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萍
- 作品数:85 被引量:434H指数:11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长程服用苯巴比妥、氯硝安定、丙戊酸和托吡酯对未成熟脑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探讨治疗血浓度下常用抗癫痫药(AEDs)对未成熟脑损伤的可能性。方法160只健康 SD 大鼠,幼鼠与成年鼠各80只。以 AEDs 血浓度达到临床治疗稳态血浓度为实验剂量,设立健康7日龄幼鼠及2月龄成年 SD 大鼠氯硝安定(CZP)、苯巴比妥(PB)、丙戊酸钠(VPA)、托吡酯(TPM)给药组及正常对照组。每一给药组又分为2周短程及5周长程给药组,每组8只。停药当天称取体重及脑重,尼氏染色及电镜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ELISA 法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免疫组化检测 Bcl-2、Bax 蛋白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结果(1)短程 PB 给药幼鼠血清 NSE 浓度[(8.84±2.10)nmol/L]较正常对照[(6.27±1.27)nmol/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长程 CZP 及 PB 组幼鼠脑重较对照明显减轻,额叶皮层神经细胞减少,神经元超微结构明显异常,血清 NSE 浓度[分别为(8.15±1.67)nmol/L 及(8.07±1.27)nmol/L]较对照[(6.02±1.20)nmol/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x 蛋白表达强于正常对照组(P<0.01),TUNEL 染色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多。结论治疗血浓度下4种 AEDs 中,PB、CZP 可引起发育中脑组织明显而持久的组织学损伤及神经元坏死与过度凋亡。
- 朱海霞蔡方成张晓萍
- 关键词:抗惊厥药
- 干扰组蛋白乙酰化引发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定向分化特定蛋白的异常表达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利用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关键因子Gcn5 shRNA重组质粒转染经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诱导后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并检测心肌早期发育相关结构和功能蛋白表达情况,探讨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MSCs定向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①以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关键因子Gcn5为靶点,用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基凶的pGenSil-1作为载体,构建Gcn5shRNA质粒。②MSCs体外扩增,5-aza诱导后,不同的时间点用脂质体包载Gcn5 shRNA共转染大鼠MSCs,24h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电镜下观察染色质的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Gcn5、心肌结构重链蛋白(myosin heavy chain,MHC)和连接蛋白(Connexin 43,Cx43)的表达状况。结果电镜示经通用阴性质粒HK转染的MSCs细胞,形态与正常MSCs无明显差别,染色质仍以边集状态为主;经干扰质粒转染的MSCs细胞在形态上与正常MSCs细胞无明显差别,但其染色质出现明显的浓缩紧密现象。以β-artin为内参,比较干扰组和阴性对照组Gcn5、Cx43、MHC蛋白,计算出沉默效率分别为86%、58%和67%。结论转染Gcn5shRNA质粒可干扰组蛋白乙酰化平衡,进而影响MSCs体外分化中心肌发育特定蛋白的表达。
- 朱静冯川李莉邓兵田杰张晓萍
- 关键词:乙酰化修饰RNA干扰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 空肠弯曲菌galE变异株临床意义研究
- 束晓梅蔡方成张晓萍
- 该项目通过对CJ野毒株及galE变异株生物及及免疫特征、致周围神经免疫损伤研究,以及galE变异株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和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galE变异株丧失脂寡糖(LOS)外核糖基及神经节苷脂GMl模拟样结构;变异株...
- 关键词:
-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免疫保护性
- 空肠弯曲菌多价DNA疫苗对周围神经的安全性和保护性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评价空肠弯曲菌多价DNA疫苗对周围神经的免疫安全性和保护性。方法以空肠弯曲菌HS:19全菌抗原免疫为阳性对照组,将不同效价的空肠弯曲菌DNA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抗GM1抗体水平;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免疫后小鼠坐骨神经组织结构改变。将上述小鼠免疫后4周的血清注射于健康BALB/c小鼠坐骨神经外膜下,4周后观察被注射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改变;在此基础上,采用空肠弯曲菌HS:19重复攻击方式进行灌胃攻击,以对该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进行评价。结果空肠弯曲菌HS:19全菌抗原经鼻免疫小鼠后诱发了周围神经显著的免疫性损伤,坐骨神经原纤维病变发生率高达66.3%,主要表现为广泛的轴索变性,同时伴有血清抗GM1抗体增高,末次免疫后第4周其P/N值达8.13;将免疫后的小鼠血清注射于健康小鼠坐骨神经外膜下后发生了更加严重的免疫性损伤。而空肠弯曲菌多价DNA疫苗却不能诱导血清抗GM1抗体增高,以其免疫后的血清行神经外膜下注射亦无明显周围神经免疫性损伤发生;另外,其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可有效保护小鼠免遭空肠弯曲菌感染,显著降低被攻击小鼠周围神经组织病变的发生率。结论空肠弯曲菌多价DNA疫苗对周围神经具有安全无毒性和免疫保护作用。
- 郑惠蔡方成钟敏邓兵张晓萍
-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DNA疫苗周围神经安全性
- 淤胆型肝病致VitE缺乏与周围神经损害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淤胆型肝病时血清VitE浓度与周围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2周龄Wistar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病组和VitE治疗组(n=10),建立改良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淤胆型肝病模型。观察6周(至8周龄),检测血清VitE浓度、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观察肝脏、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生物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肝组织病变面积。结果肝病组和治疗组血清DB、TB值较对照组增高倍数分别为62.4、30.0和21.1、10.1;肝病组肝组织病变面积明显大于治疗组(P<0.001);血清中Vit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4)和治疗组(P=0.016);坐骨神经有明显原纤维轴索变性和髓鞘脱失等病理改变,异常半薄切片数明显高于治疗组(P=0.02)。结论体内VitE不足是导致淤胆型肝病周围神经受损的重要原因;补充VitE能有效减轻周围神经损害,同时可明显降低血清TB、DB浓度,有效抑制ANIT所致肝损伤和肝纤维化。
- 詹学王绍映蔡方成张晓萍瞿平
- 关键词:胆汁淤积周围神经损害
- 颅内不同起源肌阵挛致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颅内不同起源的肌阵挛与脑损伤的关系及其病理学特征。方法选择GABAA受体拮抗剂SR95531在成年SD大鼠的初级运动皮层(PMC)、纹状体(CS)、丘脑网状核(NgT)以及L5-HTP在幼年豚鼠桥脑背侧微量注射,建立皮层一丘脑轴起源和脑千起源的肌阵挛动物模型。分别在发作达峰后10min、30min对各组行股动脉取血以检测血清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并留取诱导剂注射部位对侧额叶皮层及海马行HE染色及Nissl染色.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1)PMC组、CS组和NRT组在发作达峰后30min时血清NS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PMC组最明显。(21HE染色见PMC组、CS组和NRT组额叶皮层及海马CA3区神经细胞明显变性及坏死,而桥脑背侧组未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Nissl染色见PMC组、CS组和NRT组额叶皮层神经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减少56.3%-66%,而桥脑背侧组无明显异常。(3)PMC组、CS组和NRT组额叶皮层和海马CA3区凋亡阳性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升高20.4~40.7倍,而桥脑背侧组凋亡阳性细胞计数无明显增加。(4)PMC组、CS组和NRT组额叶皮层和海马CA3区Bax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桥脑背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MC、CS和NRT等皮层-丘脑轴起源的肌阵挛发作可引起额叶皮层、海马神经细胞明显减少等组织学损伤,其损伤的发生与肌阵挛痫性放电激活神经细胞凋亡和坏死过程相关,因而属于惊厥性脑损伤。脑干起源的肌阵挛未见明显异常。
- 何志江曹洁蔡方成张晓萍
- 关键词:肌阵挛细胞坏死
- 抗氧化剂防治抗癫痫药所致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性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维生素E和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抗癫痫药物致周围神经损伤的防治功效。方法不同年龄大鼠(7d和2个月)随机分组后分别灌喂抗癫痫药物及抗氧化剂,并取坐骨神经用于组织病理观察,同时检测坐骨神经组织匀浆和大鼠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补充抗氧化剂后,两年龄组原纤维病变率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和周围神经组织抗氧化能力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GBE和维生素E通过改善体内超氧化-抗氧化平衡,可有效防治抗癫痫药物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
- 钟敏蔡方成张晓萍宋艳
- 关键词:抗癫痫药周围神经抗氧化剂氧化应激
- 麻黄碱对脑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神经可塑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研究麻黄碱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方法:7日龄SD大鼠60只,制成HIBD模型,随机分为麻黄碱组(1.5 mg.kg-1)、D-苯丙胺(D-AMPH,1.0 mg.kg-1)组、三磷酸胞苷二钠(CTP,70 mg.kg-1)组、神经节苷脂(GM1,20 mg.kg-1)组和自然康复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A3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素(SYP)表达的变化,术后4周进行5 d的Morris水迷宫学习和记忆的测试。结果:①麻黄碱组海马CA3区GAP-43和SYP表达水平高于自然康复组(P<0.05),与D-AMPH,CTP组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②各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自然康复组(P<0.05),原平台穿过次数各组明显多于自然康复组(P<0.01)。麻黄碱组逃避潜伏期长于GM1组,原平台穿过次数麻黄碱组少于GM1组,但与CTP和D-AMPH组比无差异。结论:麻黄碱能提高新生HIBD大鼠年长后的空间定向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这种保护作用和麻黄碱减少HIBD后神经元的丢失、促进参与神经元重塑的蛋白分子GAP-43和SYP的表达有关。麻黄碱对HIBD的保护作用和D-AMPH及CTP起同样的效果,而改善新生HIBD大鼠年长后的空间定向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的效果稍差于GM1,这可能和麻黄碱的剂量有关。
- 李石志肖农张晓萍
- 关键词:麻黄碱神经可塑性
- 大鼠惊厥持续状态及培养海马神经元惊厥样放电后的BDNF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结合在体和体外实验,探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惊厥发作后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生后20天幼年(IRs)及2~3月健康成年(ARs)Wistar大鼠惊厥持续状态(Status convulsion,SC)模型、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惊厥样放电模型,采用免疫组化、ELISA对SC后6个时点大鼠海马、惊厥样放电后海马神经元BDNF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SC后大鼠海马各区BDNF阳性着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以齿状回更为明显;幼年鼠海马BDNF含量在SC后3h即显著增加(从惊厥前的6.65±1.60pg/μg升至11.22±2.44pg/μg)(P<0.05),至惊厥后1天达到高峰,继之逐渐回落,SC后3天仍显著高于发作前水平,7天接近正常;成年鼠海马BDNF在SC后1天显著增加(从惊厥前的5.91±1.63pg/μg升至13.37±5.61pg/μg)(P<0.05),至惊厥后3天达到高峰并高于同时点幼年鼠(P<0.05),之后逐渐下降,持续7天左右。(2)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惊厥样放电后24h细胞样本BDNF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惊厥发作在动物和细胞模型均引起了自身BDNF的高表达,可能是海马神经元对惊厥损伤的内源性保护反应。幼年与成年大鼠海马惊厥后的BDNF表达在反应速度、维持程度上的差异性可能与未成熟脑对自身的保护性反应有关。
- 何志慧蒋莉张明胡越张晓萍
- 关键词: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惊厥BDNF
- 大鼠不同成熟期大脑对持续惊厥的耐受性被引量:40
- 2002年
- 目的 确认未成熟脑对惊厥性脑损伤可能具有的特别承受能力。方法 用美解眠诱发健康幼龄和成年期Wistar大鼠持续惊厥发作。通过比较惊厥持续时间、程度及惊厥后死亡情况 ,光镜下进行海马、颞叶、顶叶皮层坏死神经元计数 ,判断不同龄大脑对惊厥的敏感性及耐受性 ;并使用电镜确认神经元超微结构病变。结果 (1)成年鼠仅有 <2 0min的惊厥发作 ,而幼鼠惊厥持续状态发生率为 71.4 %。 (2 )惊厥发作后幼鼠死亡发生在 (44± 2 4 )min ,而成年鼠死于 (7± 5 )min。 (3)成年及幼年鼠惊厥后神经元损伤均主要发生在海马区。成年鼠惊厥持续时间皆≤ 2 0min ,该区的坏死神经元高达 (2 2 7± 34) / 80 0个 ;幼龄鼠惊厥持续≤ 2 9min者 ,坏死神经元仅 (6 0± 2 1) / 80 0个 ,惊厥持续 30~ 5 9min者 ,为 (16 7± 5 1) / 80 0个。结论 (1)不同成熟期大脑对致惊剂的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年龄越幼 ,敏感性越高 ,越容易发生长时程惊厥或惊厥持续状态 ;(2 )发育期脑对长时程惊厥发作的承受力强 ;(3)惊厥发作引起颞叶、海马及齿状回等脑区选择性神经元变性和死亡。病变程度除与年龄明显相关外 。
- 蒋莉蔡方成张晓萍
- 关键词:耐受性惊厥发作成熟期发育期大脑脑组织形态学