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燕
- 作品数:167 被引量:69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非对称中间包稳态浇铸与换包操作的冶金效果被引量:14
- 2019年
- 为合理评价并优化工业用三流非对称中间包的冶金效果,在对该中间包4种控流方案下稳态浇铸过程流场、温度场数值分析的基础上,通过RTD曲线定量分析了中间包不同控流方式下的钢水混合特性,并应用VOF模型追踪了换包操作时的钢液面行为。结合实际工况特点,从稳态和非稳态两方面研究了增设控流装置前后中间包的冶金性能,实现了对其实际浇铸条件下冶金效果的全面评价。结果表明,无控流装置的原型中间包结构不尽合理,存在明显的短路流,死区比例较大,钢水温度分布不均匀,且各流一致性差,易导致铸坯质量差异。导流隔墙组合湍流抑制器的控流方案可大大改善稳态浇铸时中间包流场及温度分布状况,包内死区比例较原型降低13.28%,3个出口温差仅为0.5K,各流一致性显著提高。然而,此方案在换包操作时可能出现钢液面速度较大及液面波动现象,易导致钢液暴露、二次氧化乃至发生卷渣,应注意换包时间及其液面高度和入口流量的控制。
- 张晓萌李少翔唐海燕铁占鹏兰鹏张家泉
- 关键词:中间包控流装置液面波动
- EAF-LF/VD-CC流程生产高压锅炉钢的工艺被引量:7
- 2007年
- 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采用EAF全程泡沫渣埋弧操作、EBT出钢合金化、LF复合精炼渣精炼、VD处理后喂硅钙线、连铸全程保护浇铸生产高压锅炉钢12Cr1MoVG.通过系统取样、示踪剂追踪、综合分析等方法,对LF处理前后、中间包钢水和连铸坯中总氧(T[O])、显微夹杂及大型夹杂物的数量及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LF/VD精炼后钢液T[O]平均为15×10-6,中间包T[O]为17×10-6,铸坯为18×10-6~24×10-6;铸坯中的显微夹杂物数量是3.53mm-2,主要为球形钙铝酸盐、硅铝酸盐和铝酸盐与硫化物的复合夹杂,90%以上的夹杂物尺寸小于10μm;铸坯中大型夹杂物有铁铝硅酸盐、钙镁硅酸盐等.低倍组织均匀细致,表面质量良好,轧管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GB5310要求.
- 唐海燕李京社付建勋韩丽敏孙开明温德松
- 150t钢包精炼过程的物理模拟被引量:13
- 2007年
- 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对天津钢管公司150t钢包精炼吹氩过程进行了水模拟实验(模型、原型几何比例为1:4).实验发现,原型钢包吹氩位置不尽合理,透气砖顶面面积偏小,吹氩流量偏大.通过对以上三指标的优化,确定合理的吹氩工艺参数为:将吹氩孔位置由原来的距钢包底中心分别为0.555R和0.634R移动到1/3R处,将透气砖顶面直径由原来的16mm扩大到35mm,吹氩流量减少到0.44m3-h-1.水模拟实验为原型钢包的工艺改进提供了依据.
- 温德松李京社谢翠红唐海燕张露王振祥
- 关键词:钢包精炼物理模拟混匀时间
- 连铸中间包内部结构优化的数理模拟及冶金效果被引量:28
- 2009年
- 通过中间包水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对4流中间包两种控流装置下包内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原中间包内由于形成了短路流使得钢液在中部水口的停留时间短,与边部水口的停留时间相差大.改进型中间包能均匀钢液在不同水口的停留时间,减小中间包的死区比例,提高夹杂物的去除率.工业实验表明与原中间包相比,使用改进型中间包铸坯中的大型夹杂物含量和显微夹杂物数量分别降低44.9%和2.7%.
- 唐海燕于满李京社包燕平蒋静吉传波李涛
- 关键词:中间包水模拟数值模拟
- 不同钢包吹氩工艺对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
- 2007年
- 通过对新钢改进钢包吹氩工艺后的钢样电解分析发现,改进后的钢包吹氩工艺对大型夹杂物平均去除率达到了34.3%,特别是对于直径大于300μm的大型夹杂物去除率达到100%.利用扫描电镜对所取金相试样进行了夹杂物分析,确定了钢液中夹杂物的类型主要有:硅酸盐和硫化锰.利用金相显微镜对金相样中的显微夹杂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改进吹氩方案下各个粒径范围的显微夹杂物都有一定减少,由此表明改进吹氩方案对显微夹杂物的去除有显著效果.吹氩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决定钢液中的大型夹杂物和显微夹杂物的去除率.
- 王剑斌李京社唐海燕朱经涛汪春雷赖朝斌
- 关键词:钢包吹氩大型夹杂物扫描电镜
- 一种快速均匀钢液的底吹氩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均匀钢液的底吹氩方法,属于炉外精炼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双孔一强一弱底吹氩的方式,当钢包中加入合金后,钢包底部吹气,其中一孔弱吹、一孔强吹,弱吹气流量为100-150L/min,强吹气流量为500-700...
- 郭晓晨唐海燕李京社张江山
- 热轧板带材表面翘皮缺陷成因与控制研究现状
- 2024年
- 热轧板带表面翘皮一直是困扰高品质钢带材生产的常见缺陷。钢材表面翘皮缺陷的产生原因可能贯穿于钢铁生产冶炼、连铸、热轧和冷轧全过程,翘皮缺陷种类多、影响因素复杂。依据其形貌和组织特征,可将常见翘皮缺陷的诱因分为5类,分别是皮下夹杂、表面裂纹、皮下气泡、氧化皮压入以及中间坯折边。加强生产设备与工序界面管理,尤其是从源头上提高连铸工艺水平,改善铸坯表面质量,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翘皮缺陷的发生几率。
- 朱宏宇王振东唐海燕刘振起李洪鹏邓艳通张家泉
- 关键词:连铸板坯
- GCr15轴承钢冶金生产中非金属夹杂物特性和演变规律
- 2025年
- 为进一步降低和控制某钢厂由BOF→LF→VD→CC工艺流程生产的GCr15轴承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提高产品质量,首先通过全流程系统取样、夹杂物自动分析扫描以及热力学计算等方法对该工艺生产的轴承钢中夹杂物的特性和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F化渣时夹杂物主要为MgO-Al_(2)O_(3)和Al_(2)O_(3),LF出站时演变为CaO-MgO-Al_(2)O_(3)和CaO-Al_(2)O_(3),尺寸主要分布在1~5μm;VD软吹后夹杂物主要类型不变,但数密度由LF出站时的16.53个/mm^(2)降低至14.02个/mm^(2),夹杂物去除率约15.2%;中间包中夹杂物数密度又上升至16.39个/mm^(2),夹杂物类型仍主要为CaO-MgO-Al_(2)O_(3)和CaO-Al_(2)O_(3),其中1~2μm和>2~5μm占比分别为62.8%和35.6%。铸坯中CaS复合型夹杂物明显增多。热力学计算解释了以上夹杂物的产生原因,表明,当w[Al]s为0.02%时,MgO-Al_(2)O_(3)稳定存在对应的Mg含量变化区间较大,为0.0003%~0.01%,因而,GCr15轴承钢生产过程中容易生成MgO-Al_(2)O_(3)或CaO-MgO-Al_(2)O_(3)类夹杂物。LF出站、VD软吹后、中间包钢液的(T.Ca)/(T.O)分别为0.39、1.0、0.62,位于生成五类钙铝酸盐的理论钙氧比范围(0.13~1.25),因此,检测到大量的钙铝酸盐夹杂物。钢液冷却过程中夹杂物发生了转变,液态钙铝酸盐夹杂消失,而MgO·Al_(2)O_(3)和CaS夹杂明显增多。
- 李伟涛武法普于光富王华军王凯民贾星宇唐海燕
- 关键词:GCR15轴承钢非金属夹杂物热力学凝固
- 一种通道式加热及减速中间包装置及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道式加热及减速中间包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连铸中间包感应加热技术领域,包括:注流室,所述注流室接收所述钢液,所述注流室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输送口;分配室,所述分配室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浇注出口以及与所述输送...
- 王璞张家泉陈希青唐海燕雷琳琳姜雪媛
- 镍基耐蚀合金高温加工特性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采用Thermomacmaster-Z热模拟试验机和TEM研究了G3、G3-Z和825镍基耐蚀合金1030℃~1350℃、应变量(ε)0~0.8、变形速率5s-1、25s-1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温度对合金变形抗力和断面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变形抗力及其最大值降低,断面收缩率先上升后下降。825合金的高温变形抗力低于G3及G3-Z合金,而热塑性优于G3及G3-Z合金;锻态G3合金高温变形抗力大于铸态G3-Z合金,而高温热塑性优于G3-Z。G3、G3-Z、825合金的热加工最高温度分别为1240℃、1220℃和1240℃。
- 于满刘明忠李京社王黎辉唐海燕包耀宗
- 关键词:镍基耐蚀合金变形抗力热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