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腾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翼型涡发生器对半圆形螺旋通道的换热强化机理被引量:8
- 2016年
- 为考察不同形状和布置方式的翼型涡发生器强化半圆形截面螺旋通道的换热特性,对单一以及安装了jxjs、jxjk、sjjs和sjjk 4种涡发生器的螺旋通道内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涡发生器前后180°范围内的换热壁面平均Nusselt数与单一通道的相应值之比的平均值在1.044-1.074之间,流动阻力系数f/f0在1.105-1.188之间。对传热效果而言,矩形翼优于三角形翼,对翼渐缩布置优于渐扩布置。涡发生器产生的纵向脱落涡旋改变了原有的二次流场结构,改善了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协同性,强化了传热。安装jxjs和sjjs型涡发生器的复合二次流场分别为4涡和2个大涡结构,Re=8000时两者在通道内强化换热作用范围分别可达10.47和12.56倍翼高的距离。
- 李雅侠张腾张春梅张丽吴剑华
- 关键词:传热数值模拟场协同
- 高低双螺旋片强化套管换热器壳侧换热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低双螺旋片对套管换热器壳侧的强化换热效果。以仅带有高螺旋片的换热器结构为基础,研究了曲率ε分别为0.44、0.321和0.131时,Reynolds数在4000~20000范围内,低、高螺旋片高度之比l/W对壳侧换热平均Nusselt数Num和流动阻力系数f的影响,考察了等泵功条件下换热器的综合传热性能。对ε=0.44的换热器研究结果表明:当l/W〉1/2时双螺旋片强化传热效果显著,且研究工况中l/W=3/4时最优,此时与单一高螺旋片相比,Num值平均提高了10.8%;研究范围内,综合强化传热因子PEC数在1.044~1.204。对不同曲率换热器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l/W值下,PEC数随着曲率ε值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双螺旋片结构更适合强化曲率较大的套管换热器壳侧换热。
- 李雅侠张腾张春梅张丽吴剑华
- 关键词:强化传热套管换热器数值模拟
- 圆孔状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 2015年
- 传统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体横向冲刷换热管时存在振动大、压力损失大和易结垢的缺点,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研究在弓形折流板的基础上有规律的开圆孔,并对其运用CFD软件Fluent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其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得出:折流板上开圆孔后,壳程流体流速更加均匀,有效地消除了流动"死区",换热器平均压力损失降低了46.7%-150%,平均努赛尔数提高了2.7%-10.2%,速度矢量与温度梯度的夹角变小,协同性更好。
- 娄岩张腾韩冬雪
- 关键词:换热器射流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