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直喷
  • 2篇喷油
  • 2篇喷油器
  • 2篇开环
  • 1篇直喷汽油机
  • 1篇闪急沸腾
  • 1篇喷雾
  • 1篇喷雾特性
  • 1篇汽油
  • 1篇汽油机
  • 1篇燃烧
  • 1篇燃烧过程
  • 1篇燃烧器
  • 1篇燃烧器结构
  • 1篇燃油
  • 1篇微型燃烧器
  • 1篇结构尺寸
  • 1篇过热度
  • 1篇壁面
  • 1篇壁面温度

机构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徐斌
  • 3篇李明
  • 2篇吴健
  • 2篇许敏
  • 2篇张玉银
  • 1篇苗家轩
  • 1篇李博
  • 1篇罗丽

传媒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内燃机学报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采用外开环喷油器的直喷汽油机燃油湿壁问题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激光诊断技术对外开环喷油器进行详细的喷雾测试,然后对AVL-Fire三维软件中的喷雾模型进行精确标定,最后用标定好的模型来对直喷发动机在不同喷油策略(变喷油器喷孔锥角、变喷油时刻及两段喷射)下缸内燃油湿壁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喷油器喷孔锥角对碰壁量无明显影响.然而不同的喷油时刻可以明显影响累积燃油湿壁量,当喷油时刻由460,°CA推迟到520,°CA时累积燃油碰壁量减小,压缩上止点时残留油膜质量增加.而采用两段喷射后可以对累积燃油碰壁及油膜生成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与单段喷射相比,优化后的两段喷射累积燃油碰壁量、最大油膜量以及上止点时残留油膜量分别降低38%、49%和68%.
李明张玉银徐斌罗丽吴健许敏
关键词:直喷汽油机喷雾
微型热光电系统燃烧器结构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2013年
强化微燃烧器内部燃烧过程,对提高微型热光电系统能量输出和实现较低排放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这一目的,本文进行了不同结构尺寸的微燃烧器的燃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微燃烧器形状,能够改善燃烧器内部燃烧反应过程,从而提高微型燃烧器的外壁面温度和辐射强度,并且能够降低排放;在试验的燃烧器结构中,平板1型具有较高壁面平均温度和较低的CO、HC排放。
李博吴健徐斌苗家轩李明
关键词:微型燃烧器结构尺寸壁面温度
外开环直喷喷油器在不同燃油过热度下的喷雾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平面激光米氏散射和相位多普勒干涉(PDI)等激光测试技术,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对不同燃油过热度下外开环直喷发动机喷嘴的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测试燃料选用具有固定沸点和饱和蒸气压的正己烷。宏观特性通过喷雾贯穿距、喷雾角与喷雾宽度进行量化,微观特性主要关注索特平均直径(SMD)与粒径分布。采用环境压力与饱和蒸气压之比(pa/ps)作为衡量过热度的无量纲参数。研究表明:过热度由非闪沸区增大到完全闪沸区,喷雾结构由空锥的"伞"形变为实体的"钟"形。随着过热度的增大,喷雾贯穿距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拐点发生在pa/ps为0.3附近。喷雾角在过热度较小(pa/ps>0.3)时基本上保持不变;过热度超过一定值(pa/ps<0.3)时喷雾角开始明显减小。SMD与粒径分布也表明:增大过热度,喷雾雾化变好,尤其在过热度由非闪沸过度到完全闪沸区(pa/ps由1.55降到0.11)时,SMD由16.03μm降到7.78μm,DV90由26.05μm降到12.89μm。
李明徐斌许敏张玉银
关键词:闪急沸腾喷雾特性过热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