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双双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4篇磁共振
  • 3篇肿瘤
  • 3篇癫痫
  • 3篇颞叶
  • 3篇成像
  • 2篇影像
  • 2篇原发性
  • 2篇造影
  • 2篇体素
  • 2篇颞叶癫痫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显像
  • 2篇小肠
  • 2篇小肠造影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脑胶质瘤

机构

  • 13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3篇宋双双
  • 5篇隋庆兰
  • 4篇刘学军
  • 4篇牛蕾
  • 4篇段崇锋
  • 2篇张丕宁
  • 2篇马敏阁
  • 2篇刘吉华
  • 2篇周晓明
  • 2篇马文帅
  • 2篇于澜
  • 1篇王刚
  • 1篇王刚
  • 1篇焦迎斌
  • 1篇刘松
  • 1篇王振光
  • 1篇李滢
  • 1篇赵继平
  • 1篇付伟伟
  • 1篇任延德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体素磁共振波谱在无病灶颞叶癫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单体素磁共振波谱(1 H-MRS)在常规磁共振检查未发现病灶的颞叶癫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病人33例及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12例正常人行海马区域1 H-MRS检查,检测两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Cr值,并计算NAA/(Cr+Cho)值。结果癫痫病人患侧、对侧及对照组海马区的NAA/(Cr+Cho)值、NAA/Cr值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55、13.033,P<0.01)。结论 1 H-MRS通过显示NAA/Cr、NAA/(Cr+Cho)值的变化,在颞叶癫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左晨晨李伟张丕宁宋双双段崇锋隋庆兰
关键词:癫痫颞叶磁共振波谱学单体素诊断显像
质子磁共振波谱与脑电图在无病灶颞叶癫痫定侧诊断中的价值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以脑电图定侧诊断结果为参考,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无病灶颞叶癫痫定侧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且常规MRI检查阴性的33例患者作为癫痫组、33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海马区域1 H-MRS扫描和测量,并以头皮/视频脑电图的定侧结果为标准,评价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NAA/(肌酸+胆碱)在颞叶癫痫定侧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健康对照组双侧海马区1 H-MRS显示NAA肌酸、胆碱/肌酸及NAA/(肌酸+胆碱)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取双侧海马区各检测指标的平均值为正常值.33例癫痫患者1H-MRS显示病侧海马区NAA/肌酸和NAA/(肌酸+胆碱)值明显降低,对侧海马区NAA/肌酸和NAA/(肌酸+胆碱)值亦降低.以脑电图定侧为标准,分别以NAA/肌酸和NAA/(肌酸+胆碱)作为指标进行定侧,发现谱线异常分别为28例和29例,异常率分别为85%和88%;定侧与脑电图一致分别为17例和18例,符合率为52%和55%;定侧相反分别为4例和6例,错误率为12%和18%;无法定侧分别为12例和9例,无法定侧率为36%和27%.二者的定侧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H-MRS可以为无病灶颢叶癫痫诊断提供更方便、客观的诊断依据,与其他检查联合有利于颞叶癫痫的定侧诊断.NAA/肌酸和NAA/(肌酸+胆碱)对无病灶颞叶癫痫的定侧诊断效果没有明显差别,均可作为定侧标准.
宋双双李伟张丕宁牛蕾马敏阁隋庆兰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脑电图
影像变化过程罕见的髓母细胞瘤一例
2017年
患儿男,4个月,因发现患儿不能抬头于2013年8月10日就诊于我院.腰椎穿刺显示颅压略高,其余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患者第1次MRI检查示双侧小脑半球皮层弥漫结节性增厚,DWI呈高信号(图1),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图2,3),由于病灶范围弥漫以致手术困难,患者家属决定不进行任何治疗随访观察.1年后复查发现小脑半球信号恢复正常,仅见一结节状异常强化影(图4).考虑到患儿的发病部位和信号特点,考虑为肿瘤性病变,结合年龄,认为髓母细胞瘤的可能性大.半年后患儿再次复查,CT可见小脑蚓部团块状高密度影(图5),MRI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图6),病变内部可见多发斑点状更长T2信号影, D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实性成分明显均匀强化(图7).
宋双双刘学军贾龙威苏华伟隋庆兰段崇锋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影像变化肿瘤性病变MRI检查小脑半球T2信号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鉴别诊断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鉴别诊断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对24例高级别胶质瘤和28例脑转移瘤术前或放化疗前同时行MR平扫、增强及IVIM-DWI检查,测量肿瘤实质、瘤周1cm水肿区及对侧半卵圆中心灌注系数(D*)、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值,计算肿瘤实质、瘤周1cm水肿区各参数相对值(rD*、rD、rf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上述参数的差异。对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行ROC曲线分析,评价各参数诊断高级别胶质瘤或脑转移瘤的效能。结果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瘤周1cm水肿区D*值、rD*值均高于脑转移瘤对应区域(P均<0.05);f值、rf值均低于脑转移瘤对应区域(P均<0.01);瘤周1cm水肿区D*值的AUC最大,但仅与肿瘤实质rD*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IVIM-DWI可区分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转移瘤肿瘤实质和瘤周1cm水肿区扩散和灌注差异,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宋双双赵继平马敏阁马文帅刘学军隋庆兰牛蕾
关键词:胶质瘤扩散磁共振成像
氨基酸类PET联合MRI在脑胶质瘤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2年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侵袭性强、致残和致死率高、预后差。氨基酸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利用特定放射性药物的生物学分布特征反映肿瘤分子代谢信息,与MRI的形态和功能信息互补,在脑胶质瘤的诊断、活检计划制订、复发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现围绕氨基酸类PET联合MRI在脑胶质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脑胶质瘤的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宋双双王振光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与B细胞淋巴瘤的CT小肠造影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PITCL)和B细胞淋巴瘤(PIBCL)的CT小肠造影(CTE)表现,探讨CTE对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且治疗前的23例肠道PITCL及58例PIBCL患者的CTE图像,从病变影像学分型、病灶数量、发生部位、受累肠壁增厚程度、强化方式及并发症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种病变CTE征象的差异。结果弥漫性回肠空肠化型为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所特有,其它分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疾病的的病灶数量、发生部位、受累肠壁增厚程度、并发症等方面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强化方式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E能够用于PITCL和PIBCL之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有望代替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和临床侵入性检查,成为诊断和鉴别诊断PITCL和PIBCL的主要方法。
倪铭冯卫华于澜周晓明刘吉华宋双双高远翔李志明赵蕊蕊王刚
关键词:肠道肿瘤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
IVIM-DWI在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瘤体及瘤周水肿区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在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瘤体及瘤周水肿区的差异与价...
宋双双
关键词:胶质瘤
基于常规MRI VASARI特征的脑胶质瘤Ki-67表达水平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常规MRI VASARI特征构建并验证脑胶质瘤Ki-67表达水平的预测模型。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41例脑胶质瘤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 = 168)和验证集(n = 73)。收集参与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MRI影像,提取相关VASARI影像学特征。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候选变量,建立Ki-67表达水平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模型预测效能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评估。采用Hosmer-Lemesshow检验模型拟合优度,并绘制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结果: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强化程度、肿瘤跨中线和弥散受限是Ki-67表达水平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上述3项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886和0.848,Hosmer-Lemeshow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训练集χ2 = 3.727,p = 0.444,验证集χ2 = 5.901,p= 0.207)。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校准度较好,决策曲线分析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净收益。结论:基于常规MRI VASARI特征,我们成功构建了可有效预测脑胶质瘤Ki-67表达水平的回归模型,或可为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参考。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nd validate a predictive model for Ki-67 expression levels in gliomas based on conventional MRI VASARI features. Methods: A total of 241 glioma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includ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aining set (n = 168) and a validation set (n = 73) at a ratio of 7:3. Clinical data and preoperative MRI images were collected, and relevant VASARI imaging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Candidate variables were selected using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construct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predicting Ki-67 expression levels. The model’s predictive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AUC). T
张跃宋双双刘学军
关键词:胶质瘤KI-67列线图
四肢黏液样脂肪肉瘤CT、MR表现与病理相关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四肢黏液样脂肪肉瘤CT、MR表现与其病理结构的关系,提高CT及MR诊断本病的准确率。方法对10例病理已证实的黏液样脂肪肉瘤患者的CT和(或)MR征象进行观察、分析并记录,与其组织标本病理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例均位于下肢,其中7例发生在大腿,3例发生在小腿。6例病变呈囊状液性密度(或信号),4例病变呈囊实性密度(或信号)。CT和(或)MR平扫呈囊状液性密度/信号的成分,在病理上对应为黏液样间质;病变实性部分在病理上对应的是肿瘤细胞密集区。行MR检查的8例病变中,4例可见"线"样、"花边"状或"云絮"状短T1WI信号,病理上对应为黏液基质内不同阶段的不成熟脂肪细胞。结论黏液样脂肪肉瘤CT、MR表现与其组织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熟悉其病理学表现对影像学做出正确诊断至关重要。
王成健刘吉华任延德宋双双周彤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病理
脑实质内炎性假瘤伴高IgG4血症、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男,29岁,因“双眼颞侧视野缺损1月余”于2016年12月13日就诊,行颅脑MRI检查发现脑内多发异常信号灶,增强扫描示病灶部分强化(图1),临床诊断考虑为脑内炎性病变,给予激素减轻脑水肿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后出院。
张竹青付伟伟王明慧宋双双牛蕾段崇锋刘松李滢刘斌焦迎斌刘学军
关键词:浆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