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松
- 作品数:20 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一种管式炉负压气淬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式炉负压气淬装置,属于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装置由不锈钢法兰盘、底托、进气管和出气管组成,其中底托固定在不锈钢法兰盘上,表面设有样品台,进气管与出气管在样品台两侧呈对称分布;热处理过程中试样置于样品台上,与...
- 何涛李根张家泉刘华松唐海燕
- 文献传递
- 铸态奥氏体晶粒粗化与热装再加热中晶粒的演化被引量:4
- 2020年
- 为了探讨铸坯表层粗大奥氏体晶粒的形成机制,研究了奥氏体晶粒在不同保温条件下的粗化行为。发现由于析出相的影响,高温保温时不同钢种间晶粒生长规律存在差异,且晶粒的进一步粗化在1250℃以下难以有效进行。在此基础上,为了明确装炉温度对加热后奥氏体晶粒结构的影响,对模拟热装再加热过程中的晶粒结构演变进行了试验探究。结果表明,高于珠光体形成温度热装时,轧前奥氏体晶粒结构与冷却前一致;而低于此温度热装时,在奥氏体化后出现大量的新生细小晶粒。后者得到的混晶结构在继续加热至均热温度的过程中发生反常晶粒生长,导致最终组织较冷却前更为粗大。
- 郑宏光刘华松
- 关键词:连铸奥氏体晶粒生长相变热装
- Fe-C合金凝固枝晶形貌及特性参数的相场模拟被引量:4
- 2021年
- 为了实现对合金凝固过程中枝晶形态的定量表征、揭示凝固前沿溶质分布与过冷度对微观偏析的影响,进而实现对凝固枝晶间液相渗透率的量化研究,采用相场模型探讨了Fe-0.5%C合金凝固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和特征参数,并引入分形维数和无量纲周长定量分析了枝晶形貌、微观偏析和其糊状区的渗透性。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和无量纲周长可用于定量描述枝晶形态的复杂性。当过冷度从20增加到27K时,分形维数从1.28增加到1.791,无量纲周长从2.39增加到12.6;随着过冷度的增加,枝晶中心轴和固/液界面的溶质浓度均增加,并且枝晶尖端的扩散层厚度减小,即枝晶之间的偏析率增大。此外,利用分形维数和无量纲周长作为凝固过程中枝晶曲折因子实现了凝固过程枝晶间糊状区渗透率的量化计算。其中,与分形维数相比,利用无量纲周长作为曲折因子估测的渗透率与试验结果更为吻合,其在不同过冷度下数值为1.36×10^(-15)~1.75×10^(-13)m^(2)。
- 夏勇沈厚发刘华松王璞唐海燕张家泉
- 关键词:FE-C合金相场模型微观偏析
- 内弧积水过冷对大方坯凝固组织不对称性影响的模型研究
- 为了探究内弧积水过冷对铸坯凝固组织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方坯连铸的凝固传热-CET模型,并基于冷却条件详细考虑了二冷区的换热边界条件.计算结果表明,当内外弧冷却水量相同时,内弧积水使连铸坯出现了明显的冷却不对称性.其内弧与...
- 刘华松李聿军张家泉陈列寇玉山铁占鹏肖磊磊苑健夫
- 关键词:凝固组织
- 文献传递
- 高强耐蚀管钢点状偏析及带状缺陷的特征与演变被引量:19
- 2019年
- 基于钢坯源头对高强耐蚀管钢热轧材与调质材中发现的带状偏析缺陷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OM、SEM、EDS、EPMA等手段,揭示了高强石油套管钢圆坯中存在的各种点状偏析特征及其与热轧管带状组织缺陷的联系,并分析了热轧管和调质管带状缺陷的成因及差异。结果指出,铸坯中存在斑块型和疏松型2类点状偏析,其中均存在较为严重的C、Cr、Mo、Mn等合金元素正偏析,前者偏析区域内还往往存在细小的枝晶亚结构。统计计算表明,铸坯中不同偏析类型在轧材中造成的带状缺陷宽度也明显不同,点状偏析是管材中难以消除的大尺度带状缺陷的源头。热轧管和调质管中带状缺陷组织中均存在明显的合金元素偏析,但前者为珠光体加贝氏体(P+B)组织带状,后者为颗粒型碳化物带状,两者对管材硬度均匀性有不同程度影响。
- 李博张忠铧刘华松罗明兰鹏唐海燕张家泉
- 关键词:凝固组织
- 微合金包晶钢高温奥氏体晶粒生长动力学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为有效控制铸坯表层奥氏体晶粒尺寸,降低铸坯表面及角部裂纹发生率,对高温下奥氏体晶粒生长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以微合金包晶钢为实验对象,在1 573~1 723 K进行等温保温实验,得到实验钢种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其高温下奥氏体晶粒生长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奥氏体晶粒生长存在2个明显不同的温度区间:当保温温度在1 573~1 673 K范围内时,奥氏体晶粒生长较慢,时间指数小于0.35;而当温度高于1 673 K时,奥氏体晶粒生长迅速,时间指数接近0.5。基于等温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模型分析,认为连铸过程铸坯表层晶粒粗化主要发生于1 673 K以上,因此抑制晶粒长大应在初生奥氏体形成后的高温阶段进行。
- 洪钢刘华松董延楠郑宏光徐国栋张家泉
- 关键词:包晶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动力学
- 热装工艺对含铌微合金钢铸坯再加热奥氏体晶粒细化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组织细化是控制连铸坯表面裂纹、提升轧材性能的重要手段。针对连铸坯表面裂纹问题,采用热模拟试验的方法,首先获得模拟铸坯进加热炉之前的奥氏体组织,进一步研究了含铌低碳钢SCX400在冷却-加热过程中的晶粒细化潜力。研究结果发现进行一次γ→α→γ相变处理,当铁素体析出量超过85.9%时,最终粗大的奥氏体边缘处出现了许多尺寸为40μm左右的细小晶粒,混晶现象严重,推测是由于Nb(C,N)钉扎原奥氏体晶界,粗大的初始晶粒得到保留;而通过多次γ→α→γ相变可以有效细化奥氏体晶粒,从而对热装热送过程中的表面裂纹控制及最终产品性能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 何倩刘华松刘珂徐国栋郑宏光张家泉
- 关键词:奥氏体晶粒相变
- 包晶钢连铸坯表面裂纹与组织控制研究
- 亚包晶或包晶点附近成分钢种的连铸坯表面横裂纹控制长期以来是低合金高强钢生产中的瓶颈问题。鉴于通过表面温度调控改善裂纹的传统途径具有较大局限性,由组织角度提升连铸坯表层热塑性已成为解决此类钢种在连铸、送装以及加热环节裂纹敏...
- 刘华松
- 关键词:包晶钢连铸表面横裂纹奥氏体晶粒尺寸
- 高强度油井管用钢带状偏析及其条带型混晶现象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带状偏析组织是影响高强钢服役过程抗腐蚀性能的重要缺陷之一。为了深入揭示轧材中常见的碳化物带状缺陷组织特征,以C110级高强度油井管钢为对象,针对源于铸坯点状偏析的管材带状组织,利用OM、SEM、EDS、EPMA等手段,研究了其热轧材及其调质处理过程不同环节下的晶粒大小分布行为。发现了一种与碳化物带状缺陷相关联的条带型混晶组织。其组织中基体区域晶粒明显粗大,偏析带区域晶粒则相对细小,呈现出与带状组织相似的粗细晶粒相间结构。基于EPMA分析,揭示了带状组织中元素偏析程度与其晶粒尺度的关联性,并利用溶质拖曳理论与第二相粒子钉扎作用解释了合金元素对晶粒生长的影响。
- 杨飞飞张忠铧刘华松罗明李根张家泉
- 关键词:成分偏析
- 一种管式炉等温热气淬火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式炉等温热气淬火装置,涉及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装置由不锈钢法兰盘、底托、冷却室和冷却气道组成,其中不锈钢法兰盘上设有进气通道、出气通道,底托安装在不锈钢法兰盘上,冷却室通过支架固定在底托表面。冷却室内分为...
- 李根唐海燕刘华松张家泉何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