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森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割秧对黄芩生长以及药材、茎叶的产量和质量影响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通过测量不同割秧茬数处理下黄芩的生长指标,并采用紫外和HPLC测定药材中总黄酮、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和茎叶中总黄酮、野黄芩苷、黄芩苷、芹菜素、木犀草素的含量。该文发现在保证不过度影响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前提下,进行两茬割秧处理后,不仅黄芩药材和茎叶的产量增加,分别可达193.60,63.21 kg/亩,其所含活性成分含量也具有一定的提高。其中,黄芩药材中所含总黄酮,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的质量分数分别可达18.52%,15.13%,4.03%,1.04%,0.30%,0.12%。在两茬处理下的黄芩茎叶中并未检测到木犀草素,但其他活性成分如总黄酮、野黄芩苷、黄芩苷、芹菜素的质量分数分别已经达到7.00%,0.96%,0.35%,0.04%。故为获取优质黄芩药材和高产药材及茶原料,从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和推动药茶两用黄芩一体化发展出发,定期割秧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栽培采收技术被广泛推广。
- 刘容秀李永杰李琳缪晓素王学森张丹魏胜利
- 关键词:黄芩黄芩茎叶药材质量
- 中药饮片质量全产业链监管发展路径的初步思考
- 中药饮片生产是现代中药发展的关键环节,饮片质量直接关系着中医的临床疗效与中成药等二级产品的质量。当前,我国药材生产中普遍存在基源品种混乱、农残含量高、初加工方法不当、炮制不合理等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现象及问题,严重阻碍了中...
- 李丝雨翟华强戴莹张囡李宁宁刘国秀秦子楠古敏王学森
- 文献传递
- 基于“认—制—配—用”学术思想的金世元薄荷调剂技术被引量:3
- 2020年
- 以薄荷为例总结金世元教授基于"认-制-配-用"学术思想的调剂关键技术。以历代本草文献及医家对薄荷性状、基原、产地、品质、炮制及临床应用的记载和论述为基础,提出基于金世元"认-制-配-用"中药调剂学术思想的薄荷调剂技术,包括"认"——薄荷的性状及道地品质鉴别技术,"制"——薄荷的炮制加工技术,"配"——薄荷的临床调剂技术,"用"——薄荷的合理用药技术,即涵盖道地属性及性状鉴别、临床炮制、临床调剂、含薄荷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四大核心要点,以促进薄荷的临床合理使用。
- 李丝雨刘国秀李宁宁古敏秦子楠王学森张囡翟华强金世元(指导)
- 关键词:薄荷合理用药名医经验
- 无硫白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制与优化
- 白术为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气淸香,昧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1],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材,《神农本草经...
- 李宁宁翟华强李丝雨刘国秀古敏秦子楠王学森张囡
- 文献传递
- 黄芩生长特性和药材产量的地理变异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黄芩生长特性和药材产量的地理变异格局,探讨地理变异格局形成的生态学机制,为黄芩的优质高产栽培生产实践中的良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于采挖前测量株高、株幅、节间长度、一级分枝数和地径,在采挖黄芩药材后测量根长、芦头直径、距芦头10 cm处直径、总侧根数(个)、和根鲜重(g),并用烘干法测其根干重。结果:(1)纬度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根鲜重呈显著负相关,地径与海拔因子呈极显著负相关;(2)年平均气温、年平均地面气温均与芦头直径、距芦头10 cm处直径、根鲜重呈显著正相关,年蒸发量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均与黄芩根距芦头10cm处直径呈显著负相关;(3)株幅、一级分枝数、地径3项指标与黄芩药材的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根长、芦头直径、距芦头10 cm处直径、根鲜重与黄芩药材的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黄芩的生长特性和药材产量存在极为显著的地理变异,种源产地的气温因子是黄芩生长特性和药材产量地理变异的主导因子。
- 李永杰刘容秀丁一明王学森缪晓素商彤李小丽徐亮张学文魏胜利
- 关键词:黄芩地理变异种源选择
- 不同种源黄芩(子代)药用成分含量的地理变异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为了研究不同种源黄芩(子代)药用成分含量的遗传差异,该研究通过随机区组设计布置黄芩种源试验,于生长3年后采挖药材,经统一干燥处理后,采用HPLC测定黄芩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种源黄芩(子代)中所含黄芩苷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黄芩素的变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2)聚类分析显示:以距离5.0为划分标准,河北承德地区种源可以划分为2个独立的种群,而其他2个种群地域跨度较大,说明黄芩的药用成分存在较为显著的地理变异。该研究为优质黄芩栽培的种源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
- 李永杰刘容秀田文仓王学森侯志艳孟磊宋国虎张学文魏胜利
- 关键词:黄芩地理变异种源选择黄芩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