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茅淑敏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萝卜
  • 2篇胡萝卜
  • 1篇茄红素
  • 1篇先期抽薹
  • 1篇胡萝卜素
  • 1篇光照
  • 1篇番茄
  • 1篇番茄红素
  • 1篇番茄红素含量
  • 1篇QTL分析
  • 1篇抽薹
  • 1篇DAUCUS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篇赵志伟
  • 2篇鲍生有
  • 2篇欧承刚
  • 2篇庄飞云
  • 2篇茅淑敏
  • 1篇毛笈华
  • 1篇胡鸿
  • 1篇邓波涛

传媒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遗传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胡萝卜(Daucus carota L.)中主要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含量的QTL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以高胡萝卜素自交系P50006和HCM A.C.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为作图群体,对胡萝卜中α-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含量进行QTL定位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α、β-胡萝卜素、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5、0.50、0.31和0.93。遗传图谱包含91个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分布于9个连锁群,总长度502.9cM,标记间平均距离5.5cM。除α-胡萝卜素含量外,α-胡萝卜素、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含量分别检测到1个主效QTL,均为加性遗传效应,分别解释表型变异为12.79%、12.87%和14.61%。此外,α-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含量还分别检测到1对上位性QTL,最大遗传效应分别为显性×加性互作和显性×显性互作,分别解释表型变异为15.1%和6.5%。文章中与QTL连锁的分子标记可用于高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的种质筛选和聚合育种。
欧承刚邓波涛鲍生有赵志伟胡鸿庄飞云茅淑敏
关键词:胡萝卜胡萝卜素番茄红素QTL分析
胡萝卜先期抽薹遗传及环境调控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先期抽薹已成为胡萝卜冬春大棚栽培和早春露地栽培的瓶颈,了解胡萝卜先期抽薹调控机理,有助于开展耐抽薹品种的选育。以春季栽培先期抽薹敏感的松滋野生胡萝卜(P1)为亲本,分别与6个栽培品种正反杂交获得F1和F2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胡萝卜先期抽薹以加性效应(VA)为主,还有显性效应(VD)及环境因子(Ve)。在露地和温室低温天数相似的生长条件下,P1和7262B(P6)在温室中的先期抽薹率显著降低,Amsterdam forcing(P4)在温室中均未出现抽薹,这可能是弱光条件所致。通过对P1、P4及其F1、F2植株遮光处理,发现短日照可显著推迟P1、F1和F2植株起始抽薹时间,降低先期抽薹率,而且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但P4处理前后均未出现抽薹。P1种根经不同时间7℃低温处理后,在长、短日照条件下表现出同样规律。而且P1植株经4~13℃处理14 d均能发生先期抽薹,其中7℃处理效果最佳。
毛笈华茅淑敏庄飞云欧承刚赵志伟鲍生有
关键词:胡萝卜先期抽薹光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