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被引量:4
- 2013年
- 随着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凸显。提高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其就业难的关键。本文在对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就业能力现状,提出了培养其就业能力的策略。
- 刘丽
- 关键词:就业能力职业生涯
- 动态和谐时空下班级文化建设被引量:4
- 2017年
- "从众"是班级的凝聚力体现,利用"从众率"可以从数量上刻画班级正能量的引领效果。因此,通过构建班级引领团队,提升从众率;加大正能量辐射,稳定高从众率;强化榜样的正能量,实现行为的正迁移;坚持班纪班规的严肃性,强调自我约束意识等措施,形成班级文化的动态和谐链,有力地推动班级成员的全面发展。
- 张栋栋刘丽刘斌
- 关键词:从众班级文化
- 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人的思维动向、行为取向等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意义,帮助个人对目标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教师需要对操作标准、评价标准、体验标准等多方面进行联系,才能正常衡量大学生的心理。在对"价值观"进行阐述时,需要根据价值观的特有属性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从而使价值观能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起到干预作用。
- 刘丽
- 关键词:价值观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地方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状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大学阶段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此阶段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职业生涯探索。本文以安徽省某高校96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地方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特点,调查结果如下:地方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地方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在性别、年级、生源地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刘丽
- 关键词:地方院校职业生涯规划
- 两组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削弱不诚信后效性的两点对策被引量:2
- 2012年
- 对两组令人诧异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检验,针对产生此结果的相关因素—不诚信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
- 张栋栋陈睿刘丽
- 关键词:数据分析诚信
- 新生代农民工亲情教育期望的倾向性研究——以阜阳市为例
- 2013年
- 通过随机抽取阜阳市2 000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查分析,得到新生代农民工的亲情期望的高追求与月收入呈高度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打工的经历与经验不仅使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坚定了终身学习的决心,而且他们还会把自己实现了的及未实现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因而,要进一步完善更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体制和政策;进一步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培训与子女的受教育保障;进一步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从业目标的指导与流动流畅性的保障。以最大程度地引导亲情教育期望高追求推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的集聚和发展。
- 陈睿张栋栋刘丽刘斌张德然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月收入
- 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联动机制探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我国已经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但联动机制的缺乏使得公共就业服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难以获得有效的帮助。发挥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的协同作用,需要构建多方参与的战略联合机制、打造服务流程的再造机制和构建公共就业服务的监督评估机制。
- 宋玉军刘丽
-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
-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格成长被引量:5
- 2016年
-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单元体,独具特色的多元性、高雅性、可控性、群体性的班级文化建设成为了一股生生不息、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尤其是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表现得十分充分。基于此,要强化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想方设法拓广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辐射区域,集聚心理人格、道德人格、法律人格协调一致的正能量,以达到在内因、外因的和谐作用下,加速形成健全的人格。
- 张栋栋刘丽刘斌
- 关键词:文化建设心理人格道德人格法律人格
- 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安徽省某高校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对安徽省某高校的2032名在校大二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得到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587人(占28.8%)。对照研究表明: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领悟及社会支持总分、情感平衡总分等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大学生;而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中,家庭经济状况、留守方式、性别等对其心理状况均有显著影响。
- 刘丽
-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
- 大学生问题意识及其培养
- 2012年
- 创新从问题始,强烈的问题意识既是发现问题之源,又是解决问题的动力。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营造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其乐"问";激励持久不衰的探究欲,使其爱"问";培养敏锐的洞察力,让其想"问";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其能"问";提高大学生释疑技能,让其会"问"。
- 刘丽
- 关键词: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