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斐
- 作品数:14 被引量:8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特低渗透油藏动态缝作用下的合理注水技术政策被引量:9
- 2016年
- 动态缝是特低渗透油藏主要的储层非均质特征,对水驱波及效率和最终采收率有重要影响。根据动态监测资料和生产数据分析了动态缝对水驱开发的影响,探讨了动态缝的作用机理和控制因素,针对动态缝的开采动态反映特征,提出了根据开采动态规律优化注水技术政策的思路和方法,建立了长庆特低渗透油藏的吸水程度与注水压力、注水强度及油井产量、含水与压力的关系图版.研究认为,制定并采取合理的注水技术政策,可以有效控制和利用动态缝,提高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波及体积和开发效果,长庆DZ区合理注水技术政策为最大注水压力、注水强度界限分别为17 MPa和3.0 m^3/d.m,合理油井压力保持水平为原始地层压力的110%~130%。
- 侯建锋王友净胡亚斐李军诗赵辉
-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注水
- 动态渗吸对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影响及应用被引量:14
- 2021年
- 针对超低渗透油藏渗透率低、孔喉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常规注水难以建立有效驱替、裂缝-基质间渗吸作用强等问题,运用室内渗吸实验和相似理论,在分析超低渗透油藏动态渗吸驱油机理的基础上,得到动态渗吸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将实验室数据应用到油田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超低渗透油藏动态渗吸的主要因素包括润湿性、注入速度、裂缝密度、吞吐周期等。其中,润湿性是渗吸的主要影响因素,岩石亲水性越强,渗透率越高,裂缝越多,动态渗吸效果越好;适合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注水速度为0.1 mL/min;合理吞吐周期为2~3个,优化闷井时间为30 d左右。矿场试验表明,鄂尔多斯盆地A油田5口水平井进行体积压裂并利用动态渗吸采油后,平均含水下降20个百分点,5口水平井累计增油2145 t,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对超低渗透油田生产方案的制订有指导意义。
- 胡亚斐李军诗胡水清吴峙颖吴峙颖董宁胡泊旸吕彦兵
- 关键词:超低渗透油藏长庆油田
- 水力喷砂射孔技术在煤层气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6年
- 针对煤层气井水力喷砂射孔过程中出现的喷嘴堵塞、喷嘴反溅严重、寿命低、无法形成有效射孔孔眼的问题,研究了不同孔径喷射器水力参数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喷嘴水力参数和结构的优化,设计了新型的喷射器,并改进了现有水力喷砂射孔工具组合。结果表明:在规格4(个)×6 mm喷射器、排量1.4 m^3/min、砂比8%、泵压50 MPa的条件下,15 min内可以将井下5.5英寸(140 mm)厚的套管射穿;所优化的喷嘴和工具组合解决了以往施工过程存在的喷射器喷嘴堵塞、抗反溅能力差以及以往水力喷砂射孔孔眼验证问题,实现了喷砂射孔环空压裂的一体化,缩短了煤层改造的时间。
- 袁玉赵金曹立虎胡亚斐任勇
- 关键词:煤层气水力喷砂射孔射孔参数压裂喷射器
- 基于地质多元统计分析的煤层气含量建模方法——以沁水盆地南部某区块3号煤层为例被引量:15
- 2013年
- 煤层的气含量是煤层气评价选区中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进行煤层气储量计算的重要参数。通过剖析三维地质建模原理和煤层气含量的制约因素,并以山西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开发示范区为例,使用地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煤层气含量的预测模型。通过与气含量的实验数据对比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误差均在10%以内,其中多元线性回归法的误差为4.50%,效果最好,具有实际意义。实例分析表明,选取适当的气含量制约因素,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煤层气含量预测模型,对煤层气三维地质建模乃至煤层气开发都具有指导作用。
- 胡亚斐张遂安吴峙颖
- 关键词:煤层气
- 致密砂岩薄层油藏水平井穿层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 目前,致密砂岩薄层油藏水平井压裂中存在纵向上压不穿泥岩遮挡层的现象,或者发生过液不过砂的情况,使支撑剂仅在水平井段位置的砂岩层形成有效铺置,影响了压裂改造效果。本文通过储层评价、模拟计算、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致密砂岩储...
- 吴峙颖胡亚斐蒋廷学周珺刘建坤吴春方
- 关键词:致密砂岩薄层油藏水平井压裂
-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6区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砂体叠置模式被引量:8
- 2018年
-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叠置关系以指导油田精细挖潜,综合利用岩心分析、测录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精细表征沉积特征,建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明确相控储层砂体展布规律及叠置类型。研究表明:昆北油田切6区古近系岩石类型丰富,以含砾砂岩、粉细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中等—低,结构成熟度中—差,主要发育水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及水下三角洲前缘2类亚相,其中平原亚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越岸及泛滥平原3种沉积微相,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河口坝、席状砂及河道间5种沉积微相;总结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2类5种"叠置模式,包括堆叠型、拼接型、决口型、溢岸型及孤立型。
- 刘畅何辉王友净胡亚斐李积永谢琳李杰
- 关键词:辫状河三角洲柴达木盆地
- 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压裂裂缝转向扩展特征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针对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改造产生的水力裂缝扩展规律复杂、不一定沿预设路径扩展的问题,基于碳酸盐岩储层孔洞体特征,制备了含孔洞体的碳酸盐岩试样;利用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水平主应力差异下孔洞体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干扰作用;并利用扩展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了影响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水力裂缝扩展及扩展路径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主应力差异系数不大于0.15时,水力裂缝遇到孔洞体后产生非平面扩展,且水平主应力差越小,转向扩展距离越大,裂缝形态越复杂;水平主应力差异系数大于0.15、小于0.36时,水力裂缝会克服孔洞体的应力集中进行平面扩展,但遇到孔洞体后会被孔洞体捕捉,无法穿过孔洞体继续扩展;水平主应力差异系数不小于0.36时,水力裂缝会克服孔洞体的应力集中进行平面扩展,且遇到孔洞体后会直接穿过孔洞体继续扩展;随着水平主应力差增大,破裂压力逐渐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压裂设计提供指导。
- 吴峙颖胡亚斐蒋廷学张保平姚奕明董宁
-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水力压裂物理模拟有限元法
- 昆北油田优势通道成因及识别方法被引量:1
- 2018年
- 针对低渗透砂砾岩储层中油井含水高、动用程度低、优势通道发育等问题,运用地层沉积学、岩心分析、动静态资料等方法得到优势通道的形成原因。通过优选动静态参数,利用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优势通道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冲积扇沉积的低渗透砂砾岩储层中,优势通道的形成主要受沉积相、储层改造及注水冲刷的影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以实时对储层优势通道进行定量评价。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昆北油田切12区块14口水井,计算结果与示踪剂的解释结果符合率达到86%。研究成果对水驱油田调整开发对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胡亚斐吴峙颖李佳鸿刘岩谢琳
- 关键词:砂砾岩
- 火山岩气井动态储量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气藏单井控制储量的确定在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火山岩气藏在横向上物性差异很大,它的动态储量的计算应当考虑火山岩气藏双重介质储渗模式和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特点。通过流动分析,将火山岩动态储量的增加分为未达到拟稳态流阶段和拟稳态流阶段,建立了火山岩气藏井控储量预测数学模型。以徐深1-1井为例,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试井解释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参照试井解释结果,进一步给出了井控储量随时间的变化模式,从而更加有利于确定动态储量,为火山岩气藏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 康浩宋新民刘波胡亚斐王方李华
- 关键词:火山岩气藏动态储量气井
- 水驱油藏经济极限和合理井网密度确定方法被引量:7
- 2018年
- 经济极限和合理井网密度的确定是开发方案设计及开发部署中重要的依据。针对目前水驱油藏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以及经济极限和合理井网密度确定方法的不足,文章用过系统调研评价,推荐了的适用范围广、可靠性强的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济学投入产出原理,建立了经济极限和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模型,提出了图表法求解流程和方法。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计算过程简便直观,可操作性强,计算结果符合油田实际,值得推广应用。
- 侯建锋胡亚斐刘畅赵辉蔚涛
- 关键词:水驱油藏采收率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合理井网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