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为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个家蚕微孢子虫新基因的序列分析及蛋白质在酿酒酵母细胞中的定位被引量:1
- 2013年
- 微孢子虫具有基因组进化速度慢,但基因进化速度快的特征,不同微孢子虫间存在较多的共线性区域。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在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CQ1株中发现一个编号为NBO32g0035的功能未知新基因,而在兔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cuniculi)和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均无该基因的存在。该基因编码521个氨基酸,其中有131个酸性氨基酸和76个碱性氨基酸,赖氨酸含量最高,半胱氨酸有6个,SignalP3.0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信号肽。采用RT-PCR方法在被N.bombycis CQ1株感染1~10 d的家蚕中肠组织中能检测到该基因转录活性,并且仅能在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中获得其克隆序列。对该基因的克隆测序表明其核苷酸序列具有多态性。通过转染单细胞模式生物——酿酒酵母检测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不具有明显的亚细胞定位特征,主要分布在酿酒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家蚕微孢子虫新基因具有在感染初期表达、核苷酸多态性的特点,其编码蛋白质定位于酿酒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
- 罗洁邓远洪黄为李田杨琼殷梅潘国庆李春峰周泽扬
-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基因转录细胞定位
- 家蚕防御素基因的序列特征与表达模式分析及原核表达试验被引量:2
- 2012年
- 家蚕防御素(defensin)是家蚕抗菌肽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为家蚕先天性免疫的重要效应因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家蚕防御素基因BmdefA、BmdefB的序列中各有2个外显子,2个基因分别定位于家蚕第4号和第13号染色体上;等电点预测BmdefA带有负电荷,属于罕见的阴离子型抗菌肽,而BmdefB带有正电荷,属于常见的阳离子型抗菌肽;预测2个基因编码的成熟肽分子质量均在4 kD左右。用RT-PCR方法检测BmdefA在家蚕整个发育过程中有表达,且在检测的幼虫和成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BmdefB从幼虫5龄第3天到成虫期表达,雄性表达量高于雌性,且在5龄第3天幼虫的生殖腺、脂肪体和血细胞中高水平表达。家蚕防御素BmdefA、BmdefB具有不同的分子特性和表达特征,暗示它们在家蚕先天免疫过程中可能行使不同的功能,甚至可能具有不同的抗菌机理。构建融合GST标签的家蚕防御素基因原核表达载体,通过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诱导表达,获得可溶性的目的蛋白,使用GST亲和层析柱初步纯化表达的融合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鉴定,为进一步研究BmdefA、BmdefB的体外活性和抑菌机制奠定基础。
- 马振刚贾俊杰陈全梅黄为李田潘国庆周泽扬
- 关键词:家蚕防御素原核表达
-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染色体DNA的分离纯化
- 2012年
- 为了获取可供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单染色体测序的基础材料,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分离家蚕微孢子虫CQ1株系的染色体DNA,随后切取含有目的染色体DNA条带的琼脂糖胶块,分别利用电洗脱法、柱式胶回收试剂盒法及玻璃奶胶回收试剂盒法进行染色体DNA的分离纯化实验。结果显示3种方法均能回收到目的染色体DNA,但分离纯化的效率和样品质量存在差异:电洗脱法对胶块中的DNA损失较大,回收的染色体DNA含量低,而柱式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的染色体DNA断裂严重,因此这2种方法获得的样品质量均达不到染色体建库测序的要求;通过优化后的玻璃奶胶回收试剂盒法获得的染色体DNA相对完整且污染较少,质量检验分析133μL样品中的DNA质量浓度为8.495 ng/μL(DNA总量1.13μg),达到后续构建染色体测序文库的要求。玻璃奶胶回收试剂盒法不仅适用于家蚕微孢子虫染色体DNA的分离纯化,也可供基因组较小的物种制备单染色体建库测序材料参考。
- 黄为马振刚张时恒潘国庆李田周泽扬
-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染色体DNA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