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永
- 作品数:4 被引量:21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棉花膜下滴灌盐分动态及平衡研究被引量:70
- 2005年
- 在南疆气候条件下,研究了膜下滴灌盐分动态变化及平衡,结果表明:在南疆,棉花苗期时,土壤盐分开始分区,盐分在膜间0~40 cm强烈聚集,膜下盐分变化不大,而且在覆膜的作用下发生侧向运移,移向膜间,加剧了膜间的盐分累积;棉花生育期结束后,土壤0~60 cm盐分都有增加,在膜间0~20 cm盐分强烈累积;灌水量为345 mm的处理盐分增加明显,积盐率高达94.5%,其增加的盐分主要来自下边界土壤水分上行所带来的盐分,占盐分增加量的57%,而灌水量505 mm处理增加的盐分主要来自灌溉水所携带的盐分,占81%,若不考虑灌溉水的矿化度,膜下滴灌土壤盐分的积盐率只有13.8%.
- 刘新永田长彦
- 关键词:膜下滴灌棉花南疆
- 棉花膜下滴灌水氮耦合效应研究被引量:49
- 2007年
- 在南疆气候条件下,研究了膜下滴灌棉花水氮耦合效应。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条件下,水氮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水分胁迫极大地抑制肥效发挥,而水分适宜时,不同氮肥处理棉花产量差异显著;氮肥也促进了水分效应的发挥,但是水分是棉花产量的主效应因子。试验中最优水氮组合为每公顷灌水505 mm、氮肥225 kg。高产棉花冠层指标分别为:株高66.9 cm、叶龄15.6个、果枝13.1台、成铃数8.9个。水氮胁迫缩短了棉花生育期,这可能是不同水氮处理棉花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 刘新永田长彦
- 关键词:膜下滴灌棉花水氮耦合
- 膜下滴灌风沙土盐分变化及分布特点被引量:20
- 2005年
- 通过对已进行膜下滴灌2a和5a的改良风沙土电导率和总盐分的测定,探讨不同滴灌年限土壤盐分变化及分布特点。研究表明,在膜下滴灌与冬灌和春灌相结合的条件下,土壤表层0~30cm盐分逐年下降,但脱盐效率也不断降低;盐分在土壤中分层明显,在水平方向,距离滴头越远,盐分越重;垂直方向,土壤盐分最低值位于表层20~40cm处。在表层0~40cm的土层中,靠近薄膜边缘盐分差异较大;随着滴灌年限的增加,脱盐区范围增大,特别是水平脱盐距离增加明显。不同滴灌年限的深层压盐区变化不大,膜间聚盐区位于膜间裸地并延伸到薄膜内,位于土壤表层0~40cm。
- 刘新永田长彦吕昭智
- 关键词:膜下滴灌风沙土土壤盐分变化春灌裸地
- 南疆膜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以及灌溉制度研究被引量:90
- 2006年
- 2004年在南疆尉犁县进行了棉花膜下滴灌耗水规律以及灌溉制度的研究,通过设置三个灌水处理:345mm、420mm、505mm,并连续监测每次灌前棉花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变化,得出以下结论:在花期(7月4日)滴灌定额45mm,灌水只能影响到土壤0~40cm,灌后第一天,土壤水分损失可达到20mm;灌后四天,0~40cm含水量已降至60%以下,棉花已受到水分胁迫。在南疆,在充分满足棉花对水分需求的条件下,膜下滴灌棉花耗水量为625mm,505mm的灌溉量可满足棉花对水分的需求。根据实验的灌水安排以及棉花各生育阶段的耗水率,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的灌溉制度为:蕾期每次灌水定额35mm,每5天灌一次;花铃期每次灌水定额为50mm,7天灌一次,盛铃期后,灌水定额逐渐降低至35mm。
- 刘新永田长彦马英杰刘宏萍
- 关键词:膜下滴灌棉花灌溉制度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