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翱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双源CT血管...
  • 1篇随访
  • 1篇腔内
  • 1篇腔内隔绝
  • 1篇腔内隔绝术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夹层
  • 1篇主动脉夹层腔...
  • 1篇夹层
  • 1篇并发
  • 1篇并发症

机构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双流县第一人...

作者

  • 1篇卢光明
  • 1篇陈谦
  • 1篇倪玲
  • 1篇孙志远
  • 1篇杨翱

传媒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双源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随访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双源CT血管成像资料,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9.05岁。所有患者的图像分析及后处理工作均在SyngoMMWP后处理工作站上完成,重建方法为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种后处理技术。22例患者的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和术后双源CT血管成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重点观察和分析了支架的位置、支架有无内漏、重要分支血管的通畅程度及真假腔情况。结果40例均可清楚显示支架位置、形态、个数、对假腔的封闭情况。真、假腔内径在手术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支架内漏8例.发生逆行性夹层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57支腹部分支及髂总动脉受累.其中腔内隔绝术后23支受累血管真腔管径不同程度扩大,假腔管径变小,34支变化不明显.3支无名动脉受累.腔内隔绝术后修复。双源CT血管成像与DSA资料对照分析,1例内漏DSA未能显示。结论双源CT血管成像是一种方便、快捷、无创的检查手段。综合原始及后处理资料,双源CT血管成像可以明确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应作为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诊断并发症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杨翱孙志远陈谦倪玲卢光明
关键词:腔内隔绝术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