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慧敏

作品数:4 被引量:69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影响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合并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性别
  • 1篇血分
  • 1篇血糖
  • 1篇血症
  • 1篇亚临床
  • 1篇亚临床甲状腺
  • 1篇亚临床甲状腺...
  • 1篇亚临床甲状腺...
  • 1篇预后
  • 1篇射血分数
  • 1篇酸血症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慧敏
  • 2篇姚威
  • 2篇艾辉
  • 2篇聂绍平
  • 2篇王喜福
  • 2篇王春梅
  • 2篇王娱
  • 2篇张倩
  • 1篇宋荟芬
  • 1篇师树田
  • 1篇高海
  • 1篇魏路佳
  • 1篇李艳芳
  • 1篇田雪
  • 1篇郭畅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糖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单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ACS合并糖尿病(DM)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筛选2012年1—8月在我院急诊综合病房住院的ACS患者116例,分为ACS组(62例)和ACS+DM组(54例),入院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晚,以入院时测定的血清空腹血糖(FB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基线值,3个月后在我院门诊复查FBG和HbA1c,并与入院时的基线值进行比较。结果口服阿托伐他汀3个月后,ACS患者FBG水平由(5.5±0.4)mmol/L升至(5.6±0.6)mmol/L,HbA1c由(5.6±0.4)%降至(5.7±0.5)%,ACS+DM患者的FBG水平由(7.0±2.1)mmol/L降至(6.8±1.4)mmol/L,HbA1c由(7.4±1.4)%降至(7.3±1.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轻微升高单纯ACS患者的血糖水平,而对于ACS+DM患者,阿托伐他汀可以轻微降低其血糖水平,其效果有待继续研究。
张慧敏刘彦玲艾辉李艳芳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空腹血糖
左西孟旦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3
2018年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住院的老年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46例,其中接受抗血小板、抗凝、利尿、扩血管、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21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127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24 h的生命体征变化、治疗1周的药物安全性和心功能以及治疗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24 h,观察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心率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84±8)次/min比(92±9)次/min,(21±3)次/min比(24±4)次/min](均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肌酐低于对照组[(81±16)μmol/L比(94±17)μmol/L](P<0.05)。治疗1周后,2组患者的B型利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指数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治疗1周内观察组的心力衰竭加重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老年AMI合并心力衰竭可降低短期病死率,且用药安全有效。
张倩郭杨魏路佳姚威王喜福张慧敏宋荟芬田雪王娱师树田王春梅聂绍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左西孟旦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射血分数降低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射血分数降低型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住院的射血分数降低型AHF患者1573例。根据入院时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将患者分为SCH组(105例)和无SCH组(1468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30 d再住院率、1年全因死亡率以及2年全因死亡率,分析患者随访2年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SCH组入院时收缩压及B型脑钠肽(BNP)水平高于无SCH组[(133±28)mmHg(1 mmHg=0.133 kPa)比(130±26)mmHg、1982(1195,2644)ng/L比1731(1061,2565)ng/L],住院时间长于无SCH组[(8.6±3.3)d比(7.4±2.8)d](均P<0.05)。SCH组患者30 d再住院率和1年全因死亡率以及2年全因死亡率均高于无SCH组患者[41.9%(44/105)比28.3%(416/1468)、37.1%(39/105)比26.2%(385/1468)、52.4%(55/105)比41.5%(609/14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SCH是射血分数降低型AHF患者随访2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1.53,95%置信区间:1.08~2.21,P=0.018),同时年龄(风险比=2.64,95%置信区间:1.67~4.15,P<0.001)、入院BNP水平(风险比=1.83,95%置信区间:1.17~2.76,P=0.002)也是患者随访2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CH是射血分数降低型AHF患者随访2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倩王春梅张慧敏王喜福高海郭畅姚威聂绍平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预后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患者性别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患者性别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3-9月于安贞医院急诊综合病房住院患者75例.将40例冠心病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冠心病组和女性冠心病组,各20例;同期入组的对照组为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的疑似冠心病患者,男20例,女15例,回顾性收集入选受试者的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肌酐、血脂的情况.结果 男、女冠心病组的平均血尿酸水平未达到高尿酸血症的标准[(351±67)μmol/L、(310 ±74) μmol/L],男性冠心病组尿酸水平高于女性冠心病组(P<0.05).男性冠心病组尿酸水平与男性对照组[(327±82)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冠心病组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对照组[(216 ±52)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冠心病组的HDL-C[(1.09±0.19) mmol/L]低于女性对照组[(1.27±0.23) mmol/L](P<0.05),而TG[(1.6±0.6)mmol/L]高于女性对照组[(1.1 ±0.4)mmol/L](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一个危险因素.
张慧敏艾辉王娱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冠心病性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