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光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夏季
  • 3篇夏季降水
  • 3篇降水
  • 2篇气象
  • 2篇气象学
  • 2篇海洋气象
  • 2篇海洋气象学
  • 1篇遥相关
  • 1篇水汽
  • 1篇水汽通量
  • 1篇气候
  • 1篇气候模式
  • 1篇气旋
  • 1篇气旋性环流
  • 1篇潜热
  • 1篇区域气候
  • 1篇区域气候模式
  • 1篇热力
  • 1篇热力差异
  • 1篇环流

机构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3篇王红光
  • 2篇齐庆华
  • 2篇蔡榕硕
  • 1篇谭红建

传媒

  • 2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夏季中国东部地区海陆温差变异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1957-2010年中国东部(105°E以东)355个站点的温度、降水观测资料和Hadley中心的HadISST海温再分析资料以及EOF等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东部地表气温和邻近海域海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了一个用于表征夏季中国东部与邻近海域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温差序列,探讨了该序列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夏季海陆表面温度变化的强信号区分别位于中国黄海、东海北部及邻近海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2)夏季强信号区的海陆温差序列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约为4-6、8和15a的变化周期.此外,在2000年前后7月海陆温差发生明显转折,在1957-2000年期间,海陆温差幅度有下降的趋势,2000年之后则有上升的特点,并且与中国东部降水相关关系也不同;(3)6月份的海陆温差与中国东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7月份则与中国长江中下游及南部地区的降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夏季中国东部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变化可能对中国东部的降水有重要的影响.
王红光蔡榕硕齐庆华谭红建
关键词:海洋气象学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降水
夏季中国东部地区海陆温差与降水的关系
本文利用1957~2010年中国东部355个站点的降水和温度资料、Hadley中心的HadISST海表温度资料和 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夏季(6~8月)我国东部地区地表气温和东中国海及邻...
王红光
关键词:夏季降水区域气候模式气旋性环流
东亚及邻近地区海表潜热和水汽通量与中国大陆夏季降水量距平的遥相关性
2013年
基于NCEP/NCAR潜热通量和风场等资料及中国大陆台站的降水量观测数据,利用SVD方法计算了前期(冬季和春季)和同期(夏季)东亚及邻近地区海表潜热通量、上空水汽输送通量分别与中国大陆夏季降水量异常变化的耦合模态,文中分析了第一耦合模态(最佳遥相关型)的时空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前期和同期潜热通量与夏季降水量距平最佳遥相关的关键海区存在着差异,前期冬季主要为黑潮流域和孟加拉湾(正相关)及北赤道流区(负相关),而前期春季和同期主要为印-太暖池等海区,潜热通量异常基本呈正负值区相间的带状分布,并均显著与我国大陆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南北反位相分布相对应,其中,夏季降水异常变化的显著区主要为我国华南地区以及与其降水异常呈反位相变化的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前期和同期潜热通量和降水量异常最佳遥相关型具有显著的2 ~7a年际振荡特征和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并于上世纪70年代初经历了显著气候跃变.水汽输送通量与降水量距平最佳遥相关的关键海区主要为我国南海海域和孟加拉湾以及东海黑潮流域,尤其在前期春季和同期夏季,对应的我国大陆夏季降水异常的显著变化区域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与其降水异常呈反位相变化的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东部.同样其前期和同期最佳遥相关型存在着显著2~8a年际振荡特征和明显长期变化趋势,除前期冬季外,各相关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也经历了显著气候跃变.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及邻近地区海表潜热和上空水汽输送异常时空配置的形成及其持续性和季节演变可能是中国大陆夏季降水量发生异常变化的重要前提.
齐庆华蔡榕硕王红光
关键词:海洋气象学夏季降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