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亚明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哲学
  • 2篇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1篇信念
  • 1篇行动者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向性
  • 1篇哲学视域
  • 1篇证法
  • 1篇知性
  • 1篇质料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信念
  • 1篇旁观
  • 1篇旁观者
  • 1篇启蒙
  • 1篇现实性
  • 1篇理想性
  • 1篇马克思主义辩...
  • 1篇马克思主义哲...

机构

  • 7篇南开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黄亚明
  • 4篇侯振武
  • 1篇王南湜

传媒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逻辑研究》第五研究中的意向性概念考释
2013年
《逻辑研究》被看作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开山著作,是现象学运动的真正起点。"意向性"作为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概念,是现象学研究"不可或缺的起点概念和基本概念"。对《逻辑研究》第五研究中的"意向性"概念进行一翻梳理,并重点阐释意向性何以可能以及意向性概念提出的理论意义,阐释主体性与意识对象的客观性之间的关系,是研究胡塞尔现象学的必由之路。
黄亚明侯振武
关键词:意向性质料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两种面向——奥尔曼与阿多诺辩证法思想之比较
2017年
就思想来源而言,奥尔曼主要是以分析马克思的辩证法来提出自己的观点,阿多诺的思想来源既包括马克思,也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及卢卡奇等。就运思进路而言,奥尔曼更多地继承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进路,以"内在关系"作为辩证法的核心概念,阿多诺辩证法的核心是"否定",他接受的是前期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就理论归宿而言,奥尔曼为未来社会作了辩护论证,阿多诺则只是提出了一个以"星丛"概念为核心的"和解"框架。二者之间的种种差异并不足以说明奥尔曼对阿多诺的超越,相反,二者是应当相互补益的。
黄亚明侯振武
关键词:奥尔曼阿多诺辩证法
阿伦特判断理论的统一性问题——一项基于实践哲学视域的考察
2014年
阿伦特判断理论的统一性问题是她几乎没有探讨相互对立的行动者判断与旁观者判断之联系,这使得其难以成为统一的理论。实际上,这一问题并不仅仅是阿伦特判断理论自身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事后"与"事先"两种视角的关系问题,进而涉及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一实践哲学的基本问题。而无论是这两种视角,还是理论与实践,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可以通过逻辑推演来实现的渐变式过渡,而是双向跨越的。
侯振武黄亚明
关键词:阿伦特
论阿尔都塞对主体的批判
2014年
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解读方式,阿尔都塞认识到这一方式实际上是将传统哲学中的主体要素引入马克思主义。因此,他将主体要素的构造与意识形态关联起来,提出在科学认识中必须消解主体要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所开创的历史科学。
侯振武黄亚明
关键词:阿尔都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康德启蒙观念中的知性与理性
2014年
在关于康德启蒙观念的研究中,学界并未给予批判哲学中所做出的理性与知性的区分以充分的重视,这导致将二者等而视之。但实际上,作为批判哲学的现实应用,康德启蒙观念必须以批判哲学为基础,因而在康德的启蒙观念中,关于理性与知性的划界思想依然存在,这一点应用到了理性的公开运用与私下运用的区分当中。但这一界限并未能够阻止启蒙理性反过来限制主体这一悖论的发生,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即是以此来批判康德式的启蒙精神。
侯振武黄亚明
关键词:启蒙知性
“生活世界”概念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何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生活世界"是胡塞尔后期为解决欧洲科学和理性的危机而在意识哲学范围内提出的重要概念。多年后,这一概念又被国内学界纳入到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研究当中。这种吸收有其积极意义,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已有"实践"概念,如果不加以批判分析而直接引入,那么将不仅没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增添新的内容,反而还会带来问题。实际上,胡塞尔试图将生活世界还原到先验自我,这种还原所带来的悖谬表明,理论与实践或生活世界之间是不可互相还原的。由此,生活世界概念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在于,它表明实践对于理论虽具有奠基性意义,但二者之间并非简单的还原关系。
黄亚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激荡于人类理想与现实运动之间的社会主义被引量:2
2018年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中,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化的人类理想,同时也是一种力求实现这一理想的现实运动。然而,这两种社会主义观念之间是有张力的,即,理想中的社会主义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的差异问题,而且在理想性与现实性两端形成了诸多不同的社会主义观念。而社会主义观念在理想性与现实性两端的转变,不仅使理论与实践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一致,也使人们摆脱了诸多现实生活上的尴尬状态,但却带来了一个最为根本性的困惑便是对于社会主义观念理解上的分化或分裂。这一理论困惑,虽然从表层看似乎截然相反,但若从深层看,则又具有某种同一性,那就是失却了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现实关联或有效中介,使得无法看到从现实性到理想性和从理想性到现实性过渡的可能性。而解决这一理论困惑的关键便在于为社会主义信念找到坚实的理论依据。
王南湜黄亚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想性现实性社会主义信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