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江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技术标准专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 2篇色谱
  • 2篇食品
  • 2篇相色谱
  • 1篇单增李斯特菌
  • 1篇叠氮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因子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串...
  • 1篇液相色谱-串...
  • 1篇荧光
  • 1篇源性
  • 1篇孕酮
  • 1篇肉类
  • 1篇食品过敏原
  • 1篇甜菜
  • 1篇同位素

机构

  • 7篇上海出入境检...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深圳出入境检...
  • 2篇浙江清华长三...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市质量监...

作者

  • 7篇郑江
  • 3篇赵超敏
  • 3篇邓晓军
  • 3篇古淑青
  • 2篇张舒亚
  • 2篇闵甜
  • 2篇岳振峰
  • 2篇谌鸿超
  • 2篇蒋静
  • 2篇赖富饶
  • 1篇何宇平
  • 1篇杨娟
  • 1篇杨捷琳
  • 1篇张奕南
  • 1篇詹丽娜
  • 1篇蔡一村
  • 1篇黄新新
  • 1篇黄新新

传媒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色谱

年份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MA-qPCR法检测冷冻基质中非可培养状态(VBNC)副溶血性弧菌被引量:6
2018年
【背景】副溶血性弧菌为冰鲜产品及肉制品中常见的污染微生物,致病性强,危害严重,出入境运输及加工的肉食品常采取冷冻冷藏的处理手段来防止微生物污染及生长,以保持食物新鲜。而残留的部分副溶血性弧菌会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VBNC),从而构成潜在的风险隐患。【目的】建立可用于冷冻食品中VBNC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并探讨其适用性。【方法】将大西洋鲑鱼1:10匀浆,加入终浓度为6.6×10~5 CFU/mL的副溶血性弧菌,-20°C分别诱导10、20、30和50 d。建立实时荧光PCR技术(qPCR)方法,测定其特异性、灵敏度及稳定性。利用PMA-qPCR法对不同冷冻时期样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检测,同时与qPCR、平板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的qPCR方法特异性好,与其他阴性参考株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检测限为19.8 CFU/mL;重复性好,C_q值的变异系数(CV)均在1.5%以下;标准曲线为y=-3.272x+45.310,线性回归系数R^2为0.996,定量范围为1×10~2–1×10~9 CFU/mL。在低温诱导10-50 d后,qPCR法的C_q值在26.32-27.34之间,与诱导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叠氮溴化丙锭(PMA)-qPCR法的C_q值则从诱导前的26.43逐步上升到38.84,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死菌的数量在显著上升。经过比较及统计,PMA-qPCR检测的活菌数均高于平板培养法测出的数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PMA-qPCR特异性及灵敏度高,能有效抑制对死菌的扩增,同时能克服传统平板培养法对VBNC的漏检缺陷,可方便、快捷地用于冷冻食品中受损致病微生物,尤其是进入VBNC状态的细菌检测。
黄新新杨娟郑江何宇平蔡强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冷冻食品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黄油中6种激素的残留被引量:7
2018年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GPC)-气相色谱-质谱(GC/MS)同时测定黄油中雄酮(A)、脱氢表雄酮(DHEA)、睾酮(T)、孕酮(P)、雌酮(E1)、17β-雌二醇(β-E)6种类固醇激素残留的方法。黄油样品用乙酸乙酯/环己烷(1:1,V/V)振荡辅助提取,提取液经GPC柱净化除脂,GPC浓缩液用氮气吹至尽干,然后用乙酸酐和吡啶衍生化,最后,衍生化物经GC色谱柱(HP-5MS,30 m×0.25mm,0.25μm)分离,在SIM模式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6种类固醇激素以外标法定量,在10~500μg/kg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的定量限LOQs(S/N≥10)为4~10μg/kg;添加水平为10μg/kg、50μg/kg、200μg/kg时,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7.2~112%,相对标准偏差为4.2~10%。结果表明,所建方法准确、可靠,已成功用于黄油中6种类固醇激素的检测分析。
赵超敏古淑青郑江邓晓军岳振峰赖富饶闵甜刘绍杰
关键词:激素黄油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肉类特征肽段鉴别及掺假测定被引量:27
2018年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鉴别肉类特征肽段及定量检测羊肉中常见外源肉掺假的方法。样品经蛋白质提取、胰蛋白酶水解和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HRMS)和Proteinpilot软件,实现蛋白质和多肽的鉴定;再通过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BLAST)与Uniprot数据库对比分析,筛选出羊肉、鸭肉、猪肉和鸡肉的20个物种特征性多肽标志物;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系统对羊肉、鸭肉、猪肉和鸡肉的特征性多肽进行了验证和多反应监测(MRM)定量研究。将鸭肉、猪肉和鸡肉分别按照质量分数为1%、5%、10%、20%、50%的比例掺加到羊肉中,得到鸭肉最低掺假检出限为0. 25%、猪肉最低掺假检出限为0. 17%、鸡肉最低掺假检出限为0. 10%。
古淑青詹丽娜赵超敏郑江蔡一村邓晓军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牛肉中孕酮的气相色谱/燃烧炉/同位素比质谱检测
2017年
建立了牛肉中孕酮的气相色谱/燃烧炉/同位素比质谱(GC/C/IRMS)检测方法。牛肉样品用乙腈振荡和超声辅助提取,经Na Cl脱水,有机相离心和旋转蒸发后以Zn Cl2脱脂,然后用LC-C18、LC-Si、LC-NH2固相萃取柱净化,过滤液经半制备液相色谱(Pre-HPLC)的C18柱纯化,最后分析物以GC/C/IRMS系统分析。牛肉中加标外源性孕酮δ13C值为-30.64±0.24‰(n=6),牛肉内源性孕酮δ13C值为-25.70±0.13‰(n=6),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p值=2.23×10-14<0.05)显示,内源性孕酮和外源性孕酮的δ13C值存在显著差异性,且牛肉中加标外源性孕酮δ13C值与孕酮标准溶液的δ13C值无差异性。同时,经模拟实验可知,实际样品中内外源性孕酮混合物的δ13C值与外源性孕酮的δ13C值具有同源性。结果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和准确性好,GC/C/IRMS是鉴别激素来源的有效工具,该方法填补了国内鉴别激素来源技术空白。
赵超敏古淑青郑江邓晓军岳振峰赖富饶闵甜刘绍杰
关键词:牛肉孕酮内源性外源性
转基因甜菜H7-1品系LAMP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2018年
建立了转基因甜菜H7-1品系特异性基因片段检测的LAMP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测试以及实际样品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特异性,能检出质量分数0. 5%的转基因甜菜H7-1品系,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简便快速,可用于现场检测。
谌鸿超蒋静郑江樊彦莉张舒亚杨捷琳
关键词:转基因甜菜LAMP
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因子多重荧光PCR法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及其3种毒力因子的多重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日常食品的检测。方法根据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基因hly A、内化素基因inl A和表面蛋白act A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多重荧光PCR反应体系。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结果该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单增李斯特菌纯培养物的最低检出限410cfu/m L;重复性好,变异系数均小于2%。对84份食品检测结果与传统国标法相符,共检出单增李斯特菌4份,检出率为4.76%。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耗时1 h,比传统方法节约2~5 d。4株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中2株同时含有inl A、act A、hly A 3种毒力基因,另2株为毒力基因act A缺失株,提示目前流行株并非同一来源。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能同时对单增李斯特菌及其3种毒力因子进行快速检测,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为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学检测提供了快速可靠的方法。
黄新新赵冉张奕南郑江蔡强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HLAACTA
小麦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现场快速检测小麦过敏原成分的分析方法,有助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现场和食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样品检测小麦成分。方法运用LAMP建立食品过敏原小麦成分LAMP现场快速检测方法,采用实时浊度仪和显色法进行结果判断,并进行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本方法特异性强,对35个对照样品无交叉反应;方法的灵敏度高,检测限可达到0.01%小麦;方法稳定性好,对0.1%和0.01%小麦样品重复检测结果稳定。通过对市场采集70份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食品标签标示的过敏原成分结果一致。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检测时限短,结果判断准确,可用于过敏原小麦成分的快速检测。
蒋静谌鸿超樊彦莉郑江张舒亚
关键词:食品过敏原小麦环介导等温扩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