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
-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评价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肺癌同步放化疗期间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49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预防组79例,包括初级预防组(全程同步放化疗中预防使用PEG-rhG-CSF)48例,次级预防组(出现粒细胞减少后的化疗周期中预防使用PEG-rhG-CSF)31例;未预防组70例。对比预防组和未预防组之间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同步放化疗完成率、放化疗剂量减量和治疗时间延迟发生率。结果:全组患者在放化疗中出现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32.2%(48/149)。其中,初级预防组的发生率为6.3%(3/48),次级预防组的发生率为9.7%(3/31),未预防组的发生率为35.7%(25/70)。预防组(初级预防+次级预防)与未预防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1,P<0.001)。全组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率为3.4%(5/149),未在初级预防组出现。同步放化疗足量完成率在预防组为96.2%(76/79),明显高于未预防组的82.9%(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P=0.007)。预防组放化疗剂量减量和治疗时间延迟发生率为19.0%(15/79),未预防组为40.0%(2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P=0.005)。结论:PEG-rhG-CSF的预防使用可以有效降低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更好地保证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按计划完成。
- 董昕余荣邓玮赵雨婷姜蕾蕾杨丹于会明石安辉王维虎
- 关键词:肺癌同步放化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19年
-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为放疗联合化疗,但其生存仍不令人满意。随着调强放疗技术的发展,同步推量(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技术成为局部晚期NSCLC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拟探讨局部晚期NSCLC采用SIB调强放疗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5年6月-2018年12月采用SIB技术进行放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疗效、生存及治疗相关毒性。结果研究纳入9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4.23个月,3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53.0%、37.0%、50.5%和50.5%。3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5.4%,≥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2%。结论局部晚期NSCLC采用SIB调强放疗技术安全有效。
- 尤静杨丹李东明姜蕾蕾余荣于会明徐博王维虎石安辉
- 关键词:肺肿瘤有效性
- 中国本土舒缓医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被引量:44
- 2016年
- 舒缓医学,既往称为姑息治疗,是一种针对终末期患者的缓解性和支持性医疗照护。随着老年人口的激增,各种原因所致接近生命终点的患者数量的快速增长,中国本土的舒缓医学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死亡质量非常低,死亡质量指数排名仅位列80个国家中的第71位,舒缓医学水平亟待发展。由于没有相关国家政策的出台,舒缓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在诸多方面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服务团队、培训体制及学科建设、社会认知等。资金支持和完善政策是我国本土舒缓医学事业长足发展的关键。
- 桂欣钰杨晶杨丹施焘尹翮翔宁晓红
- 关键词:姑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