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小麦
  • 1篇锈病
  • 1篇药剂
  • 1篇药剂防治
  • 1篇杂草
  • 1篇杂草发生
  • 1篇杂草发生特点
  • 1篇水氮处理
  • 1篇水氮耦合
  • 1篇土壤处理
  • 1篇全蚀病
  • 1篇小麦全蚀病
  • 1篇小麦锈病
  • 1篇小麦叶
  • 1篇小麦叶锈
  • 1篇混合菌种
  • 1篇旱稻
  • 1篇病情指数
  • 1篇除草
  • 1篇除草剂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篇王睿
  • 4篇李冠甲
  • 4篇刘朝晖
  • 4篇赵琦
  • 2篇马占鸿
  • 1篇李自超
  • 1篇王海光
  • 1篇温丽

传媒

  • 4篇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旱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其土壤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旱稻田杂草的发生及数量是影响旱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明确旱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和筛选合适的除草剂,笔者调查了旱稻田杂草的发生情况,并进行了6种稻田常用除草剂的药效试验。结果显示,旱稻田杂草有6种,隶属5科6属,旱稻田杂草发生呈现种类多、周期长、杂草种类相对集中等特点。在旱稻播种灌溉后杂草即已萌发,播后5~10 d是杂草萌发高峰期,并持续增长至30 d左右达到顶峰。从试验的6种除草剂防除效果来看,五氟磺草胺土壤封闭效果最好,播后5 d防效达到98.9%;吡嘧丙恶、施田补和丁恶乳油的封闭效果均达到90%以上。
赵琦刘朝晖李冠甲王睿李自超赵国建马占鸿
关键词:旱稻杂草除草剂
5种药剂防治小麦全蚀病效果试验被引量:2
2018年
为控制小麦全蚀病的扩展蔓延,确保粮食安全,开展了小麦全蚀病防治技术试验,研究了5种药剂拌种对小麦全蚀病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5种药剂均能降低全蚀病的发病率,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采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用"XBS"进行种子包衣处理,防效分别是95.20%和90.24%,其他各处理防效在74.80%~83.74%之间;各个处理和对照相比均能提高小麦产量,以采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包衣处理增产最多,和对照相比,增产26.11%,其次是XBS包衣,和对照相比,增产19.44%,其他各处理增产幅度在1.37%~17.06%之间。这两种药剂建议在全蚀病发病率较高的麦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杨丹丹赵国建赵鹏飞孔欣欣赵国轩要世瑾金建猛王睿赵琦刘朝晖李冠甲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
不同浓度混合菌种对小麦锈病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6年
本研究通过接种不同浓度的小麦条锈和叶锈菌种,利用相关分析法,对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发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菌100 mg/L处理平均病情指数最大,发病程度最高;小麦叶锈病菌20 mg/L处理平均病情指数最大,发病程度最高。
王睿刘金平温丽王海光李冠甲赵琦刘朝晖马占鸿
关键词:小麦叶锈混合菌种病情指数
不同水氮处理对开麦20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水氮耦合对小麦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试验以开麦20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水氮梯度处理。结果显示:水氮耦合大幅度提高了开麦20产量;较高氮素处理加大灌水量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在较低的水氮资源投入下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产量。
赵国轩赵国建赵鹏飞孔欣欣杨丹丹要世瑾金建猛王睿赵琦刘朝晖李冠甲
关键词:水氮耦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