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制砂
  • 1篇砂率
  • 1篇商品混凝土
  • 1篇石粉
  • 1篇铜尾矿
  • 1篇尾矿
  • 1篇混合砂
  • 1篇混凝土
  • 1篇机制砂
  • 1篇复合砂
  • 1篇干缩
  • 1篇干缩率
  • 1篇B值
  • 1篇M

机构

  • 2篇广东省长大公...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深圳市建筑工...

作者

  • 2篇沈卫国
  • 2篇邹晓丹
  • 1篇徐志元
  • 1篇邱杰汉
  • 1篇卢自立
  • 1篇杨振国
  • 1篇李萌
  • 1篇刘文浩

传媒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机制砂-铜尾矿复合砂商品混凝土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机制砂天然级配不良是其广泛应用的制约因素之一。采用河砂、铜尾矿与机制砂制备混合砂用作混凝土细集料。采用"5点法"对机制砂混凝土(M)、河砂混凝土(R)、机制砂-河砂混凝土(MR)、机制砂-铜尾矿(MC)混凝土的砂率进行优化,并研究混合砂混凝土性能。结果表明:混合砂混凝土的最优砂率比河砂混凝土高4%。混合砂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均高于河砂和机制砂混凝土,且强度增长较大;铜尾矿的掺入增加了需水量和干缩率,但对抗氯离子渗透性以及离析泌水性有很大改善;机制砂-河砂体系具有较小的干缩率。
邹先杰刘道斌卢自立李萌邹晓丹沈卫国
关键词:混合砂混凝土砂率干缩率
机制砂MB值的影响因素定量研究被引量:41
2013年
机制砂中粉料含量和MB值是科学评价机制砂质量的关键指标。通过测试不同粒径范围、筛分条件、石粉岩性、粉料含量与组成下机制砂MB值,系统地研究了石粉、泥粉与机制砂MB值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机制砂MB值主要来自于粉料,机制砂中母岩提供了一个较低的MB本底值,本底值在0.15~0.35g/kg之间,岩性的变化会影响MB值表征粘土含量的准确性。机制砂MB值随石粉含量和泥粉含量的增长而增长,但泥粉在粉料中的含量和比例对机制砂MB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沈卫国杨振国邹晓丹刘文浩徐志元邱杰汉
关键词:机制砂石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