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作品数:18 被引量:86 H指数:5 供职机构: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植物乳杆菌生理特性及益生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2019年 植物乳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的乳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分布在各类发酵食品中。同时植物乳杆菌也是人体胃肠道内重要的益生菌群,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植物乳杆菌良好的生理特性及益生功能,植物乳杆菌在食品、动物饲料、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此主要综述国内外植物乳杆菌基因组学、营养代谢规律、耐胁迫机制、益生功能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植物乳杆菌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武万强 王琳琳 赵建新 张灏 陈卫关键词:植物乳杆菌 生理特性 青春双歧杆菌及不同低聚糖对小鼠便秘的缓解作用 便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青春双歧杆菌和三种低聚糖对洛哌丁胺所引起的便秘小鼠的缓解作用及对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活性成分的影响。分别给小鼠灌胃青春双歧杆菌和低聚糖,每天灌胃一次,连续灌胃... 王琳琳 王刚 赵建新 张灏 陈卫关键词:低聚糖 便秘 青春双歧杆菌 肠道菌群 文献传递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暴露对鼠啮齿类动物引起的不同毒性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被广泛用作增塑剂,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人体,并产生多种有害作用,包括肝脏毒性,生殖毒性甚至葡萄糖代谢紊乱。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DEHP暴露对... 王刚 陈潜 田培郡 王琳琳 李秀 李元坤 赵建新 张灏 陈卫关键词:DEHP 啮齿类动物 毒性 肠道菌群 副干酪乳杆菌LPC-F通过促进Cajal间质细胞增殖缓解便秘 被引量:4 2022年 便秘(constipation)是一类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研究发现,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失调。通过赋予机体一定量的活性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已然成为治疗便秘的重要手段。因此,该研究选取2株具有不同缓解便秘效果的副干酪乳杆菌进行研究。通过对便秘相关指标的检测,再次证实仅有来源于健康成人粪便中的副干酪乳杆菌LPC-F具有缓解便秘的作用。进一步通过对便秘相关胃肠调节肽、血清中炎症因子、结肠Cajal间质细胞的数量、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等指标进行检测,解析副干酪乳杆菌LPC-F缓解便秘的可能方式。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LPC-F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提高肠道内乙酸的水平,乙酸则通过刺激肠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释放入肠腔的5-HT通过与其受体相结合,促进结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的增殖,从而最终增强肠蠕动缓解便秘。 王琳琳 杨树荣 王嘉良 王刚 张灏 赵建新 陈卫关键词:副干酪乳杆菌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两歧双歧杆菌调控肠道生物屏障改善抗生素引起的肠动力及结构损伤 2023年 口服抗生素会改变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组成。该研究检测了不同抗菌谱抗生素对小鼠肠动力、肠道结构以及肠神经的影响,然后评估了不同来源两歧双歧杆菌对广谱抗生素造成的小鼠肠道结构、功能及肠神经损伤的修复潜力。在第一项研究中,应用抑制G+细菌的抗生素(氨苄青霉素),抑制G-细菌的抗生素(庆大霉素)以及广谱抗生素处理小鼠21 d,对小鼠小肠长度、结肠长度、盲肠重量、小肠推进率、整个肠道转运时间以及结肠肠神经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抑制G-细菌的抗生素对肠道结构,功能和肠神经系统的影响显著大于其余2组。在第二项研究中,针对广谱抗生素处理组,应用3株两歧双歧杆菌对其干预7 d,检测两歧双歧杆菌对小鼠肠动力、肠道结构和神经系统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45M3可通过调节肠道生物屏障修复由广谱抗生素所引起的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损伤。综上所述,不同抗菌谱抗生素对小鼠肠道结构、肠动力及肠神经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抑制G-细菌的抗生素影响最大,而两歧双歧杆菌45M3具有修复广谱抗生素所引起的肠道结构和功能损伤的潜力。该研究为服用抗生素后补充益生菌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开发提升国民健康的新型功能食品提供新的思路。 余强庆 唐楠 王嘉良 梅春霞 王琳琳 王刚 张灏 赵建新关键词:两歧双歧杆菌 抗生素 肠道结构 生物屏障 葡萄糖酸亚铁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索葡萄糖酸亚铁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两步W/O/W乳化方式制备葡萄糖酸亚铁固体脂质纳米粒(SLN)。以包埋率为指标,研究内外相、油水相体积比,卵磷脂浓度对SLN包埋率的影响。[结果]试验确定当内相中水相与油相的体积比为0.2,外水相与内相乳状液的体积比为5∶1,卵磷脂浓度为5%时,SLN的包埋率取得最大值,为52.48%。在内水相引入海藻酸钠(1∶2,W/W)的结果表明,SLN的包埋率增大,为59.03%,粒径、Zeta电位和多分散系数发生变化。体外释放试验表明,SLN能起到保护葡萄糖酸亚铁经受胃酸环境的作用,并在模拟肠液中表现为突释的释放效果。[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对葡萄糖酸亚铁有较好的保护及释放效果,可为无机铁补充剂的生产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王琳琳 童群义关键词:固体脂质纳米粒 葡萄糖酸亚铁 海藻酸钠 具粘附特性的动物双歧杆菌对便秘模型小鼠血清中胃肠调节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研究具有较好粘附上皮细胞能力和耐受胃肠液的动物双歧杆菌CCFM625对便秘模型小鼠血清中胃肠调节肽(胃动素、胃泌素、乙酰胆碱酯酶、P物质、内皮素、生长抑素以及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酚酞和植物乳杆菌ST-Ⅲ)、2个剂量的阴性对照(不具备粘附特性的动物双歧杆菌CCFM624)和2个剂量的给药组。给药组分别经灌胃连续给予小鼠14d低、高剂量(4×108、4×1010CFU/mL)的双歧杆菌CCFM625菌悬液0.25mL;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0.25mL的无菌生理盐水;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予7mg/mL酚酞溶液0.25mL,阳性对照组给予低、高剂量(4×108,4×1010CFU/mL)的植物乳杆菌ST-Ⅲ菌悬液0.25mL,阴性对照组低、高剂量(4×108,4×1010CFU/mL)的动物双歧杆菌CCFM624菌悬液0.25mL。第15~17天用盐酸洛哌丁胺灌胃小鼠造便秘模型,建模后于第18天上午处死小鼠,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便秘相关肠肽类递质的表达情况。结果:具有较强粘附能力的动物双歧杆菌CCFM625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促进性递质(胃动素、胃泌素、乙酰胆碱酯酶和P物质)的分泌,同时降低抑制性递质(内皮素、生长抑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水平。表明动物双歧杆菌CCFM625通过粘附于肠上皮细胞达到调节肠道内便秘相关的胃肠调节肽的分泌来缓解便秘。 王琳琳 王刚 张灏 赵建新 陈卫关键词:便秘 青春双歧杆菌及不同低聚糖对小鼠便秘的缓解作用 便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是探讨青春双歧杆菌和三种低聚糖对洛哌丁胺所引起的便秘小鼠的缓解作用及对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活性成分的影响。分别给小鼠灌胃青春双歧杆菌和低聚糖,每天灌胃一次,连续灌... 王琳琳 王刚 赵建新 张灏 陈卫关键词:低聚糖 便秘 青春双歧杆菌 肠道菌群 副干酪乳杆菌缓解由洛哌丁胺诱导的小鼠便秘的差异 2020年 该研究对4株副干酪乳杆菌LC2、LC3、LC38、FJSWX33-L2缓解便秘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差异性效果的可能途径。将36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模型组灌胃3%蔗糖溶液,其余各组灌胃副干酪乳杆菌,共14 d(10^9 CFU/(d·只))。第15天到第30天,除继续前14 d的操作外,在此之前先灌胃洛哌丁胺悬液进行便秘模型建立。实验期间及实验结束后测定小鼠粪便含水量、排首粒黑便时间及小肠推进率;测定血清中酪酪肽、胃动素水平;测定结肠中5-羟色胺、结肠中神经营养因子-3水平;测定结肠中Aqp4、c-kit基因转录水平;测定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4株副干酪乳杆菌均有缓解便秘的功能,但4株菌在缓解便秘的途径中存在着差异。其中LC2能通过改善胃肠调节肽、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递质、短链脂肪酸水平、Aqp4和c-kit基因的转录水平缓解便秘症状,而其余3株菌缓解便秘的途径各有侧重。副干酪乳杆菌具有缓解便秘的潜力,但其缓解便秘的效果以及途径可能存在显著的菌株差异。 杨树荣 朱慧越 乌翛冰 孙姗姗 司倩 张秋香 王琳琳 王刚 赵建新 张灏 陈卫关键词:副干酪乳杆菌 便秘 益生菌 短链脂肪酸 食品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 食品微生物的种类丰富多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食用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蕈菌等,另一类是发酵微生物.发酵微生物主要指在制造发酵食品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微生物.最常用的有酵母菌、曲霉以及细菌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乳球菌、醋... 王琳琳 武万强 陈卫关键词:食品微生物 生理特性 功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