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鑫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碰撞
  • 2篇动力学响应
  • 2篇行车
  • 2篇行人
  • 2篇汽车
  • 2篇自行车
  • 2篇模型分析
  • 2篇MADYMO
  • 2篇车速
  • 2篇车速计算
  • 1篇电动
  • 1篇电动自行
  • 1篇电动自行车
  • 1篇动力学
  • 1篇隧道
  • 1篇碰撞后
  • 1篇骑车
  • 1篇汽车碰撞
  • 1篇人车
  • 1篇人车碰撞

机构

  • 6篇西华大学
  • 4篇四川西华机动...

作者

  • 6篇张道文
  • 6篇王鑫
  • 4篇陈奇
  • 1篇吴芮
  • 1篇唐灿
  • 1篇张光辉

传媒

  • 3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湖北汽车工业...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Vissim的高速公路隧道限速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以确保隧道交通安全前提下的最佳通行效率作为限速的依据,分析了驾驶人通过隧道的驾驶行为过程,标定了关键的驾驶行为参数。基于Vissim仿真软件,建立了某高速公路隧道及出入口的交通仿真模型,观察不同车流量和车速下,车辆的运行状态。在满足高峰流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优车流量下的车速,并根据高速公路圆曲线半径与超高的设计对应要求,通过交通仿真验证了高速公路隧道限速值的合理性。
吴芮张道文陈奇王鑫
关键词:公路隧道驾驶行为VISSIM
人车事故再现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人车事故再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数学解析法的简易模型、基于半解析法的经验模型和基于PC-Crash和Madymo软件的三维多刚体仿真模型三类。根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中一起人车正碰事故现场痕迹(例如制动痕迹、车辆损坏、行人损伤、抛距等)以及车辆尺寸和人体测量学参数等,分别用这三类方法进行事故再现研究,比较了碰撞车速和抛距等计算结果。基于多刚体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了行人最终位置、运动学过程、人车碰撞区域以及行人损伤等。通过图表定性地评估了必要的输入输出参数、需要耗费的时间、适用范围及精度等模型参数。
陈奇张道文王鑫
关键词:人车碰撞车速计算模型分析
人车碰撞事故中行人动力学响应及损伤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为研究行人与车辆碰撞后的抛距、运动姿态及其损伤机制,根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的2起真实案例,针对事故中常见的厢式客车和普通轿车车型,基于MADYMO多刚体仿真软件,建立符合中国人体形特征的人车碰撞多刚体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模拟试验,研究2种车型不同车速和碰撞角度对碰撞后行人动力学响应及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车型和车速是影响行人抛距和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而碰撞角度对行人碰撞后的运动姿态有较大影响。
陈奇张道文王鑫唐灿
关键词:车辆类型
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重建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重建主要包括传统模型、经验模型和基于PC-Crash和Madymo软件的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3类,分别用3类模型对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一起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案例进行了事故重建,对各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还原事故的碰撞过程,重建事故过程中的碰撞车速、碰撞对应关系、人员损伤等;基于Madymo软件的仿真模型能够更好地重建骑车人损伤的详细事故过程。
王鑫张道文张光辉
关键词:模型分析车速计算
电动自行车骑车人与汽车碰撞的动力学响应研究被引量:23
2016年
为探究电动自行车骑车人在汽车碰撞过程中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基于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13起汽车与电动自行车碰撞事故案例,运用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Pc-Crash进行事故重建,分析车型、碰撞类型和碰撞速度对碰撞过程中电动自行车骑车人动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骑车人的动力学响应与汽车车型有明显的相关性;在不同碰撞类型情况下,骑车人的动力学响应随着碰撞速度的变化有所差异;在碰撞事故中,骑车人的头部损伤随着碰撞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王鑫张道文冉启林尹均
关键词:动力学响应碰撞
行人与厢式客车碰撞后的运动形态及损伤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为研究厢式客车与行人碰撞后行人运动形态及其损伤机制,根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的一个真实案例,利用Madymo仿真软件,建立厢式客车的前部结构模型和中国50百分位的假人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模拟试验,以人体损伤指标为评价标准,研究不同车速和行人朝向对碰撞后的行人运动形态及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车速和行人朝向是影响行人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行人朝向对碰撞后的行人运动形态影响较大;此外,行人先与厢式客车碰撞一侧的小腿损伤值明显大于后碰一侧,行人与地面二次碰撞造成的头部损伤是导致行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陈奇张道文王鑫
关键词:厢式客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