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宏萍

作品数:2 被引量:13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棉花
  • 1篇氮肥
  • 1篇氮肥施用
  • 1篇氮肥施用量
  • 1篇氮肥效应
  • 1篇滴灌
  • 1篇滴灌棉花
  • 1篇植株
  • 1篇施用
  • 1篇施用量
  • 1篇土壤
  • 1篇硝态氮
  • 1篇膜下滴灌
  • 1篇膜下滴灌棉花
  • 1篇南疆
  • 1篇灌溉
  • 1篇灌溉制度
  • 1篇耗水
  • 1篇耗水规律
  • 1篇肥效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2篇田长彦
  • 2篇刘宏萍
  • 1篇刘新永
  • 1篇马英杰
  • 1篇胡明芳
  • 1篇吕昭智

传媒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南疆膜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以及灌溉制度研究被引量:90
2006年
2004年在南疆尉犁县进行了棉花膜下滴灌耗水规律以及灌溉制度的研究,通过设置三个灌水处理:345mm、420mm、505mm,并连续监测每次灌前棉花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变化,得出以下结论:在花期(7月4日)滴灌定额45mm,灌水只能影响到土壤0~40cm,灌后第一天,土壤水分损失可达到20mm;灌后四天,0~40cm含水量已降至60%以下,棉花已受到水分胁迫。在南疆,在充分满足棉花对水分需求的条件下,膜下滴灌棉花耗水量为625mm,505mm的灌溉量可满足棉花对水分的需求。根据实验的灌水安排以及棉花各生育阶段的耗水率,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的灌溉制度为:蕾期每次灌水定额35mm,每5天灌一次;花铃期每次灌水定额为50mm,7天灌一次,盛铃期后,灌水定额逐渐降低至35mm。
刘新永田长彦马英杰刘宏萍
关键词:膜下滴灌棉花灌溉制度南疆
氮肥施用量对新疆棉花产量及植株和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0
2006年
2000-2004年,在新疆的新和县和尉犁县,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栽培和灌溉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对不同棉花品种产量、植株中NO3-N含量及棉出土壤中NO3-N含量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氮肥可使棉花增产2%~73.8%,在新和县的栽培和土壤条件下,氮肥对棉花产繁的影响不显著(F2000=0.72);在尉犁县的栽培和土壤条件下,无论采用常规灌溉还是滴灌方式,氮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F2001=8.20^**,F2002=2.91^*, F2003=10.75^**,F2004=17.97^**);不同土壤、栽培和灌溉条件下,不同棉花品种的氮肥推荐用量各不相同.但报酬递减的趋势基本一致.棉花产量与氮肥施用量之间可以用二次曲线进行拟合,施氮量过高棉花产量反而有下降的趋势;棉花盛蕾期与初花期植株中NO3-N含量与施氮量及棉花产量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棉花氮素营养快速诊断的参考指标;虽然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中NO3-N残留的影响有所不同,但高氮肥施用量会使棉田土壤中聚集较高含量的NO3-N,增大了氮素淋失的风险.并成为潜在的环境污染源。
胡明芳田长彦吕昭智刘宏萍陈涛
关键词:棉花氮肥效应硝态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