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九州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稻壳
  • 1篇稻壳灰
  • 1篇电池
  • 1篇电解质
  • 1篇电容
  • 1篇电容器
  • 1篇生物质
  • 1篇偶联剂
  • 1篇锂离子
  • 1篇锂离子电池
  • 1篇离子
  • 1篇离子电池
  • 1篇纳米
  • 1篇纳米二氧化硅
  • 1篇聚氨酯
  • 1篇聚氨酯基
  • 1篇聚合物电解
  • 1篇聚合物电解质
  • 1篇硅源
  • 1篇改性

机构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2篇张九州
  • 1篇韦双颖
  • 1篇霍鹏飞
  • 1篇冯斌
  • 1篇郭世伟
  • 1篇刘培良
  • 1篇陈杨

传媒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聚氨酯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能源巨大消耗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潜在的压力,解决能源的高效转化和储存问题迫在眉睫,新型能源转化和储存器件的研究及开发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以聚合物为基体材料的聚合物电解质赋予了电解质更高的强度和更优良的柔韧性,使二次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在柔性可穿戴设备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聚氨酯由不相容"软段-硬段"的两相结构构成,软段呈橡胶态,赋予材料一定的柔韧性,而由极性基团形成的分子硬段呈玻璃态,可以作为分子间的物理交联点。聚氨酯展现出从"刚性塑料"到"弹性橡胶"的广泛性能调控性,具有优良的分子可设计性,是聚合物电解质的重要基体材料之一。聚氨酯可以通过分子设计、增塑改性、复合改性等手段提升聚合物电解质的综合性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聚氨酯的分子结构设计和改性方法不断增多,因此,聚氨酯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综合性能也不断提升,从而使其能够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固态超级电容器等柔性储能器件之中。本文根据聚氨酯基电解质的组成结构差异,综述了应用于电化学器件的聚氨酯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聚醚型聚氨酯基聚合物电解质、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基聚合物电解质、共聚改性(聚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基聚合物电解质及复合改性聚氨酯基聚合物电解质,并展望了聚氨酯基聚合物电解质未来在电化学储能元件领域的发展前景。
侯璞张九州寻之玉霍鹏飞
关键词:聚氨酯聚合物电解质改性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
以稻壳为生物质硅源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及其改性被引量:3
2017年
本论文采用柠檬酸浸泡的方式处理稻壳,并使用高温煅烧的方法除去稻壳中的有机物。得到无定型态的二氧化硅,通过30分钟的恒定热处理时间以及不同的煅烧温度探究最适宜的稻壳处理温度。实验结果表明:稻壳经600℃及以上、恒温30分钟处理,可以制得较为纯净,白色的无定型态二氧化硅;使用KH-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化学改性,红外光谱图表明偶联剂已经成功的连接在了无定型态二氧化硅上;利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二氧化硅表面形貌,证实了纳米二氧化硅的成功制备。
郭世伟毕晓柯冯斌张九州刘培良陈杨韦双颖
关键词:稻壳灰纳米二氧化硅偶联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