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强

作品数:13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机械工程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弹性车轮
  • 10篇车轮
  • 6篇有限元
  • 3篇有限元法
  • 3篇轮胎
  • 3篇刚度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指尖密封
  • 2篇密封
  • 2篇结构参数
  • 2篇垂向刚度
  • 1篇多孔介质
  • 1篇多孔介质模型
  • 1篇旋转机械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分析
  • 1篇有限元模型
  • 1篇载荷
  • 1篇障碍物
  • 1篇蒸发制冷

机构

  • 13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作者

  • 13篇王强
  • 10篇赵又群
  • 8篇付宏勋
  • 7篇杜现斌
  • 4篇林棻
  • 3篇胡娅萍
  • 3篇吉洪湖
  • 2篇张彬彬
  • 2篇肖振
  • 1篇张明杰
  • 1篇闫乐乐
  • 1篇朱明敏
  • 1篇唐玫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兵工学报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弹性车轮径向刚度和阻尼模型的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新型机械弹性车轮刚度特性,利用曲梁理论建立了弹性基础封闭圆环曲梁模型,对车轮刚度与轮抗弯刚度、铰链组弹性基础刚度及激振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合车轮静态和动态试验分析结果,验证了根据曲梁理论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车轮刚度与车轮变形量、变形速率及激振频率之间的解析关系。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车轮刚度和阻尼的非线性解析模型,该模型反映了车轮变形量和激振频率对车轮刚度的影响,以及车轮变形速率和激振频率对车轮阻尼的影响,从而为车轮结构振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王强赵又群杜现斌付宏勋
关键词:阻尼特性非线性模型
载荷与径向刚度对机械弹性车轮包容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解决机械弹性车轮在不平路面的冲击振动传递问题,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能,该文基于弹性滚子接触模型、有限元分析及试验测试方法对车轮的包容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车轮有效路形的分析,揭示了负荷和径向刚度对车轮包容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车轮径向刚度一定的条件下,有效路形幅值随负荷的增加而减小,但有效路形扰动长度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在负荷一定的条件下,有效路形幅值随车轮径向刚度的增加而增大,扰动长度随之增加而降低。利用有限元模型和台架试验对车轮的低速稳态包容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车轮垂向动态力学响应随负荷和径向刚度变化的规律,在径向刚度一定的条件下,车轮垂向力响应随负荷的增加由抛物线形过渡到马鞍形,在负荷一定的条件下,车轮垂向力响应随径向刚度的增加而增大,分析结果反映了该车轮实际包容特性的客观规律性。该研究为机械弹性车轮结构优化及整车振动特性分析提供了参考。
王强赵又群付宏勋张彬彬
关键词:轮胎有限元法载荷
机械弹性车轮侧向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深入研究机械弹性车轮侧向力学特性,基于理论及数值仿真的方法对车轮侧向刚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利用能量法建立了0轮单元侧向刚度理论模型,并得到影响车轮侧向刚度的主要因素.在简化机械弹性车轮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车轮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针对不同垂向载荷、0轮几何结构参数以及橡胶层剪切模量,对机械弹性车轮进行了侧向刚度特性的仿真试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垂向载荷、橡胶层剪切模量的增大,车轮侧向刚度均增大;随着0轮断面高宽比的增大,车轮侧向刚度呈减小趋势.通过对车轮侧向刚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及数值分析,可为优化车轮刚度特性及改进车轮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付宏勋赵又群杜现斌王强肖振
关键词:侧向刚度
机械弹性车轮疲劳寿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提高机械弹性车轮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对其疲劳寿命进行了研究。结合机械弹性车轮的结构及承载方式,建立了疲劳试验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幅值、频率相同的正弦载荷和余弦载荷模拟车轮骨架载荷循环过程;基于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分析表明:车轮骨架的疲劳破坏主要集中在弹性环组合卡与铰链组的连接部位,最小疲劳寿命为4.03×10^5次;随着铰链组个数、铰链组横截面积的增加,疲劳寿命呈非线性增加;随着实际负荷的增加,疲劳寿命呈下降趋势。
张明杰赵又群杜现斌王强肖振
关键词:有限元模型应力分析
机械弹性车轮结构参数对承载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提高机械弹性车轮的承载能力,对影响车轮承载特性的因素进行研究。基于车轮的多体结构及0轮分层结构,建立了机械弹性车轮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0轮厚度和弹性环截面边长等结构参数对机械弹性车轮承载特性的影响,揭示了车轮结构参数的改变对承载特性影响的规律,为机械弹性车轮结构及整车动力学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张彬彬赵又群王强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结构参数
胎圈结构参数对机械弹性车轮接地压力分布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进一步掌握机械弹性车轮的接地特性,该文着重研究了胎圈结构参数对车轮接地压力分布的影响。建立了车轮胎圈曲梁模型,通过对车轮承载变形的理论分析,确定影响车轮接地特性的结构参数为胎圈断面高宽比、弹性环断面高宽比和弹性环分布位置。针对不同的胎圈结构参数,建立对应的车轮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其作静态接地特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减小胎圈断面高宽比、弹性环断面高宽比或弹性环分布系数,可不同程度地增大车轮接地长度和接地面积,并使车轮平均接地压力和接地压力偏度值减小。对比不同胎圈结构参数的车轮,其接地长度最大增加7.2%,接地面积最大增加21.6%。该文为优化机械弹性车轮的接地特性提供了参考。
付宏勋赵又群林棻杜现斌王强朱明敏
关键词:轮胎有限元法结构参数
侧倾角对机械弹性车轮刚度及接地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为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对一种新型非充气式机械弹性安全车轮在不同侧倾角工况下的刚度特性及接地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充分考虑0轮体层合结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包含橡胶材料的不可压缩性、大变形及车轮与地面接触非线性等特征的机械弹性车轮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加载试验对模型进行了精度验证。将车轮刚度特性及侧倾接地特性的仿真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侧倾角对车轮垂向刚度、下沉量、接地印迹及压力分布等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轮的垂向刚度随侧倾角的增大而减小;侧倾角的存在加剧了车轮胎肩部位的应力集中,使接地区域压力分布的均匀性变差。研究结果为分析机械弹性车轮侧倾特性、0轮胎面的不均匀磨损及其结构优化等提供了参考。
赵又群杜现斌林棻王强付宏勋
关键词:安全轮胎侧倾角垂向刚度有限元法
考虑磨损效应的指尖密封瞬态泄漏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接触式指尖密封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磨损,而磨损又会改变其泄漏特性进而影响旋转机械的效率。为了揭示磨损对指尖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指尖密封多孔介质流动分析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考虑转子离心膨胀和磨损效应的指尖密封瞬态泄漏特性数值分析模型,数值研究了转速和安装过盈量对指尖密封磨损及其对应的泄漏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考虑磨损效应时,指尖密封泄漏量随磨损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转子转速越低,泄漏量降低至最小值所需的磨损时间越长,但最小泄漏量及其所对应的瞬态配合过盈量始终一致;安装过盈量越小,泄漏量降低至最小值所需的磨损时间越短,但最小泄漏量所对应的瞬态配合过盈量始终一致;此外,在任意磨损时刻,密封上下游压差越大泄漏量也越大。
王强吉洪湖胡娅萍杜春华
关键词:磨损多孔介质模型旋转机械
飞行器简化模型热管理系统的非稳态仿真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某简化的飞行器模型提出了一种以燃油、隔热毡和蒸发冷却液同时作为机体热沉的机载综合热管理方案,建立了包括结构热防护、设备舱、燃油和液体蒸发制冷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维热流体仿真软件Flowmaster构建了该系统的仿真网络模型,并进行了飞行器热管理非稳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热管理方案可以有效地实现飞行器超音速飞行时的温度控制;在典型仿真条件下,设备舱气温首先迅速上升,然后分别被控制在约70℃和100℃;燃油温度在前280 s上升逐渐加快,然后缓慢上升,最终达到约65℃,此时燃油耗尽;隔热毡温度在前50 s内快速上升,之后基本稳定不变,内外表面温差大于140℃。
唐玫胡娅萍王强吉洪湖
关键词:热管理
基于多孔介质的指尖密封各向异性传热模型被引量:7
2017年
在指尖密封多孔介质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将指尖密封片之间的接触传热附加于固体导热之中,之后通过对密封固体结构与结构内流体的耦合各向异性传热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指尖密封各向异性传热数学模型;基于商业软件Fluent中的用户自定义标量(UDS)方程功能,开发了多孔介质各向异性传热数值计算模块,并数值模拟了指尖密封结构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结果表明:指梁与指尖靴区域的各向异性有效导热系数张量与孔隙率、径向和周向位置以及轴向接触热阻等因素相关;指尖密封最高温度出现在指尖靴与转子接触面的略下游处;与各向同性传热模型相比,采用各向异性传热模型时,指梁下部和指尖靴区域沿径向和轴向存在较大温度梯度,但温度沿周向的变化两者均很小;泄漏量随着压差的增加逐渐增大,随着转子转速的增加基本不变;指尖密封最高温度值随着压差的增加逐渐减小,随着转子转速的增加逐渐增大。
王强胡娅萍吉洪湖
关键词:指尖密封多孔介质温度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