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晓燕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普洱茶
  • 2篇细菌
  • 2篇发酵
  • 2篇发酵过程
  • 1篇渥堆发酵
  • 1篇细菌数量
  • 1篇细菌种群
  • 1篇菌种群
  • 1篇发酵温度
  • 1篇分子鉴定

机构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作者

  • 2篇郑晓燕
  • 1篇曹冠华
  • 1篇陈迪
  • 1篇袁唯
  • 1篇张倩茹
  • 1篇柏旭
  • 1篇王云
  • 1篇姚静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细菌种群的分离与分子鉴定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对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采用传统培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对普洱茶渥堆发酵各阶段的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鉴定。[结果]试验表明,普洱茶渥堆发酵各阶段的细菌包括了芽孢杆菌、克雷伯氏菌、鞘氨醇杆菌、短杆菌、红球菌、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7个种类,其中芽孢杆菌所占比例远大于其他细菌,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结论]研究可为研制普洱茶高效发酵剂、缩短发酵时间、改善普洱茶品质,以及实现普洱茶清洁化和产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姚静陈迪郑晓燕王云
关键词:普洱茶渥堆发酵细菌分子鉴定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细菌数量变化与发酵温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细菌数量变化和发酵温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监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对各发酵工序中茶样的细菌菌落进行计数。[结果]原料茶中的细菌数最多,为1.2×105cfu/g。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细菌数量呈下降趋势;中层温度最高,茶样细菌数量最少。[结论]该研究为有效控制发酵温度和更好地提升普洱茶品质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基础。
郑晓燕曹冠华张倩茹柏旭袁唯
关键词:普洱茶发酵温度细菌数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