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振伟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循环发动机
  • 3篇变循环
  • 3篇变循环发动机
  • 2篇容积
  • 2篇数值仿真
  • 2篇涡扇
  • 2篇涡扇发动机
  • 2篇仿真
  • 2篇分布式
  • 2篇分布式控制
  • 1篇智能节点
  • 1篇容积法
  • 1篇转子
  • 1篇状态观测器
  • 1篇状态量
  • 1篇总线
  • 1篇总线通信
  • 1篇小型涡扇发动...
  • 1篇模式切换
  • 1篇解耦

机构

  • 5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上海飞机设计...
  • 1篇沈阳发动机设...

作者

  • 5篇郭迎清
  • 5篇谢振伟
  • 2篇李睿超
  • 2篇田飞龙
  • 1篇姜彩虹
  • 1篇陆军

传媒

  • 2篇航空计算技术
  • 1篇航空学报
  • 1篇航空发动机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结构LADRC在变循环发动机解耦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在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中增加了一个新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使用虚拟控制量的数据和输出数据来观测对总扰动的估计误差,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的LADRC。将变循环发动机控制回路之间的耦合视为总扰动的一部分,使用三个LADRC实时地观测回路中的总扰动并在控制信号中进行补偿,实现了三个闭环控制回路的解耦控制。分别使用传统LADRC和新结构LADRC实现了解耦控制系统。仿真研究显示:基于LADRC的变循环发动机解耦控制具有较好的抗扰性能,使用新结构LADRC的解耦控制具有更好的解耦效果和抗扰性能。
谢振伟郭迎清
关键词:变循环发动机扩张状态观测器新结构解耦控制
变循环发动机完全分布式控制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分布式控制架构可以降低变循环发动机控制系统的重量并有利于系统的开发和扩展。提出了一种完全分布式控制架构,控制算法的计算完全分布到智能执行机构中,计算所需的参数值由智能传感器通过串行数据总线发送到智能执行机构。变循环发动机完全分布式控制系统研发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分散控制算法和总线通信方案。将控制回路的耦合当作总扰动的一部分,使用线性自抗扰控制器(ADRC)观测并在控制信号中消除总扰动,实现了分散控制。在CAN总线硬件的基础上,使用CANaerospace高层协议设计了时间触发的总线通信方案。从而实现了变循环发动机完全分布式控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使用TrueTime工具箱搭建了仿真系统。使用TrueTime Kernel模块仿真智能执行机构与智能传感器的计算单元,使用TrueTime Network模块仿真CAN总线,并且将线性ADRC和CANaerospace协议写入到计算单元中。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变循环发动机完全分布式控制系统能够适应发动机进气状况和健康状况的大范围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谢振伟郭迎清姜彩虹田飞龙李睿超
关键词:变循环发动机分散控制
容积与转子状态量在变循环发动机数值仿真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使用容积动态与转子动态来计算容积与转子的状态量,为压气机及涡轮的特性图插值与计算过程提供输入数据,使得变循环发动机数值仿真的运算过程无需猜值与迭代;并给出了对变循环发动机的可调几何的仿真方法。使用此模型仿真了从双外涵模式向单外涵模式切换的过程以及这两种模式下变循环发动机的高度、速度、节流特性。在高度0km且马赫数为0的大气环境下模式转换的仿真结果显示,变循环发动机涵道比由0.700下降到0.307,单外涵模式与双外涵模式相比推力提高了16.823%,单位燃油消耗率增加了15.163%。
谢振伟郭迎清陆军
关键词:变循环发动机数值仿真模式切换
应用于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建模的容积法改进被引量:1
2015年
使用容积法建立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模型需要选取容积与转子来计算发动机的状态量,为压气机及涡轮部件的特性图插值与计算提供输入数据。旧的容积选取模式需要通过近似计算步骤间接得到混合室入口内涵气流的状态量,降低了模型的精确度。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压涡轮后容积的选取方式,可以直接计算混合室入口内涵气流的状态量,提高了模型的精确度。以基准模型为参照的仿真验证显示,将旧的容积选取方式更换为新的容积选取方式使得模型的仿真误差从10-2等级下降到10-6等级。
谢振伟郭迎清李睿超
关键词:容积法数值仿真
小型涡扇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总线触发机制研究
2014年
为分析比较2种总线触发机制(时间触发和事件触发)对航空发动机实时控制的影响,以某小型涡扇发动机为对象,采用智能节点型分布式结构,构建了其分布式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平台;利用True Time/Matlab工具箱展开网络实时仿真研究,系统各节点通过CAN总线进行数据通信。以此仿真平台为基础,对2种触发机制下发动机的转速响应以及对应的时延统计结果表明:在事件触发机制下发动机转速超调量比时间触发机制下的大2.32%;在不同网络负载下,在事件触发机制下的时延大小和尖峰数均大于在时间触发机制下的。最终认为时间触发机制更适合于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
田飞龙郭迎清谢振伟
关键词:小型涡扇发动机TRUE触发机制总线通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