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四磨汤加味大剂量白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就诊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肛肠二科(痔瘘便秘科)门诊及需要住院治疗的顽固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四磨汤加味大剂量白术(生白术、人参、槟榔、沉香、天台、乌药),1 d 2次,冲服;对照组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A剂+B剂,各1袋,混合服用,2次/d。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第4周随访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11例,未愈6例,有效率为84.46%;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0例,未愈12例,有效率为63.6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加味大剂量白术治疗顽固性便秘疗效确切。
目的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生成以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SASP组)以及芍药汤组,每组12只;模型组、芍药汤组及SASP组3组大鼠在成功制成胃肠湿热证模型基础上,再建立UC模型;造模完成后,各组大鼠分别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灌胃治疗2周,处死大鼠前对其进行第2次DAI评分,完毕后麻醉并处死各组大鼠;解剖后,取病变的结肠组织观察,进行组织大体形态损伤(CMDI)评分;随后,将病变最明显结肠组织肠段2 cm左右,平均分为两等分,分别用于检测ICAM-1基因的蛋白的表达。结果相比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的DAI及CMDI评分升高明显(P<0.01),治疗后芍药汤组上述积分与模型组相比而言,下降明显(P<0.05);在结肠组织ICAM-1蛋白表达方面,Western-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灰度值较空白组明显下降,治疗后,芍药汤组与SASP组ICAM-1灰度值均有所上升,且与正常组水平相近;大鼠结肠组织中ICAM-1 m RNA生成方面,与空白组相比而言,模型组上升明显(P<0.01),而在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芍药汤组及SASP组ICAM-1 m RNA生成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芍药汤通过抑制UC(胃肠湿热证)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ICAM-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UC大鼠的症状及体征,这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