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甫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8标iTRAQ技术结合2D LC-MS/MS分析大鼠再生肝的差异蛋白质组被引量:5
- 2010年
- 首次应用8标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技术结合2D LC-MS/MS(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以部分肝切除的大鼠为模型,全面分析了再生早期(6、12 h)、中期(24、48 h)和晚期(72、120 h)肝脏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共鉴定357种蛋白质,6个时间点共有60种蛋白质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手术切下的正常肝组织)有显著差异。其中,ADH1(Alcohol dehy-drogenase 1)和PRDX1(Peroxiredoxin 1)等的表达变化趋势与已有报道相同,GO(Gene ontology)的蛋白质功能注释提示ADH1、CAT(Catalase)、ENO1(Enolase 1)和APOA1(Apolipoprotein A-Ⅰ)等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和能量供给等方式参与肝再生调控。聚类分析表明,术后12 h和24 h蛋白质的整体表达模式相似,6 h与此二者相近,48 h和72 h相似,而120 h与这些时间点相差最远。该研究验证了8标iTRAQ是并行处理多组样本的有效技术,适合于生理和病理过程多时间点蛋白质组的定量差异分析,可以监控关键分子的动态变化,更易发掘重要的调控靶点分子。该文为进一步探讨肝再生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 张一甫秦兆宇刘晓慧林成招贺福初
- 关键词:ITRAQLC-MS/MS肝脏再生差异蛋白质组
- 大鼠肝再生中脂肪滴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
- 肝脏的再生机制是肝脏研究中一个关键而复杂的问题。对于这一涉及复杂调控网络的多阶段生理过程,全面系统的展示其分子基础至关重要。近几年,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肝再生分子机制提供了技术平台,迅速推进了肝再生相关效应因子...
- 张一甫
- 关键词:肝脏再生动物实验蛋白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