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改

作品数:28 被引量:202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黄鱼
  • 10篇小黄鱼
  • 9篇黄姑鱼
  • 5篇形态性状
  • 5篇性状
  • 5篇养殖
  • 5篇维生素
  • 4篇维生素E
  • 4篇抗氧化
  • 4篇非特异性免疫
  • 3篇幼鱼
  • 3篇饲料
  • 3篇体质量
  • 3篇通径
  • 3篇通径分析
  • 3篇维生素C
  • 3篇军曹鱼
  • 3篇氨基酸
  • 2篇代鱼粉
  • 2篇豆粕

机构

  • 21篇浙江省海洋水...
  • 14篇浙江海洋大学
  • 4篇浙江海洋学院
  • 3篇广东海洋大学
  • 3篇象山县水产技...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8篇王立改
  • 21篇詹炜
  • 20篇楼宝
  • 18篇刘峰
  • 17篇徐冬冬
  • 11篇毛国民
  • 8篇马涛
  • 3篇刘阳阳
  • 2篇鲁琼
  • 2篇吕小康
  • 1篇周歧存
  • 1篇丁国芳
  • 1篇肖志忠
  • 1篇蒋日进
  • 1篇詹伟
  • 1篇汪波

传媒

  • 6篇浙江海洋学院...
  • 3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海洋与湖沼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营养学报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河北渔业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8
  • 4篇2017
  • 1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对军曹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王立改周歧存赵娟
关键词:军曹鱼维生素E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
维生素E对中华绒螯蟹饲料脂肪利用的保护作用研究
本论文以中华绒螯蟹幼蟹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维生素E与脂肪、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脂肪及维生素C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重点研究了维生素E对中华绒螯蟹饲料脂肪利用的保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维生素E可以保护脂肪在体内利用...
王立改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维生素E氧化鱼油非特异性免疫抗病力
黄姑鱼肠道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1
2022年
本研究旨在建立黄姑鱼(Nibea albiflora)肠道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为海水鱼类肠道功能及其发病机制相关研究提供细胞模型。以黄姑鱼肠道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胰蛋白酶(0.25%)、胶原蛋白酶(1 mg/mL)和透明质酸酶(0.16 mg/mL)联合消化法对肠道组织进行不同时间(0、20、40、60和80 min)的消化,并对消化后的肠道细胞及残留肠道组织分别进行台盼蓝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再通过显微镜观察确定终止细胞消化的最佳时间。在此基础上,对肠道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在传代培养过程中,通过分析细胞形态、细胞生长曲线和肠道上皮细胞标志性蛋白表达等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黄姑鱼肠道组织在消化40 min时便可以得到较多的肠道上皮细胞,在消化60 min时可以得到更多的细胞团,至80 min时肠道上皮细胞基本从基膜上全部消化下来,因此,本研究建议在40~60 min终止细胞消化为宜。所培养的传代肠道细胞呈"铺路石"形态,生长曲线呈明显的"S"形,经角蛋白-18(CK-18)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进一步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上皮细胞标志性蛋白封闭蛋白(Claudin)、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碱性磷酸酶(AKP)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培养的传代细胞中均有表达。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分离培养的细胞即为黄姑鱼肠道上皮细胞。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黄姑鱼肠道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为海水鱼类肠道功能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王立改曾延清汪波汪波陈睿毅竺奇慧徐冬冬
关键词:黄姑鱼肠道上皮细胞细胞培养
饥饿对大黄鱼幼鱼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为了研究饥饿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取大黄鱼幼鱼540尾,体重均值为(40.80±3.40)g,分组进行为期0 d(S0)、4 d(S4)、8 d(S8)、12 d(S12)、16 d(S16)、20 d(S20)的饥饿处理,测定背部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测定的大黄鱼背肌的16种氨基酸中,蛋氨酸含量在不同饥饿处理时间之间差异显著(P<0.05),饥饿持续8 d其含量达到最小(0.48%±0.12%),16 d时达到最高(1.62%±0.23%);其余15种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表现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6 d时达到最高,20 d时明显降低。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与上述15种氨基酸一致。在不同饥饿处理组的大黄鱼背肌中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S8组达到最大,为30.90%±0.28%;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在不同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所有处理组均稍大于对照组(S0);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S12组时达到最低,其值为31.87%±0.65%。由上可知,通过适当的饥饿处理,可以改变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从而较好地改善大黄鱼的肉质风味。
刘峰吕小康刘阳阳楼宝楼宝王立改王立改
关键词:大黄鱼饥饿氨基酸肉质
斑石鲷肌肉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评价斑石鲷的营养价值,对斑石鲷的含肉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斑石鲷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斑石鲷的含肉率为56.1%;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8.26%、13.9%、1.48%和1.34%;肌肉中含19种氨基酸,总含量(鲜重)为21.28%,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8.83%,占氨基酸总量的39.1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64.32%;鲜味氨基酸含量为7.78%,占氨基酸总量的36.58%;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含量为35.24%,DHA和EPA含量分别为12.4%和3.74%;肌肉中矿物质元素Ca,Mg和P的含量分别为720、1510μg/g和9930μg/g,微量元素中锌的含量最高(15μg/g),其次为铁(4.9μg/g)。斑石鲷肌肉中富含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且DHA和EPA及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因此斑石鲷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食用鱼类。
王立改鲁琼詹炜陈睿毅肖志忠楼宝
关键词:含肉率肌肉氨基酸脂肪酸
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被引量:60
2016年
为了研究野生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繁殖后代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作用,以随机采集的729尾4.5月龄小黄鱼为研究对象,对每尾个体的体质量(g)和8个形态性状(cm):全长(X1)、体长(X2)、头长(X3)、躯干长(X4)、尾部长(X5)、尾柄长(X6)、尾柄高(X7)和体高(X8)进行准确测定,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别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构建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获得了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进行了养殖小黄鱼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8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中,4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它们是影响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体长(通径系数:0.589)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体质量为因变量(Y),体长(X2)、躯干长(X4)、尾柄高(X7)和体高(X8)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Y=–32.377+3.064X2–1.511X4+14.285X7+4.438X8。模型等式中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指数R2=0.927,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以上分析结果为小黄鱼的选育测量指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峰陈琳楼宝詹炜陈睿毅徐冬冬王立改徐麒翔马涛毛国民
关键词:小黄鱼养殖群体形态性状通径分析
小黄鱼4个地理群体形态差异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研究不同地理群体小黄鱼的遗传分化情况,本次研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采自江苏吕泗(LS)、福建宁德(ND)、山东青岛(QD)和浙江象山(XS)的4个小黄鱼群体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3个形态比例性状中,只有一个性状在4个地理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对33个比例性状进行降维处理筛选出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5.17%,此结果小于85%,所以依靠筛选的6个主成分对4个小黄鱼群体进行区分无法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通过对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成功构建了4个小黄鱼群体的聚类树状图,对4个小黄鱼群体的亲缘关系远近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其中LS、ND和QD小黄鱼群体亲缘关系较近,而XS群体与三者的亲缘关系较远。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过判别函数对4个小黄鱼群体进行判别,其中LS群体判别率最高(97.5%);ND群体判别率最低(80.0%),4个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89.4%,说明通过判别分析对4个地区小黄鱼群体进行判别,具有较高准确性。本次研究采用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对4个小黄鱼地理群体的分析结果一致,均显示4个小黄鱼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但是不同地理群体之间分化程度存在一定差别。
孙琛王肇霖刘峰楼宝陈睿毅陈琳詹炜蒋日进徐冬冬王立改毛国民马涛徐麒翔
关键词:小黄鱼地理群体形态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小黄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小黄鱼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随着过度捕捞及环境的变化,捕捞个体逐渐小型化,野生资源量不断减少,因此,开展小黄鱼的人工养殖、良种培育是未来小黄鱼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2016年4至7月,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轩渔业科技岛,利用620尾人工繁殖的F1代1龄小黄鱼亲鱼,通过人工促熟和激素诱导,获受精卵36万粒,获得初孵仔鱼17万尾,统计得知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6%和62.1%。在水温15.0-22.0℃,盐度26.28,溶解氧5.0-6.0mg/L的条件下,历经60d的培育,育成平均全长5.71±0.73cm的F2代苗种5.8万尾,育苗成活率34.12%。小黄鱼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为小黄鱼的增养殖和良种选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楼宝詹炜陈睿毅刘峰王立改徐冬冬毛国民
关键词:小黄鱼全人工
水温和饥饿对鮸鱼肝脏抗氧化酶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探讨不同水温和饥饿条件下鮸鱼抗氧化酶的变化规律,采用实验生态法分析了实验条件下鮸鱼(体质量234.46±52.85 g)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及其与体质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饥饿导致实验鱼体质量下降,其中水温越高体质量下降越明显:30℃组下降(29.44±7.42)g,显著大于22℃组(9.06±1.47)g和13℃组(4.23±0.93)g。相同水温条件下,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鮸鱼肝脏中SOD和CAT活力均出现明显变化,并且不同水温条件下变化各不相同:13℃组中,SOD和CAT活力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在饥饿2 d时酶活力达到最高值;22℃组中,SOD和CAT从始至终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在30℃高温组中,SOD与CAT活力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SOD活力变化较小,呈现轻微的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同样是饥饿2 d时达到最大值,CAT活力总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同一饥饿时长不同温度处理组中,实验鱼肝脏中SOD和CAT活力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5):除了13℃组在鱼体饥饿2 d时CAT活力0.044±0.006 U/mgprot高于22℃组0.038±0.006 U/mgprot之外,SOD和CAT活力均是22℃组最高,30℃的高温组最低。本研究结果为鮸鱼的高效健康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吕小康刘峰楼宝刘阳阳徐冬冬陈睿毅詹炜王立改毛国民马涛
关键词:鮸鱼水温饥饿胁迫抗氧化酶
黄姑鱼新品系培育研究与应用
2017年
黄姑鱼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经济价笸高等优势,可作为我国南方沿海新型养殖品种。但是,黄姑鱼亲本选育、种质保存及良种推广工作远落后于产业实际需求;养殖品种优势性状退化、耐低温能力差,受寒潮危害严重等现状严重阻碍了黄姑鱼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楼宝徐冬冬毛国民詹炜陈睿毅刘峰王立改
关键词:黄姑鱼品系培育养殖品种养殖产业耐低温能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