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硕仁

作品数:21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领域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破冰船
  • 5篇船载
  • 3篇电弧烧伤
  • 3篇电源
  • 3篇电源插座
  • 3篇烧伤
  • 3篇实验室
  • 3篇开关
  • 3篇开关箱
  • 3篇科考
  • 3篇激光
  • 3篇激光传感器
  • 3篇光传感器
  • 3篇感器
  • 3篇冰区
  • 3篇采气
  • 3篇插拔
  • 3篇插座
  • 3篇传感
  • 3篇传感器

机构

  • 21篇中国极地研究...
  • 3篇太仓市金时利...
  • 3篇大连陆海科技...
  • 2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船舶及海...
  • 1篇上海怡颖金属...

作者

  • 21篇王硕仁
  • 5篇何剑锋
  • 3篇罗光富
  • 2篇张洁
  • 2篇陆志波
  • 2篇王娟
  • 1篇刘志兵
  • 1篇李慧蓉

传媒

  • 6篇极地研究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四川环境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舰船研究
  • 1篇海洋技术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0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雪龙2”号科考作业协同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被引量:5
2021年
"科考作业协同管理平台"以国家极地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为对象,按照科考破冰船的航行与科考作业要求,针对"科考协同作业"问题进行协同创新与应用研究,切实提高我国极地科考能力水平。通过分析科考航次计划执行与管理活动,提炼核心管理要素和业务流程,在充分调查与梳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业务化调查"历史文件的基础上,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1],总结和分析极地科考业务,提出解决科考业务核心需求"协同作业"的业务架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平台的技术架构,最终为实现极地科考破冰船科考任务的全过程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王硕仁陈清满于化冰张永正宋栋芳
一种适用于极地冰区表层声速获取的观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表层声速的观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适用于极地冰区表层声速获取的观测装置,其包括:动力件;抽液泵,与动力件传动连接,抽液泵包括泵体和位于泵体的进口处的过滤件,泵体内限定出泵腔;声速仪,设于泵腔内以检测泵腔内的液体的...
王硕仁何剑锋袁东方陈清满沈悦
“雪龙2”号冰区表层海水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21年
表层海水采集系统是现代科学考察船装备的基础科考设备,通过连续水样采集,可以为走航观测设备、实验室以及培养容器连续提供表层海水,并获取表层海水pCO2、温度、盐度、叶绿素、营养盐等基础数据。南、北极科考要求表层海水采集系统在南北极浮冰区以及南大洋区域提供实时、高保真以及连续的表层海水。由于极地考察海域的特殊性,表层海水采集系统常会遇到问题,如:在浮冰区经常被碎冰堵塞吸口导致无法正常供应表层海水、海洋生物在管道内附着导致管道污染、海水在输送过程中升温导致无法保持其原位状态、管道生锈污染海水等。为解决上述问题,“雪龙2”号在“雪龙”号的基础上,对防冰堵、海水高保真、实时性、防海生物污染等几个关键技术点进行重点设计,成功建成了一套可在冰区连续运行作业的表层海水采集系统,经过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一个航次实践,大概率降低冰堵情况的发生,获取了大量珍贵的科考数据。
袁东方王硕仁陈清满刘志兵廖周鑫夏寅月
关键词:破冰船
一种船载式智能化多通道的大气采样系统、其使用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载式智能化多通道的大气采样系统、其使用方法及应用,所述的大气采样系统包括采集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的采集单元包括抽气装置以及至少两组采样模块,所述的采样模块分别独立接入所述的抽气装置,所述的采样模块沿大气...
王硕仁袁东方陈清满蔡明红周星
文献传递
多波束表层声速装置极地环境下应用案例分析
2021年
表层声速装置为多波束测量系统提供表层声速数据,其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相关地形测量数据的精度。“雪龙”号搭载了国内首套破冰型多波束测量系统,在最初设计时表层声速装置采用竖井式结构,声速计安装在竖井底部,在极地冰区应用时由于船舶破冰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碎冰进入井道内,竖井内会发生冰堵,并导致表层声速数据出现误差,严重影响表层声速数据的获取。为了解决竖井式结构存在的问题,后续对“雪龙”号表层声速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泵式结构,将多波束换能器平面海水抽入到泵腔内,过滤掉海水内的碎冰,新的表层声速获取装置经过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的现场使用,有效解决了表层声速井道冰堵及声速数据误差的现象。
袁东方王硕仁朱兵陈清满
关键词:竖井
一种水气同步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气同步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进水口处设置有平衡膜组件,壳体内部设置有激光传感器,所述的平衡膜组件和激光传感器循环连接用于对待测水体进行气液分离并检测气体中各气...
何剑锋陈清满袁东方王硕仁蓝木盛罗光富
一种电源开关箱连锁保护装置
本发明属于电源开关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源开关箱连锁保护装置,其包括拉杆、摆轮和止动件,拉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电源开关箱的箱盖,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摆轮的第一位置,摆轮转动设置于电源开关箱的箱体,且与电源插座位于箱体的同一侧...
王硕仁 袁东方 丁筠 刘锦平 仇正贤
文献传递
新型船载智能大气采样装置的设计和实现被引量:1
2021年
大气采样器是研究大气污染物的基础样品采集设备,通过采集大气颗粒物研究空气中各种颗粒状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但是目前大气采样器以自研和对陆用设备升级改造为主,由于船舶环境条件的特殊性,这些设备在船上应用存在一定的风险。根据中国极地多年考察大气采样器的使用情况,“雪龙2”号自主设计了一种新型船用双通道大流量采样设备。该设备不仅可以进行一般气体颗粒物采集,还可以兼容大体积固相萃取柱采集,成功应用于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及第11次北极考察。
袁东方王硕仁陈清满夏寅月
关键词:大气采样双通道
南大洋扇区夏季表层海水叶绿素a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研究利用第30次(2013~2014年)南极科学考察所获得的南大洋表层海水叶绿素a、温度以及盐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某些特殊海域如大陆架、岛屿附近海域,或当某一海域存在一些特殊的变化,如海冰融化,海洋锋,底部上升流时,会为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进而能够引发浮游植物叶绿素爆发。而在南大洋的5大海域中,罗斯海的叶绿素水平最高,其平均浓度能够达到1.735 mg/m^3。通过一些数据分析我们也发现在南半球夏季,对于浮游植物生长来说,温度水平和光照水平都是很充足的,而限制因素主要是营养物质的缺乏。而高纬度海区浮游植物生长速率对全球气候变暖非常敏感,因此对于浮游植物叶绿素爆发的原因探究也对全球碳循环以及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资源。
廖静思陆志波王娟李慧蓉张洁王硕仁
关键词:南大洋叶绿素A全球变暖
船载可移动实验室的设计与应用探索
2022年
中国极地科考破冰船科考设备多,又兼顾物资运输功能,导致实验室空间和功能受到压缩,现有固定实验室已无法满足使用需求。为缓解矛盾提升极地科考船利用效率,以“雪龙2”号为例,结合中国多年极地考察经验,通过充分考虑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及极地科考破冰船运营特征,将可移动实验室引入其设计建造。“雪龙2”号配备的可移动实验室能满足极地科考分航段实施的需求,有效解决船载固定实验室空间有限而新需求不断涌现的问题,顺利通过中国第36、37次南极及第11次北极考察现场检验。其在“雪龙2”号上的成功应用,对后续执行多航段、长距离考察任务的大洋级和全球级海洋科考船的实验室建造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陈清满王硕仁袁东方于化冰陈晓东
关键词:破冰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