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勇
- 作品数:49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事业:时代转向及历史方位被引量:10
- 2022年
- 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全面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交汇点上,从战略思维与目标导向出发,辨析农业文化遗产的时代转向并判断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方位,既正当其时,又尤为必要。以1920年为始,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事业大致经历了从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农业到乡村振兴的战略转向,从以古鉴今、优先保护到转化利用的原则转向,以及从知识挖掘、战略方案到乡村铸魂的路径转向。由三大时代转向进程中所彰显的基本规律与时代特征可以判断:新时代下,农业文化遗产正处于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螯合的历史方位,今后农业文化遗产事业可能会进一步穿透、聚焦并呈现以“农民利益”为逻辑起点、以“农业文化”为核心价值及以“乡村社会”为重点领域的基本态势。
- 陈加晋卢勇
-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方位
- “首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南农召开被引量:1
- 2010年
- 邵刚卢勇
-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 新作物史:“新”在何处?
- 2023年
- 新作物史理念的提出受到作物景观概念的启发。作物景观概念的英文是cropscape,由crop和scape组成,从landscape(地形、景观、风景)借鉴而来。不过,作物景观并非地理学、生态学意义上静止的概念,而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和考察人类与作物景观之间关系的动态系统或过程集合,主要内容包括作物景观的细节构成、表现特征、演变规律、人类活动对于作物景观的作用以及作物景观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
- 刘启振卢勇
- 关键词:景观概念生态学意义动态系统地理学
- 明代刘天和的治水思想与实践-兼论治黄分流、合流之辨
- 明代治水与保漕、护陵相纠结,形势严峻复杂。刘天和担任总河期间,谋划周详,抓住主要矛盾,快速有效地平抑了洪水。他的治水思想主要包括重视调研数据的搜集分析,主次分明解决矛盾,注重堤防修建等。加之他体恤河工,以人为本,保证了漕...
- 卢勇
- 关键词:明代治水思想
- 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涉农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从事涉农创业,既能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影响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涉农创业意向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如何强化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及建立相应长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
- 伽红凯卢勇施莹
-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计划行为理论
- 中国本草学著作中有关梨的考论被引量:1
- 2021年
- 总结了中国本草学研究中有关梨的历史发展规律及其中包含的思想、经验与启示,从与梨相关的本草学著作、梨的产地分布与品性、梨的药用价值3个方面研究理清了梨在本草学著作中的历史发展轨迹,归纳可入药梨的产地分布与品性,加强对梨药用价值的再认识与向临床治疗的转化。
- 卢勇任思博
- 关键词:考论
- 高等农业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时代,承载着育人与育才的双重任务。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和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应以未来为导向,明晰新时代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和完善通识教育。文章结合通识教育发展理念,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基于学生视角对N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大学生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总体是满意的,在今后的改革与实践中,应将整合性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挖掘农业院校自身特色,完善问题引导下的“实践+课堂”二元教学模式应是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途径,以推动高等农业院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 殷志华卢勇
-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通识教育课程
- 清前中期江南棉纺织业发展探析——以苏州府为中心的考察
- 2023年
- 清前中期,作为传统手工业代表性产业的棉纺织业因为原材料的获取便捷、生产技术体系的渐趋完善、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等优势的影响逐渐发展繁盛。这一时期,以苏州府为代表的棉纺织业中心城市,其棉纺织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主要有棉、染料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棉类衣饰消费增加,相关从业人员增多,棉纺织专业市镇增多等。棉纺织业的繁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棉类市镇因经营特色专门化,女性劳动力的社会地位和就业观念改变等,成为中国传统商品经济迈向近代化的前奏。
- 张志翔卢勇
- 关键词:棉纺织业手工业市镇经济
- 环境适应与技术选择: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被引量:13
- 2021年
-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当下特色农业发展成就最为显著的区域,其典型生产方式与运行模式大致于明清时期臻至成熟。本研究尝试从特色农业发展切入,基于“环境—农业”视角,以厘清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变迁过程中特色农业的演进脉络与逻辑机理。研究发现: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三区一带”的特色农业区划与多种特色农业类型,包括江淮地区的湖荡垛田型农业、江南地区的塘浦圩田型农业、河口海岸带的沙洲滩涂型农业、皖浙南地区的山林复合型农业等,这些特色农业类型构成了当代农业文化遗产的物质基础与独特性来源。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该地区的农业发展要强化对“三区一带”与区域生态环境变迁的关注,深入挖掘特色农业精髓,致力打造特色农业样板区与农业文化遗产带,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并为全国提供乡村振兴的“长三角方案”。
- 伽红凯卢勇陈晖
- 关键词:特色农业长三角明清以来农业文化遗产
- 学术共同体的生成理路、时代特征与使命担当--《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农业与生物类学会历史考略--以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为主线》读后
- 2023年
- 学术共同体是由具有共同问题意识、遵循相同研究范式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群体,他们肩负着学术与国家的双重使命,在科学发展、理论构建、培育专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学术共同体生成过程与时代特征的追问,是理解科学发展规律、厘清科学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农业与生物类学会历史考略——以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为主线》一书便是基于对中国近代农业与生物类学会办会历程的回溯,引发了对学术共同体使命担当的思考。
- 卢勇
- 关键词:学术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