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 作品数:17 被引量:199 H指数:9 供职机构: 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贵州省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理学 更多>>
酱香型白酒封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以传统封窖工艺为对照组,竹席隔离封窖工艺为实验组,通过感官品评、气相色谱分析等方法,对比实验组及对照组生产的窖面基酒产量及质量差异。结果表明,实验组窖面三、四轮次基酒比对照组产量分别提升66.38 kg/窖、19.39 kg/窖,合格率分别提升43.41%、14.28%。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窖面三轮次基酒总酯提升22.76%,丁酸乙酯提升16.56%,四轮次基酒总酯提升11.57%,乳酸乙酯提升22.56%。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三轮次醇甜基酒总酯提升44.20%,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分别提升12.42%、105.37%、48.72%;四轮次醇甜基酒总酯提升16.84%,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分别提升17.45%、23.92%。对基酒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可以明确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三、四轮次窖面基酒及醇甜基酒。 冯海燕 卢君 王凡 王凡 陈文思 陈婷 李长文关键词:酱香型白酒 酒醅 竹席 风味成分 双水相-GC-MS/MS测定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挥发性酚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建立了双水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测定酱香型白酒中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简单、高效,可快速定量分析酱香型白酒中的7种酚类化合物。对市售不同品牌系列酱香型白酒及GT提供的一至七轮次酱香型白酒基酒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布规律进行探索,结果表明,7种酚类化合物的分离效果良好,线性范围为0.0200~10.0000μg/m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精密度在1.17%~7.64%,回收率为90.74%~120.16%,检出限为0.0011~0.0041μg/mL,定量限为0.0037~0.0137μg/mL。系列酱香型白酒中除JT4、JT5、LT4、LT5未全部检出外,其余样品均检测出7种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的浓度范围是0.0000~0.9268μg/mL。其中4-乙基苯酚(4-Ethylphenol,4-EP)和4-乙基愈创木酚(4-Ethylguaiacol,4-EG)总量的浓度范围是0.0072~0.1275μg/mL,含量最高的是MT3。所选酱香型白酒中4-EP和4-EG总量均小于400μg/L,不会对酒体造成影响。在系列酒中,酚类化合物平均含量GT系列最高(0.6354μg/mL),其次是MT系列(0.5561μg/mL),最低的是LT系列(0.2175μg/mL)。在轮次基酒中,一轮次基酒的酚类化合物总量最高,为0.0373μg/mL,最低的是三轮次,为0.2101μg/mL。同时一轮次中的愈创木酚(Guaiacol,Gua)、4-甲基愈创木酚(4-Methylguaiacol,4-MG)、苯酚(Phenol,Phe)、4-EG、4-乙烯基愈创木酚(4-Vinylguaiacol,4-VG)等物质的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轮次基酒,四轮、五轮、六轮次酚类物质的总质量浓度较为接近。 毕荣宇 卢君 唐平 山其木格 王丽 王凡 王凡关键词:双水相萃取 酱香型白酒 一种评价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高粱蒸煮程度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2021年 为了建立一种评价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高粱蒸煮程度的技术,将传统的依靠经验的评价方式转变为依靠数据的方式。该文基于酶解法的原理建立了一种评价高粱蒸煮程度的糊化度模型。探明了不同生产参数对高粱蒸煮糊化度指标的影响,发现粉碎度、润粮温度、粮醅酸度、蒸煮压力和高粱硬度与糊化度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粮醅返生时间与糊化度指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建立了实际生产过程中高粱蒸煮程度评价标准,即“七分熟”对应的糊化度指标数据为10%~16%、“八分熟”对应的糊化度指标数据为25%~32%,有助于科学的评价酱香型白酒下沙、糙沙生产过程粮食蒸煮程度。 卢君 唐平 山其木格 王凡 王凡 毕荣宇 梁青松 冯海燕 孟天毅 李长文关键词:酱香型白酒 糊化度 工艺参数 不同调味酒对酱香型白酒感官特征的作用 被引量:9 2021年 采用感官品评并结合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检测方法及多种统计学方法,对酱香型白酒勾调中常用的3类调味酒(窖面酒、窖底酒、老酒)的呈香呈味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调味酒添加效果与添加量正相关;添加3%窖面酒、6%老酒均可增强酱香、曲香、陈香、细腻感、干净度,均减弱辛辣感。添加窖底酒则会增强干净度、辛辣感,减弱酱香、曲香、陈香、糊香、醇厚度。可见窖面酒、老酒对感官的影响不仅与窖底酒有明显差异而且呈相反的趋势。对49种风味物质定量分析发现,添加不同调味酒后部分风味物质含量变化出现“反常”现象,但仍具有一定规律性;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发现,正丁醇、苯乙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2-甲基丙醛与酱香、曲香、陈香、糊香、细腻感、醇厚度呈不同程度正相关,与辛辣感、干净度负相关,戊酸、己酸、己酸乙酯与辛辣感、干净度不同程度正相关,与其他口感负相关。这7种物质与各口感均具有相关性,猜测不同调味酒添加后口感差异的形成除与物质种类有关外,还与相关物质量比有关。该研究为酱香型调味酒相关研究积累了经验、开拓了思路,可为勾调过程提供理论支撑。 王丽 王凡 王凡 山其木格 毕荣宇 李长文 卢君关键词:酱香型白酒 调味酒 感官特征 微生物分析技术及其在酱香型白酒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2021年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各种微生物分析技术逐步应用于酱香型白酒酿酒微生物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酿酒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贡献。该文对近20年微生物分析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酱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提出了展望,旨在推动酱香白酒行业的技术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山其木格 唐平 王丽 王凡 王凡 李长文 卢君关键词:酱香型白酒 微生物 近红外光谱应用于高粱中总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8 2016年 酱香型白酒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发酵而成,高粱中的淀粉,尤其是支链淀粉的含量对于酱香型白酒的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其总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检测手段研究也应受到人们高度的重视。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因其准确性高、稳定性好以及快速无损检测等特点,在建立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同时定量分析模型方面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结果表明,总淀粉、直链淀粉以及支链淀粉的定量分析模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4 9、0.923 6和0.940 1,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27 1、0.088 5和1.264 6。可见,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定量分析方法可适用于高粱中总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同时定量分析。 邵春甫 李长文 王珊 王凡 尤伟 孙国娟 邹江鹏 周欣乐关键词: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GC-MS/MS法测定不同香型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7 2021年 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GC-MS/MS)建立了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检测方法,并对12种不同香型白酒中的18种PAEs塑化剂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8种PAEs的分离效果良好,检出限为0.001~0.428 mg/kg,定量限为0.003~1.426 mg/kg。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的线性范围为0.403~20.150μg/mL,其余17种PAEs的线性范围为0.020~1.106μg/mL,相关系数(R2)均>0.999,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0%,回收率为82.99%~115.25%;白酒样品检出塑化剂的种类主要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及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含量分别在0.18~1.53 mg/kg、0.27~1.36 mg/kg、0.18~1.86 mg/kg,其中兼香型白酒样品的DBP含量为1.36 mg/kg,超出国标规定限值。在凤香型白酒样品和馥郁香型白酒样品中检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含量分别为0.53 mg/kg、0.45 mg/kg,在药香型白酒样品中检出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含量为1.42 mg/kg,其余均未检出。 毕荣宇 卢君 唐平 山其木格 王丽 王凡 王凡关键词:白酒 邻苯二甲酸酯 应用ICP-MS检测酱香型白酒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12 2015年 探讨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酱香型白酒中铜、铅、镉、砷、汞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可行性,考查了该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以期将该法应用于白酒企业的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中。以贵州国台酒业有限公司提供的酱香型白酒为样本,采用ICP-MS法对酒中铜、铅、镉、砷、汞5种重金属进行定量分析。白酒样品经水浴旋蒸后,以铍、钴、铟、铀、锗、铋为混合内标,测定标准工作曲线。后进行精密度试验与回收率试验,并确定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结果表明,该方法RSD不超过3%,回收率在80%~103%之间,各元素最低检出限为铜0.03μg/L,铅0.01μg/L,砷0.04μg/L,镉0.02μg/L,汞0.01μg/L。该方法可同时测定白酒中5种微量金属元素,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分析要求,且具有准确、快速、简便的特点,可用于白酒产品的质量控制与分析,作为白酒企业的质量监控方法。 邵春甫 王凡 李长文 尤伟 孙国娟 孟天毅 邹江鹏 周欣乐关键词:重金属 分析化学 白酒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白酒中3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含量 被引量:3 2022年 以乙酸正戊酯为内标物,建立了白酒中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的气相色谱-内标法检测方法,并对市售不同香型白酒、不同品牌酱香型白酒中3种高级脂肪酸乙酯的含量分布规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3种高级脂肪酸乙酯的分离效果良好,线性范围为0.300 0~0.400 0 mg/mL,相关系数(R^(2))均>0.999,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5%,加标回收率为94.01%~116.97%,检出限为0.003 2~0.003 5 mg/mL,定量限为0.010 9~0.011 7 mg/mL。11种不同香型白酒样品的3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含量在0~0.062 2 mg/mL之间,其中,酱香型白酒含量最高(0.062 2 mg/mL);35种不同品牌酱香型白酒中3种高级脂肪酸乙酯总含量在0.003 5~0.075 8 mg/mL之间。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能对白酒中3种高级脂肪酸乙酯进行有效的分析,可用于酒类企业日常白酒分析检测。 毕荣宇 乔敏莎 卢君 唐平 山其木格 王丽 王凡 王凡关键词:气相色谱 内标法 白酒 高级脂肪酸乙酯 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特定品牌酱香型白酒品质独特性与批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为建立一种特定品牌酱香型白酒品质独特性及批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评价系统”,构建特定品牌酱香型白酒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与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层次聚类、主成分分析)实现对特定品牌酱香型白酒品质独特性与批次稳定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以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9作为特定品牌酱香型白酒品质独特性及批次稳定性的评价标准,可将特定品牌酱香型白酒与其他不同品牌酱香型白酒有效区分;化学模式识别均显示特定品牌酱香型白酒与其他不同品牌酱香型白酒明显分类;可见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有效评价特定品牌酱香型白酒的批次稳定性及品质独特性。主成分分析发现特定品牌酱香型白酒与其他品牌酱香型白酒差异物质为17种,包括己酸、己酸乙酯、正己醇、乙酸、苯乙酸乙酯、2-羟基丙酸乙酯、十六烷酸乙酯、丁酸、3-甲基丁醇、2-甲基丙醇、乙酸正丙酯、正丙醇、2-丁醇,2-甲基丙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丙酸乙酯、正丁醇,是特定品牌酱香型白酒品质独特性的内在体现。本研究为特定品牌酱香型白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王丽 卢君 唐平 山其木格 毕荣宇 王凡 王凡 李长文关键词:酱香型白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