讨在压力性尿失禁(SUI)中对患者进行盆底肌电刺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SUI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盆底肌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均治疗3个月,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后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3~12个月盆腔肌力评分、1 h尿垫试验结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12月,两组1 h尿垫试验量均逐渐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盆腔肌力评分则均逐渐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可有效减少SUI患者漏尿量,提高其盆腔肌力,且疗效显著。
- 吴健容刘艳玲芮红苇
- 关键词:盆底肌电刺激盆底肌训练压力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