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来小音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医学领先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缺血
  • 4篇细胞
  • 4篇急性
  • 3篇血性
  • 3篇重症肌无力
  • 3篇卒中
  • 3篇无力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肌无力
  • 3篇急性缺血
  • 3篇急性缺血性
  • 2篇弹力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弹力图
  • 2篇亚群
  • 2篇症状
  • 2篇症状加重
  • 2篇缺血性卒中
  • 2篇重症

机构

  • 11篇上海市浦东新...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来小音
  • 9篇李龙宣
  • 7篇杨雪莲
  • 5篇孙家兰
  • 4篇卜碧涛
  • 4篇江梅
  • 3篇计海峰
  • 3篇蔡丽瑛
  • 2篇朱玮
  • 1篇黄澍
  • 1篇黄澍
  • 1篇吴菲菲
  • 1篇来小音
  • 1篇张盼
  • 1篇陈玮
  • 1篇庞德芳

传媒

  • 4篇诊断学理论与...
  • 3篇神经损伤与功...
  • 2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支链氨基酸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血中的变化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2022年
目的:分析支链氨基酸(BCAAs)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收集54例MG患者纳入MG组,另设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检测血中BCAAs水平、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比较2组的差异。使用BCAAs喂养EAMG小鼠,评估其肌力变化,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G组患者血缬氨酸、异亮氨酸水平降低,而TNF-α、IL-6、IL-8水平升高(P<0.05)。与正常饮食组相比,BCAAs饮食组小鼠症状较轻且TNF-α、IL-6、IL-8水平降低(P<0.05)。结论:BCAAs有益于改善MG的免疫反应,通过调节BCAAs的代谢或其相关的转运蛋白及信号通路有可能成为调节MG免疫的新切入点。
来小音来小音杨雪莲杨雪莲李龙宣李龙宣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支链氨基酸细胞因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NK和调节性B淋巴细胞亚群失调与症状加重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重症肌无力(MG)做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病情缓解,但症状容易反复,尤其全身型患者甚至发生肌无力危象,淋巴细胞亚群失调被认为是参与MG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NK淋巴细胞及调节...
来小音卜碧涛李龙宣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淋巴细胞亚群
以发作性憋气伴低氧血症为异动症表现的帕金森病一例被引量:1
2019年
帕金森药源性异动症为左旋多巴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复杂。我院收治了1例确诊为帕金森药源性异动症误诊为癫痫的患者。患者为男性,69岁,因"行动迟缓15年,反复发作性四肢抽动伴憋气6个月余,突发意识丧失10 min"于2018年5月2日至我院就诊。患者长期服用多巴丝肼片并出现明显药物并发症。于2017年7月加用雷沙吉兰后稍有好转,于2017年11月开始出现反复四肢抽动,发作时间自数分钟至1 h不等,并逐渐出现抽动时伴明显憋气,2018年5月1日再次四肢抽动后意识丧失后送至我院急诊。患者由于合并有长期服用激素病史,安定类药物和抗癫痫药物对病情控制有一定疗效,故一开始被误诊为癫痫,随着药物的调整和病情的变化,最终确诊为帕金森药源性异动症。该症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剂峰异动症,双相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临床表现多样,而以发作性憋气伴低氧血症导致意识丧失为异动症表现的帕金森病国内外鲜有报道。因此,合并帕金森病患者如要诊断癫痫,首先应排除异动症可能。药物的合理使用在帕金森病中晚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杨雪莲蔡丽瑛来小音江梅
关键词:帕金森病癫痫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浆miRNAs水平与房颤发生间的关系
2017年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患者外周血浆中的一组miRNAs水平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其是否伴发房颤分为房颤组(70例)与非房颤组(631例),另选择6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血浆中一组miRNAs分子的变化;观察伴不同类型房颤与非房颤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中的miRNAs差异表达;并进一步用Logistic回归分析miRNAs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伴房颤发生间的关系。结果:血浆中miR-328、miR-29b和miR-150水平在房颤组、非房颤组与对照组间存在差异表达(P<0.05;P<0.01);不同于miR-328和miR-150,miR-29b在伴阵发性房颤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中的水平显著低于非房颤组缺血性卒中患者及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中的miR-328、miR-29b及miR-150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伴发房颤密切相关;miR-29b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伴发阵发性房颤密切相关。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浆中一组特异性miRNAs分子,特别是miR-29b有望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否合并房颤的生物学预警指标。
胡荣郭庞德芳黄澍沈振坤陈玮杨育伟来小音朱玮吴菲菲计海峰吴大玉江梅孙家兰李龙宣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心房颤动微小RNA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水平与疾病及程度间相关性探讨
2018年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5,GRK5)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障碍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和门诊的AD患者,根据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分为轻度AD(27例)和中-重度AD组(37例),另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GRK5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外周血GRK水平与患者疾病间的相关性。结果:轻度[(7.58±0.50)ng/m L]及中-重度AD组[(4.37±0.26)ng/m L]外周血淋巴细胞中GRK5水平与对照组[(15.65±0.74)ng/m 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度AD组与中-重度AD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GRK5蛋白水平与MMSE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2=0.678 1)。结论 :AD患者存在GRK5水平下降;外周血淋巴细胞GRK5可能作为早期诊断AD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
孙家兰黄澍来小音朱玮胡荣郭李龙宣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损害
mSOAR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预后风险预测价值的探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改良SOAR(Stroke subtype,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classification,Age and prestroke modified rankin,m SOAR)评分对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出院时发生不良预后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公利医院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收治的AIS患者1 461例,记录年龄、性别、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卒中前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等信息,并于入院时使用m SOAR量表进行评分。所有患者出院时均行m RS评分,以出院时出现死亡或重度残疾(m RS≥4分)作为不良预后事件。结果:出院时382例(26.1%)患者出现不良预后事件。在m SOAR评分1~6分之间,每增加1分,患者出院时存在残疾的风险都会有显著增加(P<0.001),出院时不良预后风险在m SOAR评分0~3分组与4~8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 SOAR评分预测患者出院时不良预后风险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68(95%CI为0.844~0.891)。结论:m SOAR量表对我国AIS患者出院时发生不良预后事件的风险预测能力较强。
计海峰杨雪莲姚峪岚蔡丽瑛来小音吴大玉徐瑜梅江梅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量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急性脑梗死早期血清lncRNA XIST和miR-92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外周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物(lncRNA XIST)和微小核糖核酸(miRNAs)-92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纳入梗死组,健康体检者48例纳入对照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7分者纳入轻型梗死组,NIHSS≥7分者纳入重型梗死组。于脑梗死后48 h和(或)14 d,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lncRNA XIST和miR-92a水平,并进行不同组别间的比较。Pearson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lncRNA XIST和miR-92a水平与梗死患者NIHSS评分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后48 h时,梗死组患者血清中lncRNA XIST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miR-92a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脑梗死后48 h时,重型梗死组患者血清中lncRNA XIST相对表达量低于轻型梗死组,miR-92a的水平为高于轻型梗死组(均P<0.01)。发病后14 d患者血清中lncRNA XIST相对表达量高于发病后48 h,miR-92a的水平低于发病后48 h(均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lncRNA XIST水平与NIHSS评分负相关,miR-92a水平与NIHSS评分正相关(均P<0.01)。lncRNA XIST和miR-92a都是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脑梗死早期血清lncRNA XIST和miR-92a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可望作为脑梗死后潜在的新分子干预靶点。
汪璐赵萍张欣语来小音李龙宣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小分子RNA神经功能缺损
非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常规和血栓弹力图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非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常规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ghy,TEG)参数的变化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非溶栓患者99例,同时选取排除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科其他住院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凝血常规和TEG指标进行检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卒中组分为轻度卒中组48例,中重度卒中组51例,后者根据病程30 d时NIHSS评分改善情况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进一步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各组TEG参数之间的差异,分析其与症状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卒中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D-D)均增高,并且在中重度卒中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中重度卒中组中血栓最大振幅和血凝块力学强度G值及血凝块形成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中重度卒中组相比,轻度卒中组凝血反应时间和血凝块形成时间明显增高(P<0.05),FIB和血凝块溶解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预后不良组的K值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卒中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凝血常规联合TEG参数检测可能对判断卒中严重程度及衡量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来小音胡荣郭孙家兰张瀚文吴国炉李龙宣杨雪莲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凝血常规
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与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加重及缓解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患者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变化,分析其与患者症状加重或缓解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51例全身型MG患者在病情加重及缓解的不同时期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变化,分析其与症状波动之间的关系,另设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加重期MG患者血中的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CD4+CD45RA+原始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54%±1.88%比7.95%±3.45%,P<0.05;11.42%±6.97%比24.98%±7.86%,P<0.05);而MG患者加重期血中的CD4^+CD45RO^+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35.06%±8.78%比30.82%±8.43%;35.06%±8.78%比30.09%±7.53%,P均<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淋巴细胞百分比在MG诊断中的价值,患者血中的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CD4+CD45RA+T淋巴细胞诊断全身型MG发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13和0.900(P<0.05);CD4^+CD45RO^+T淋巴细胞诊断MG症状加重的AUC为0.675,其最佳临界值为32.06%。结论:检测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CD4^+CD45RA^+T淋巴细胞百分比对全身型MG的发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而CD4^+CD45RO^+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全身型MG患者的症状波动相关,有可能成为衡量其病情变化的标志物。
来小音孙家兰胡荣郭杨雪莲吴国炉李龙宣卜碧涛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T淋巴细胞亚群
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通过减弱血脑屏障损伤和氧化应激改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引起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euroserpin,NS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使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治疗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构造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组、1 h tPA组(再灌注1 h MCAO+tPA)、1h tPA+NSP组(再灌注1 h MCAO+tPA+NSP)、4 h tPA组(再灌注4 h MCAO+tPA)及4 h tPA+NSP组(再灌注4 h MCAO+tPA+NSP)。采用改良神经严重性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 severity score,mNSS)、Rota-Rod电机测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改变,采用干湿法和TTC染色评估大鼠脑水肿和脑梗死面积,采用伊文思蓝染色法、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法检测大鼠血脑屏障完整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脑组织中半胱门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ell lymphoma factor 2,Bcl-2)的表达以及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NSS结果显示,1h tPA+NSP组及4 h tPA+NSP组(联合干预组)分别低于1 h tPA组和4 h tPA组(P<0.05)。Rota-Rod电机测试结果显示,各联合干预组分别长于1 h tPA组和4 htPA组(P<0.05)。各联合干预组脑水肿体积和脑梗死面积均优于相同再灌注时间单纯tPA干预组。各联合干预组MDA含量低于相同再灌注时间单纯tPA干预组(P<0.05),各联合干预组SOD及GSH-Px活性高于相同再灌注时间单纯tPA干预组(P<0.05)。各联合干预组Caspase-3表达低于相同再灌注时间单纯tPA干预组(P<0.05)。各联合干预组Bcl-2表达高于相同再灌注时间单纯tPA干预组(P<0.05)。结论NSP可以改善tPA干预后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可能是NSP减弱了脑缺血时血脑屏障的损伤和氧化应激�
杨雪莲江梅来小音蔡丽瑛计海峰李龙宣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