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炜

作品数:70 被引量:527H指数:14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黄姑鱼
  • 18篇黄鱼
  • 15篇养殖
  • 12篇小黄鱼
  • 8篇幼鱼
  • 7篇形态性状
  • 7篇性状
  • 7篇牙鲆
  • 7篇大黄鱼
  • 6篇通径
  • 6篇通径分析
  • 5篇杂交
  • 5篇胚胎
  • 5篇胚胎发育
  • 5篇鮸鱼
  • 5篇褐牙鲆
  • 4篇全人工
  • 4篇微卫星
  • 4篇胁迫
  • 4篇海域

机构

  • 55篇浙江省海洋水...
  • 22篇浙江海洋学院
  • 15篇浙江海洋大学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象山县水产技...
  • 2篇集美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69篇詹炜
  • 62篇楼宝
  • 53篇徐冬冬
  • 48篇毛国民
  • 27篇史会来
  • 21篇王立改
  • 20篇刘峰
  • 15篇程国宝
  • 11篇辛俭
  • 9篇薛宝贵
  • 8篇马涛
  • 7篇程丽娜
  • 6篇李三磊
  • 6篇耿智
  • 4篇骆季安
  • 3篇王晓清
  • 2篇郑代明
  • 2篇谢中国
  • 2篇俞淳
  • 2篇张玉荣

传媒

  • 16篇浙江海洋学院...
  • 6篇海洋与湖沼
  • 5篇河北渔业
  • 3篇现代渔业信息
  • 3篇科学养鱼
  • 3篇水产养殖
  • 2篇水产学报
  • 2篇海洋通报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营养学报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15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温和盐度对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是极具海水养殖潜力的高价值经济鱼类。研究不同水温(14~32℃)和盐度(5~45)条件下黄姑鱼受精卵的孵化,结果表明,水温低于17℃和高于32℃时不能孵化;盐度低于15和高于50时也不能孵化。在海水盐度25时,孵化适宜水温为20~29℃,最佳水温为20~23℃;在水温(22.0±0.5)℃时,黄姑鱼孵化的适宜盐度为25~40,最佳盐度为25。通过均匀设计,分析水温(X1)和盐度(X2)对孵化率(Y)的综合影响,获得最佳回归模型为Y=254-4.52X1-2.78X2(R2=0.8808),水温和盐度对回归的贡献率分别为64.8%和55.1%;预测最佳孵化条件为水温20℃、盐度24。
詹炜楼宝耿智李三磊毛国民程国宝徐冬冬史会来
关键词:黄姑鱼水温盐度孵化
三疣梭子蟹生物学特性及繁养殖现状被引量:24
2012年
综述了三疣梭子蟹的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人工繁养殖现状。为合理利用三疣梭子蟹的自然资源,提高其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程国宝史会来楼宝毛国民詹炜徐冬冬薛宝贵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生物学特性
低温胁迫对黄姑鱼(Nibea albiflora)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黄姑鱼抗氧化免疫水平的影响,实验采用逐级梯度降温的方法对4 个温度组黄姑鱼的肝脏中的SOD、CAT 和GPX 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水温从9℃降至8℃后,引起了肝脏中SOD、CAT 及GP...
詹炜陈睿毅楼宝徐冬冬毛国民
高温胁迫对褐牙鲆生长及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4
2010年
为了研究高温对褐牙鲆幼鱼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对其不同温度处理(25、28、30、31、32℃)下的存活、生长、摄食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5℃组、28℃组及30℃组的鱼没有死亡,31℃组的成活率为(95%±1.18%),32℃组的成活率仅为(20.83%±2.20%)。各温度处理组的特定生长率(SGR)、摄食率(FR)和饲料转化率(FCE)和水温的平方呈显著的负相关(SGR:R2=0.93;FR:R2=0.90;FCE:R2=0.86;P<0.01),即25~32℃时,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各处理组的肝脏组织中的SOD及CAT活力随胁迫温度升高而降低。本研究表明32℃是褐牙鲆长期生存的临界上限温度,高温能够显著影响其生长和抗氧化酶的活性。
徐冬冬楼宝詹炜史会来毛国民骆季安程丽娜
关键词:褐牙鲆高温胁迫特定生长率摄食率过氧化氢酶
饥饿对大黄鱼幼鱼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为了研究饥饿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取大黄鱼幼鱼540尾,体重均值为(40.80±3.40)g,分组进行为期0 d(S0)、4 d(S4)、8 d(S8)、12 d(S12)、16 d(S16)、20 d(S20)的饥饿处理,测定背部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测定的大黄鱼背肌的16种氨基酸中,蛋氨酸含量在不同饥饿处理时间之间差异显著(P<0.05),饥饿持续8 d其含量达到最小(0.48%±0.12%),16 d时达到最高(1.62%±0.23%);其余15种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表现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6 d时达到最高,20 d时明显降低。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与上述15种氨基酸一致。在不同饥饿处理组的大黄鱼背肌中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S8组达到最大,为30.90%±0.28%;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在不同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所有处理组均稍大于对照组(S0);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S12组时达到最低,其值为31.87%±0.65%。由上可知,通过适当的饥饿处理,可以改变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从而较好地改善大黄鱼的肉质风味。
刘峰吕小康刘阳阳楼宝楼宝王立改王立改
关键词:大黄鱼饥饿氨基酸肉质
斑石鲷肌肉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评价斑石鲷的营养价值,对斑石鲷的含肉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斑石鲷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斑石鲷的含肉率为56.1%;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8.26%、13.9%、1.48%和1.34%;肌肉中含19种氨基酸,总含量(鲜重)为21.28%,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8.83%,占氨基酸总量的39.1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64.32%;鲜味氨基酸含量为7.78%,占氨基酸总量的36.58%;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含量为35.24%,DHA和EPA含量分别为12.4%和3.74%;肌肉中矿物质元素Ca,Mg和P的含量分别为720、1510μg/g和9930μg/g,微量元素中锌的含量最高(15μg/g),其次为铁(4.9μg/g)。斑石鲷肌肉中富含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且DHA和EPA及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因此斑石鲷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食用鱼类。
王立改鲁琼詹炜陈睿毅肖志忠楼宝
关键词:含肉率肌肉氨基酸脂肪酸
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被引量:60
2016年
为了研究野生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繁殖后代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作用,以随机采集的729尾4.5月龄小黄鱼为研究对象,对每尾个体的体质量(g)和8个形态性状(cm):全长(X1)、体长(X2)、头长(X3)、躯干长(X4)、尾部长(X5)、尾柄长(X6)、尾柄高(X7)和体高(X8)进行准确测定,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别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构建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获得了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进行了养殖小黄鱼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8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中,4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它们是影响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体长(通径系数:0.589)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体质量为因变量(Y),体长(X2)、躯干长(X4)、尾柄高(X7)和体高(X8)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Y=–32.377+3.064X2–1.511X4+14.285X7+4.438X8。模型等式中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指数R2=0.927,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以上分析结果为小黄鱼的选育测量指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峰陈琳楼宝詹炜陈睿毅徐冬冬王立改徐麒翔马涛毛国民
关键词:小黄鱼养殖群体形态性状通径分析
黄姑鱼一龄幼鱼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5
2011年
随机选取一龄黄姑鱼幼鱼362尾,测量其体重、全长、体长、体厚、体高、头长、尾柄长、尾柄高、吻长、吻尖至背鳍起点长、眼径、眼间距共12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揭示了影响黄姑鱼一龄幼鱼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影响黄姑鱼一龄幼鱼体重的主要性状是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和眼间距;体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400**),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高(16.00%);眼间距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0.066**)。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重(0.627 6);决定分析的结果和通径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形态性状对体重总的决定系数∑d=0.904,它与相关指数R2的数值相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经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建立了体质量为因变量,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和眼间距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回归方程为:y=-104.906+4.336 x1+11.654 x2+14.015 x3+7.138 x4+8.761 x5。
薛宝贵辛俭楼宝毛国民史会来程国宝詹炜徐冬冬耿智李三磊
关键词:黄姑鱼形态性状体重通径分析
小黄鱼4个地理群体形态差异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研究不同地理群体小黄鱼的遗传分化情况,本次研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采自江苏吕泗(LS)、福建宁德(ND)、山东青岛(QD)和浙江象山(XS)的4个小黄鱼群体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3个形态比例性状中,只有一个性状在4个地理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对33个比例性状进行降维处理筛选出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5.17%,此结果小于85%,所以依靠筛选的6个主成分对4个小黄鱼群体进行区分无法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通过对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成功构建了4个小黄鱼群体的聚类树状图,对4个小黄鱼群体的亲缘关系远近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其中LS、ND和QD小黄鱼群体亲缘关系较近,而XS群体与三者的亲缘关系较远。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过判别函数对4个小黄鱼群体进行判别,其中LS群体判别率最高(97.5%);ND群体判别率最低(80.0%),4个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89.4%,说明通过判别分析对4个地区小黄鱼群体进行判别,具有较高准确性。本次研究采用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对4个小黄鱼地理群体的分析结果一致,均显示4个小黄鱼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但是不同地理群体之间分化程度存在一定差别。
孙琛王肇霖刘峰楼宝陈睿毅陈琳詹炜蒋日进徐冬冬王立改毛国民马涛徐麒翔
关键词:小黄鱼地理群体形态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大黄鱼(♀)与(鮸)鱼(♂)人工杂交子代胚胎发育研究
鮸鱼和大黄鱼同属鲈形目、石首鱼科,分属于鮸鱼属和黄鱼属,都是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均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鮸鱼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良养殖性状;而大黄鱼以其肉味鲜美的优良品质和市场需求量大的特点,已成...
史会来楼宝毛国民徐冬冬詹炜程丽娜
关键词:鮸鱼大黄鱼杂交后代胚胎发育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