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惠萍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国立东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建构
  • 1篇神话
  • 1篇画像
  • 1篇汉画
  • 1篇汉画像
  • 1篇传承

机构

  • 2篇国立东华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刘惠萍
  • 1篇田兆元

传媒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华中学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神话与知识建构——以汉代墓室中的天文图为例
2011年
汉代是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同样地,在许多汉代的墓室顶部,也经常配置有刻绘日、月、星辰等表现'天文'的图像,并经常可见如二十八宿、北斗与帝车、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牛郎与女宿、彗星等各式象征'天文'的星斗,以及象征日、月食等特殊天文现象的图像。这些刻绘于墓室中的天文图,除了具有象征墓室小宇宙的天空或天界之功能外,更充分地反映了两汉时期人们对于天文的理解与想象。然而,较特别的是,这些汉画像中的天文图,大多并非是真实、客观准确地再现天空的科学性描绘,反而较多地是一种以古典神话内容结合人文想象的表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则可能与神话传说在当时所能提供的对天文的理解,较之深奥难懂的天文哲理,将更浅显易懂,是表现意象、传播天文知识最好的手段。而这一类被当成'知识'的神话传说,它们的社会功能便在于以人们熟悉且相信的'真实',来合理化一些本土知识。
刘惠萍
关键词:汉画像神话知识建构
中国海洋神话的发展与传承
2016年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研究所在2015年7月承办了暑期"海洋文化论坛",刘惠萍和田兆元两位教授就海洋神话展开了讨论,认为海洋神话是中国传统神话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海洋、构筑宇宙观的探索。海洋神话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态,因社会、经济、思想信仰的变迁而产生变化,出现新的海洋之神和神话,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信仰,乃至经济和社会,并与当今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法仍有契合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并将促进海洋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田兆元刘惠萍
关键词:传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