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玲玲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诱发电位
  • 2篇运动疗法
  • 2篇体感
  • 2篇体感诱发电位
  • 2篇偏瘫
  • 2篇卒中
  • 2篇疗法
  • 2篇脑卒中
  • 1篇电针
  • 1篇中风
  • 1篇中风后
  • 1篇中风后遗症
  • 1篇头电针
  • 1篇偏瘫患者
  • 1篇偏瘫康
  • 1篇偏瘫康复
  • 1篇卒中后
  • 1篇脑卒中后
  • 1篇康复

机构

  • 2篇浙江省台州医...

作者

  • 2篇李小军
  • 2篇王潇依
  • 2篇胡彩虹
  • 2篇王玲玲
  • 1篇柳文丹
  • 1篇郑斌

传媒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头针运动疗法对卒中偏瘫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观察头针同步进行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优化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方法:选择150例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头针留针时同步进行运动疗法、先头针后进行运动疗法和先运动疗法后进行头针疗法。治疗4周后,以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幅变化为客观指标以及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为评定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提高3,组都能提高患侧SEP的N20波幅,与治疗前自身对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且治疗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的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以及SEP的N20波幅提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组的愈显率均高于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0.05)。结论:头针同步进行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脑功能的恢复更有效,疗效更佳。
李小军胡彩虹柳文丹王玲玲郑斌王潇依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运动疗法体感诱发电位
头电针同步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康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头电针同步进行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头电针留针时同步进行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头针留针时同步进行运动疗法治疗。治疗4星期后,观察两组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幅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0%和94.0%,对照组分别为58.0%和90.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患侧SEP的N20波幅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患侧SEP的N20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电针同步进行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脑功能及肢体功能。
李小军胡彩虹王潇依王玲玲
关键词:电针偏瘫中风后遗症运动疗法体感诱发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