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英化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棉花
  • 2篇棉花黄萎病
  • 2篇菌数
  • 2篇黄萎病
  • 1篇定殖
  • 1篇芽孢
  • 1篇杀菌剂
  • 1篇生态结构
  • 1篇生物菌
  • 1篇生物菌肥
  • 1篇生物杀菌剂
  • 1篇田间
  • 1篇田间防效
  • 1篇内生拮抗细菌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 1篇农作物产量
  • 1篇培养基
  • 1篇种子
  • 1篇种子处理

机构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德瑞化工...

作者

  • 4篇陈英化
  • 3篇刘大群
  • 3篇李爱霞
  • 3篇张汀
  • 3篇李亚宁
  • 1篇孟庆芳
  • 1篇冯丽娜
  • 1篇刘景坤
  • 1篇杨德慧

传媒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棉花黄萎病内生拮抗细菌L-4-2的鉴定及定殖被引量:10
2012年
从棉花健株茎内分离筛选到一株棉花黄萎病内生拮抗细菌L-4-2,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通过逐步提高药物质量浓度的方法,获得能在含利福平100mg/L NA培养基中生长并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Kleb)拮抗活性稳定的L-4-2抗性菌株,测定L-4-2在棉花根、茎内的定殖能力。结果表明,拮抗菌L-4-2能在棉花根、茎内很好地定殖和传导;接种第7天根内的定殖数量达到最大,为2.3×105 cfu/g;接种第14天茎内定殖数量达到最大,为1.6×105 cfu/g;随后在根、茎内的定殖数量有所下降;接种35d后在棉花根、茎内仍有很强的定殖能力,定殖数量分别为9.6×103 cfu/g和3.24×104 cfu/g。
陈英化李爱霞冯丽娜孟庆芳李亚宁张汀刘大群赤国彤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内生拮抗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定殖
一种固体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物生物菌肥,生物菌体为芽孢杆菌,所述的芽孢杆菌活菌数≥10亿个/克。所述的芽孢杆菌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不含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具有肥效好,抗逆性强,具有改良土壤微生态结构的综合效果。其...
赤国彤陈英化李亚宁李爱霞张汀刘大群
文献传递
70%噻虫胺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的研制及其对棉蚜的防治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筛选出能够有效防治棉花苗期蚜虫的高效种子处理剂,对70%噻虫胺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的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润湿分散剂、成膜剂、防沉降剂等助剂的筛选,采用高速多功能粉碎机初步混合粉碎,气引式粉碎机深度粉碎,确定其较优配方为:噻虫胺质量分数为70%;润湿剂分散剂农乳1601和NNO(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8%;成膜剂PEG8000质量分数为5%;碱性染料玫瑰精质量分数为1.4%,防沉降剂白土和黄原胶以质量比3∶1复配,总质量分数为4%,其余白炭黑补齐。用上述配方所制备的70%噻虫胺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各项指标合格。通过田间防蚜药效试验发现,70%噻虫胺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制剂用量1 000g/100kg种子对棉花苗期蚜虫30d的防效达92.64%,显著高于对照药剂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杨德慧柳海营陈英化刘景坤赤国彤
关键词:噻虫胺棉蚜田间防效
一种玫瑰黄链霉菌微生物杀菌剂颗粒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玫瑰黄链霉菌微生物杀菌剂颗粒剂,生物菌体为玫瑰黄链霉菌变种0116,所述的活菌数≥10亿个/克。活菌包括链霉菌孢子和菌丝。制备方法是:将PDA上培养4-5天的链霉菌转接于种子培养基,3天后,将种子培养基转接...
李亚宁李爱霞赤国彤刘大群陈英化张汀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