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仁华
作品数:
1
被引量:7
H指数:1
供职机构: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冯光强
四川省农业厅
张琳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冯兴无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刘强波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万永继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农业科学
主题
1篇
孢子
1篇
孢子虫
1篇
微孢子
1篇
微孢子虫
1篇
卷蛾
1篇
家蚕
1篇
红鲤
1篇
感染性
1篇
SP.NOV
机构
1篇
西南大学
1篇
四川省农业厅
作者
1篇
涂增
1篇
万永继
1篇
刘强波
1篇
冯兴无
1篇
张琳
1篇
冯光强
1篇
刘仁华
传媒
1篇
蚕业科学
年份
1篇
2006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对家蚕、鱼类的感染性试验
被引量:7
2006年
裳卷蛾变形抱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对家蚕为敏感性感染,感染中量(IC50)为1.2×10^4,可广泛寄生各种组织,其中丝腺与马氏管被严重寄生,病蛾胚传率为2.69%,孢子发育形态明显偏向二孢子母细胞(disporous)发育。以2×10^7-4×10^7粒孢子/mL对每尾红鲤(redcarp)添食0.5mL,饲养40d后解剖全部鱼体,约有10%-20%的试验鱼出现了明显的组织病变,在寄生组织中观察到大量的梨形未成熟孢子和少量的成熟孢子,但未观察到八孢子囊(octosporous)形态,病变组织疑似孢子免疫荧光检测为阳性,3次独立重复试验均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表明高浓度裳卷蛾变形孢虫可能对红鲤发生了机会性感染。试验结果对探讨微孢子虫的感染与感染适应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刘仁华
万永继
刘强波
涂增
冯光强
张琳
冯兴无
关键词:
家蚕
红鲤
感染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