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圆圆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离辐射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变
  • 1篇动态增强MR...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早期病变
  • 1篇早期筛查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新辅助...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梯度磁场

机构

  • 4篇绍兴第二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王圆圆
  • 2篇徐宏伟
  • 1篇俞金娜
  • 1篇邱勇钢
  • 1篇谢东
  • 1篇傅林峰
  • 1篇董飞

传媒

  • 1篇健康博览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动态增强MRI扫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
2022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扫描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切除术的4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前后患者均行统一动态增强扫描方案的乳腺MRI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且新辅助化疗全程结束后行化疗病理效果评价。根据化疗前后组织病理学变化行疗效评价,将患者分为病理完全缓解组(pCR组)和病理非完全缓解组(NpCR组)。比较化疗前后两组动态增强MRI检查参数变化的差异,以病理反应性标准为金标准,对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行ROC曲线分析,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参数对NAC疗效的评价效能。结果pCR组15例,NpCR组31例。两组治疗前后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变化值(ΔK^(trans)%)、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变化值(ΔV_(e)%)、速率常数变化值(ΔK_(ep)%)、肿瘤最大径线变化率(ΔD%)、早期强化程度变化(ΔS%)、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最大线性斜率变化率(ΔS_(max)%)、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的变化值(ΔTI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ΔV_(e)%评估肿瘤疗效灵敏度最高,而ΔS_(max)%特异度最高;除ΔTIC外,其余参数AUC均大于0.7,其中,ΔK^(trans)%、ΔV_(e)%及ΔK_(ep)%的AUC均大于0.9。结论动态增强MRI扫描参数中,ΔK^(trans)%、ΔV_(e)%及ΔK_(ep)%三个参数对乳腺癌NAC疗效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可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评估。
王圆圆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动态增强MRI疗效评估
磁共振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1年
磁共振(简称MRI)是20世纪80年代初应用于临床的高科技影像学检查技术。它可以提供解剖形态的信息、新陈代谢、生理功能等信息,能帮助医生"看见"不易觉察的早期病变,是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的利器。磁共振帮助人们彻底摆脱了放射线对身体的电离辐射损害,主要由磁体系统、梯度磁场系统、射频系统、计算机及图像处理等系统构成。
王圆圆
关键词:早期病变早期筛查磁共振检查脑血管疾病梯度磁场电离辐射
下腔静脉全程缺如合并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1例
2017年
患者男,35岁。双侧腰痛3天,加重伴双下肢沉重感1h入院。体检:体温37.1℃,心率82次/min,R 18次/min,BP 116/78mmH g,体表浅静脉未见曲张,双下肢青紫伴轻度肿胀,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存在,余无异常。影像检查:超声示双下肢髂股静脉内血栓形成。胸腹部联合CT平扫及增强:示右上纵隔明显局限性隆突,外缘光整(图1),轴位证实为明显增粗之奇静脉,直径达20mm,双侧肺动脉主干强化均匀,远端上下多个分支血管腔内可见结节状充盈缺损影(图2);心脏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伴随之半奇静脉也明显增粗(图3);肝段及肝下段下腔静脉全程未见显影,肝静脉直接汇入右心房,肝内外门静脉及其属支分布、形态无明显异常;两侧肾静脉细小,与周围多发增粗、扭曲、分布杂乱之侧枝血管影相连,并引流到两侧腰升静脉,双肾实质内对比剂廓清缓慢(图4);双侧髂总静脉及其属支髂内外静脉明显增粗,双侧髂总静脉管径均达30mm,平扫其内密度偏高,CT值达61~73HU,增强后静脉期及延迟期均未见明显强化(图5),矢状位重建图像示明显增粗之双侧髂总静脉汇合处上方有一细条索状下腔静脉残余之致密影(图6)。
王圆圆傅林峰徐宏伟
关键词:下腔静脉缺如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质沉积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质沉积症(SSCNS)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53例SSCNS,根据铁沉积部位分为两种亚型[皮质型(cSS)及幕下型(iSS)],分析这两种亚型的病因、临床表现。结果53例患者中,cSS32例(60.4%),iSS21例(39.6%)。有明确病因47例(88.7%),无明显病因6例(11.3%)。cSS的主要病因包括:脑小血管病22例(68.8%),其中脑淀粉样血管病(CAA)14例(43.8%);脑皮层梗死5例(15.6%);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6.3%);外伤性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例(6.3%)。iSS的主要病因包括脑小血管病4例(19.0%);血管畸形3例(14.3%);颅脑术后3例(14.3%);白血病2例(9.5%);另有无明显原因6例(28.6%)。iSS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锥体束征、小脑共济失调、进行性双耳神经性听力下降;cSS患者表现为反复头晕。结论临床上多种引起SAH的病因均可导致SSCNS,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原因不明;cSS与iSS在病因及临床表现上均有所不同,脑小血管病尤其CAA是导致cSS的主要原因;iSS有特异性临床表现,但发生率不高,cSS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SSCNS确诊有赖于MR检查。
俞金娜徐宏伟邱勇钢谢东王圆圆董飞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