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第二代测序技术用于水稻和稻瘟菌互作早期转录组的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稻瘟菌为了实现对水稻的有效侵染,在侵染水稻时可能通过表达和转运一定数量的效应蛋白进入到水稻细胞,抑制和干扰水稻的先天免疫机制。文章利用Solexa第二代测序技术,通过开展水稻和稻瘟菌互作早期转录组的测定和分析,克隆和鉴定在互作早期表达的稻瘟菌效应蛋白基因。利用序列同源比对,我们从总计约12.5 M条序列标签中,分离和鉴定了338 942条来源于稻瘟菌的序列,并最终定位到779个稻瘟菌预测基因。其中108个基因很可能参与了水稻和稻瘟菌互作过程,42个基因为预测的分泌蛋白基因。通过RT-PCR分析,最终确认了42个预测分泌蛋白基因中有12个基因在侵染水稻早期有显著的表达,而其中有4个基因表现为侵染早期特异表达。文章尝试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实现稻瘟菌侵染早期特异表达基因,尤其是分泌蛋白基因的快速克隆和鉴定,为稻瘟菌效应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提供了较为有意义的探索。
- 李湘龙柏斌吴俊邓启云周波
- 关键词:分泌蛋白稻瘟菌
- OsDCL1基因沉默突变体诱导稻瘟病抗性的转录组分析
- 2016年
- 稻瘟病是严重危害水稻生长的真菌病害,每年给水稻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与野生型日本晴NPB相比,OsDCL1基因沉默突变体增强了水稻对稻瘟菌的广谱抗病性。为了解水稻OsDCL1-RNAi突变体的抗病机制,我们分析和比较了它和野生型日本晴NPB在稻瘟菌侵染前后转录组水平的变化。响应稻瘟菌侵染的7 12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中,NPB和OsDCL1-RNAi突变体分别有5 382和5 180个基因表达发生了变化,参与生物胁迫反应、信号通路、蛋白代谢和RNA调控4个通路的基因明显被富集。以野生型未受稻瘟菌侵染的基因表达为对照,在OsDCL1-RNAi突变体中共发现1 318个DEGs,且超过70%是上调的,其中很多基因参与了生物胁迫反应(26.9%)和信号通路(11%),上调表达基因中与生物胁迫反应相关的主要为PR基因和细胞壁相关基因。另外,还发现10个茉莉酸相关基因和11个水杨酸相关基因分别在OsDCL1-RNAi突变体中显著下调和上调表达。在OsDCL1-RNAi突变体中还发现WRKY和MYB等一些转录因子家族以及部分受体类激酶被诱导表达。用qRT-PCR方法验证部分差异表达的基因,其结果与DEGs基本一致。OsDCL1-RNAi突变体中转录组变化的分析,为深入了解该突变体抗瘟性增强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 张丹丹吴殿星周波
- 关键词:稻瘟菌转录组抗病机制生物胁迫
- 稻瘟病菌中侵染初期特异表达的转录因子筛选
- 2014年
- 稻瘟病是威胁水稻产量的重要病害,弄清楚稻瘟病菌与水稻的互作对于防控稻瘟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转录因子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因子,对于调控稻瘟病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寻找在稻瘟病菌侵染初期特异表达的转录因子,我们首先从稻瘟病菌数据库中找到486个假定的转录因子,然后通过RT-PCR方法筛选出30个在侵染时期特异表达的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根据结构域的不同可以分为10种类型。具体来讲,9个属于Zn2Cys6类转录因子,4个属于C2H2 zinc finger类转录因子,6个属于HMG类转录因子,携带Transcription factor jumonji和Nucleic acid-binding,OB-fold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分别含有3个,而携带Winged helix repressor DNA-binding结构域、ss DNA-binding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结构域、Homeodomain-like结构域、zinc finger MIZ-type结构域和zinc finger DHHC-type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分别含有1个。
- 孟秀利李亚周波鲁国东
- 关键词:稻瘟病菌转录因子
- 稻瘟病抗性分子育种研究综述被引量:15
- 2012年
- 对稻瘟病菌致病机理、抗性鉴定方法、抗源筛选、抗性基因定位和克隆及无毒基因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抗性基因的利用以及聚合育种进行了展望。
- 柏斌吴俊周波邓启云
-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聚合育种
- 稻瘟病菌无毒蛋白AvrPiz-t半胱氨酸残基的功能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z-t编码了一个包含108个氨基酸的未知功能的预测分泌蛋白,其与对应的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z-t介导了基因对基因的抗病反应。序列分析发现AvrPiz-t的预测成熟蛋白AvrPiz-t90含有4个半胱氨酸残基,推测它们可能参与了AvrPiz-t蛋白分子内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为了检测这4个半胱氨酸对AvrPiz-t功能的影响,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4个半胱氨酸残基分别进行了位点突变并构建了相应的稻瘟病菌互补载体。功能互补分析发现,上述4个突变体都丧失了AvrPiz-t无毒基因的功能。由此推断,半胱氨酸对AvrPiz-t蛋白功能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 李萍董波周恒周波
- 关键词: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